- 年份
- 2024(11835)
- 2023(17015)
- 2022(14557)
- 2021(13699)
- 2020(11167)
- 2019(25483)
- 2018(25276)
- 2017(48312)
- 2016(26343)
- 2015(29452)
- 2014(29308)
- 2013(28545)
- 2012(26419)
- 2011(23943)
- 2010(24339)
- 2009(22337)
- 2008(21523)
- 2007(18975)
- 2006(16944)
- 2005(15137)
- 学科
- 济(104807)
- 经济(104703)
- 管理(73679)
- 业(69770)
- 企(56177)
- 企业(56177)
- 方法(40509)
- 数学(34409)
- 数学方法(33941)
- 中国(32225)
- 农(31262)
- 地方(27704)
- 业经(25067)
- 财(24984)
- 学(21700)
- 农业(20967)
- 贸(20031)
- 贸易(20017)
- 制(19681)
- 易(19329)
- 银(17916)
- 银行(17876)
- 理论(17485)
- 环境(17306)
- 行(17222)
- 融(17000)
- 金融(16997)
- 和(16830)
- 技术(16615)
- 策(15987)
- 机构
- 学院(364528)
- 大学(361706)
- 济(143519)
- 管理(141787)
- 经济(140138)
- 研究(126293)
- 理学(121165)
- 理学院(119774)
- 管理学(117741)
- 管理学院(117080)
- 中国(95518)
- 京(80019)
- 科学(77721)
- 财(66911)
- 所(63509)
- 农(58236)
- 研究所(57370)
- 中心(57006)
- 江(55193)
- 业大(52951)
- 财经(52021)
- 北京(51620)
- 范(51235)
- 师范(50802)
- 经(47159)
- 院(46310)
- 州(45104)
- 农业(45094)
- 经济学(41386)
- 师范大学(40656)
- 基金
- 项目(243708)
- 科学(191278)
- 研究(183759)
- 基金(173072)
- 家(149409)
- 国家(148052)
- 科学基金(126987)
- 社会(113602)
- 社会科(107464)
- 社会科学(107442)
- 省(96367)
- 基金项目(91217)
- 教育(84698)
- 划(81230)
- 自然(80853)
- 自然科(78902)
- 自然科学(78886)
- 编号(77688)
- 自然科学基金(77414)
- 资助(70823)
- 成果(64181)
- 发(55831)
- 重点(54575)
- 课题(54332)
- 部(52791)
- 创(50754)
- 项目编号(47479)
- 创新(47173)
- 科研(45519)
- 国家社会(45330)
- 期刊
- 济(167870)
- 经济(167870)
- 研究(112706)
- 中国(76376)
- 农(54680)
- 学报(54021)
- 管理(53342)
- 科学(50949)
- 教育(49328)
- 财(48896)
- 大学(41108)
- 学学(38197)
- 农业(37980)
- 融(35849)
- 金融(35849)
- 技术(32603)
- 业经(29775)
- 经济研究(26390)
- 财经(24166)
- 问题(21578)
- 图书(20842)
- 经(20638)
- 业(19013)
- 科技(17762)
- 理论(17610)
- 现代(17171)
- 技术经济(16996)
- 商业(16780)
- 贸(16648)
- 实践(16170)
共检索到556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李彦晓 王丽艳 严佳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发展天津都市圈成为天津深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都市圈建设的互动关系基础上,借鉴日本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依据“核心—边缘”理论,构建“禀赋差异—制度冲击—经济集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都市圈建设逻辑框架,分析天津都市圈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天津都市圈发展路径与对策:一是加快推进天津都市圈规划编制,完善都市圈协同治理机制;二是以优化产业分工推动产业链发展,提升转移产业对接能力;三是强化点对点交通与市郊铁路建设,提高都市圈空间通达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超前系数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超前系数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机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贯彻落实。金融部门积极推动,大力支持,促进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德洪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模型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应是"共生"的关系,共生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发展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应是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京津冀政策一体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共生 一体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在我国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京津冀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避免不足,是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利用2010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航空物流 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忠江 艾巧玥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农业 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凯 周密
日本首都圈协同发展经验显示:互惠性偏好是在权威、外部性与利益合理整合基础上,由内生的城市发展压力推动而成;空间通达性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连通性与便利性上;双重互补性包括产业互补与城市功能互补;外部介入体现为以法律-规划-报告-评估为主体的正式制度约束以及协商、社会组织等多元机制。在上述四元概念模型框架下,区域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柳春青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秦皇岛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未来,秦皇岛将被打造为首都行政、医疗、文化教育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区,首都教育医疗体育资源转移基地和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本文简要概括了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该市发展潜力和存在的各种风险,从产业升级、园区建设、企业发展、设施规划、环境治理、政府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刘爱玲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内涵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结果三个方面。京津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职业教育同产业结构协同性不高、高等教育布局和质量严重不均衡以及人才规模、层次和结构不够协调,是协同发展的关键政策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协同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互补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构建协同发展的保障性制度。
关键词:
京津冀教育 协同发展政策 教育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