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5)
2023(13697)
2022(11845)
2021(10960)
2020(9068)
2019(20883)
2018(20896)
2017(40037)
2016(21708)
2015(24406)
2014(24513)
2013(24398)
2012(22688)
2011(20530)
2010(20700)
2009(18705)
2008(18182)
2007(15929)
2006(14133)
2005(12617)
作者
(63382)
(52449)
(51980)
(49353)
(33329)
(25026)
(23738)
(20717)
(19959)
(18838)
(17900)
(17566)
(16601)
(16565)
(16101)
(15969)
(15605)
(15466)
(14819)
(14814)
(12997)
(12966)
(12679)
(11953)
(11725)
(11636)
(11604)
(11588)
(10556)
(10287)
学科
(95529)
经济(95441)
管理(59544)
(58312)
(47071)
企业(47071)
方法(37507)
数学(31790)
数学方法(31465)
中国(27570)
地方(26649)
(25781)
业经(22799)
(19250)
(18806)
农业(17474)
(16561)
贸易(16548)
(15941)
(15721)
技术(15640)
环境(15236)
(15102)
地方经济(14809)
理论(14658)
(14424)
银行(14385)
(14156)
金融(14154)
产业(14011)
机构
大学(306788)
学院(306591)
(123211)
管理(122569)
经济(120504)
研究(107014)
理学(105383)
理学院(104158)
管理学(102512)
管理学院(101953)
中国(79305)
(69138)
科学(66358)
(53924)
(53850)
(49335)
研究所(48926)
中心(47669)
业大(45790)
(45230)
北京(44781)
财经(42790)
(42420)
师范(42048)
(39132)
(38815)
农业(38268)
(37307)
经济学(35703)
师范大学(34039)
基金
项目(209091)
科学(164232)
研究(155428)
基金(149311)
(129223)
国家(128097)
科学基金(110091)
社会(96793)
社会科(91726)
社会科学(91706)
(82543)
基金项目(79912)
自然(70648)
教育(70064)
(69405)
自然科(68951)
自然科学(68939)
自然科学基金(67677)
编号(64235)
资助(61023)
成果(51988)
(49107)
重点(46598)
(45081)
课题(44720)
(43774)
创新(40765)
发展(39554)
项目编号(39250)
科研(39082)
期刊
(141767)
经济(141767)
研究(94066)
中国(63118)
学报(46431)
管理(46124)
(45715)
科学(44193)
(37998)
教育(37891)
大学(35165)
学学(32659)
农业(32215)
技术(27622)
(27054)
金融(27054)
业经(25043)
经济研究(22020)
财经(19859)
问题(18759)
图书(17975)
(16985)
(16381)
科技(15962)
技术经济(15335)
理论(15262)
现代(14690)
商业(14560)
实践(14030)
(14030)
共检索到462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允春  王曼曼  
临空经济区作为新型的经济模式,对机场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集聚和扩散效应。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区域承载吸附资源要素聚集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周边环境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临空产业格局,认为发展临空产业集群不仅是京津冀区域抢占经济发展战略高地的首要选择,也是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统一规划,协调联动;认准定位,主攻优势;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推进京津冀临空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关键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在我国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京津冀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避免不足,是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利用2010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响应  李俊强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科技创新将是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本文以2011~2013年保定市22个县(市)为样本,研究各科技创新要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科技创新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同时,从2011年到2013年的影响水平却在下降,各县域科技创新差异巨大,有些县域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几乎空白。为此,确立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差异化县域支持政策和激活市场主体科技创新活力对保定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俊仙  闻广玉  
目前,河北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既有河北钢铁集团、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新奥集团、华夏幸福等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民营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是河北省区域经济的支柱、发展的引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下,尤其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在冀大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外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俊仙  闻广玉  
目前,河北省内大型企业集团既有河北钢铁集团、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新奥集团、华夏幸福等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民营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是河北省区域经济的支柱、发展的引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部署下,尤其是雄安新区设立后,在冀大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外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义鹏  
现阶段,虽然说北京与天津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是并没有充分的带动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使得我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北京、天津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并进一步导致京津冀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停滞不前。目前,做为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临空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与路径研究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后期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辉  黄梦娇  王素贞  
界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建筑产业化的内涵,从资源禀赋与角色定位、精细分工与功能互补、产业转移与区域城市联动效应、产业集群与共生效应、资源共享与规模经济效应、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的生态系统六方面探讨两者互动机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与发展方向、要点、措施三个维度探讨两者互动路径,以期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