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0)
2023(8086)
2022(6707)
2021(6288)
2020(5104)
2019(11396)
2018(11111)
2017(20639)
2016(11781)
2015(13061)
2014(13069)
2013(12256)
2012(11540)
2011(10444)
2010(10910)
2009(9899)
2008(9823)
2007(9369)
2006(8516)
2005(7460)
作者
(31697)
(26594)
(26395)
(25308)
(16852)
(12411)
(12153)
(10282)
(10042)
(9821)
(8973)
(8898)
(8529)
(8362)
(8263)
(8241)
(8150)
(7794)
(7657)
(7633)
(6704)
(6624)
(6290)
(6185)
(6065)
(6002)
(5859)
(5812)
(5419)
(5393)
学科
(42453)
经济(42414)
管理(30389)
(25176)
(17997)
企业(17997)
地方(16678)
(15503)
中国(14879)
方法(11552)
农业(10405)
数学(10012)
(9843)
数学方法(9837)
业经(9455)
地方经济(9170)
(8792)
(8705)
贸易(8701)
教育(8398)
(8390)
(8003)
(7827)
环境(7700)
及其(7139)
(6837)
(6734)
银行(6728)
理论(6693)
(6688)
机构
学院(154127)
大学(153199)
(59828)
经济(58171)
研究(56409)
管理(55158)
理学(45718)
理学院(45074)
管理学(44175)
管理学院(43870)
中国(42955)
(36206)
科学(33806)
(28965)
(28392)
中心(26376)
(25841)
研究所(25520)
(24735)
(24683)
师范(24570)
北京(23837)
业大(21404)
(21122)
(21027)
财经(20982)
师范大学(19101)
农业(19011)
(18872)
技术(18172)
基金
项目(99418)
研究(80052)
科学(77541)
基金(66742)
(56774)
国家(56183)
社会(47958)
科学基金(47762)
社会科(45243)
社会科学(45236)
(40523)
教育(37869)
编号(35436)
(34532)
基金项目(34421)
成果(31422)
自然(28395)
自然科(27651)
自然科学(27645)
自然科学基金(27132)
资助(27063)
课题(26522)
(23819)
重点(22883)
(22665)
(21206)
项目编号(20866)
(20612)
(20568)
规划(19937)
期刊
(74890)
经济(74890)
研究(50958)
中国(40125)
教育(30830)
(23273)
(20687)
学报(20638)
管理(20583)
科学(19133)
(16910)
金融(16910)
大学(16323)
农业(16170)
技术(14662)
学学(13932)
业经(12909)
图书(12869)
经济研究(11310)
财经(9646)
书馆(9608)
图书馆(9608)
职业(9294)
问题(9231)
(8902)
论坛(8902)
(8432)
(8247)
(8190)
(7850)
共检索到253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作为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统筹的主要抓手,区域高校联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三年来京津冀区域已建成九大高校联盟,呈现出以专业或行业为中心、体量较小、以协议方式结盟、合作框架较全面等特点,但也显露出形式大于内容、主体参与热度不均、联盟伙伴责任分担不均、组织与行动框架不明晰等问题。这主要源于三地资源不均、发展落差显著、利益复杂、制度壁垒及统筹不足等因素。鉴于此,京津冀高校联盟亟待从"分散"走向"统筹",从"上位"走向"下位",从"目标导向"走向"问题导向",从"硬环境共建"走向"软文化共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稳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的展开,国内的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京津冀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代表,由于存在诸多的原因而未能发挥其作为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因此,分析京津冀经济合作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对实现此区域更好的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晓林  谢俊英  
建立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消除区域间的壁垒和封锁,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是中国最终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步骤。在这一推进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应采取在经济、教育和税收方面的政策统一等措施来加速京津冀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作聚  
《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提出:要把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目前集团化办学基础薄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支持与保障政策不完善,其在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章以职教联盟为研究对象,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解析职教联盟的本质内涵,厘清职教联盟发展的脉搏,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职教联盟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新峰  袁宗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丽娟  任伟  杜美卿  
为研究京津冀区域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借鉴收入分配理论,定义了碳洛伦兹曲线、碳基尼系数和区域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碳排放统计数据,应用人均历史累计碳排放量指标,绘制出京津冀区域碳洛伦兹曲线并测算了碳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京津冀存在历史累计碳排放空间分配的不公平性,不公平的程度达到警戒线;不公平性缘于北京和河北的碳排放空间分配的差异,河北省付出了过度的由碳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代价。针对研究结果,从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生态共建、创新驱动、区域总量控制与碳交易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德发  鲁雨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金融一体化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协同发展成为京津冀区域的重要战略目标。开放银行作为未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与金融一体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构建开放银行虽然可为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带来契机,但现实建设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银行开放程度不足、数据割裂现象严重、数据安全管理较难、复合型人才匮乏等,只有加快落实相关政策、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夯实数据基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才能充分发挥开放银行的重要作用,真正助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战刚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总量超过1亿,土地总面积达21.6万km~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境,主要包括:承德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有待提高,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整体提升速度较慢。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分别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承德市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绿色生态新型城市;利用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承德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也光  周畅  
碳排放量控制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而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特大城市群与新兴的经济区域,以区域碳市场与控排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北京市场交易量与金额整体上升,天津市场活跃性下降,河北省没有实际参与碳交易。已发布的会计处理指导中,北京市场更注重监管核算。各碳市场的信息披露形成一定规范,且披露与市场活跃程度直接相关。在全国2502家控排企业中,北京市场纳入大量服务业企业,天津市场则均为重工业企业。大部分控排企业的会计处理倾向简化,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程度较低,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且京津冀市场发展不一的重要原因即是会计准则缺失。对代表性企业进行案例描述,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也光  周畅  
碳排放量控制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而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特大城市群与新兴的经济区域,以区域碳市场与控排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北京市场交易量与金额整体上升,天津市场活跃性下降,河北省没有实际参与碳交易。已发布的会计处理指导中,北京市场更注重监管核算。各碳市场的信息披露形成一定规范,且披露与市场活跃程度直接相关。在全国2502家控排企业中,北京市场纳入大量服务业企业,天津市场则均为重工业企业。大部分控排企业的会计处理倾向简化,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程度较低,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且京津冀市场发展不一的重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伟强  
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绿色物流现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对绿色物流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各城市的定位及加强各城市在物流领域的分工合作;制定严格的标准及运用激励机制;加强绿色物流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高等教育以其人力资本、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国际化发展等资源优势赋能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但在资源赋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不平衡、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不匹配、基础文化设施与区域公共服务不对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与扩大开放步伐不协调。为此,高等教育应优化人才结构,支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高校科技研发效率,加强区域产学研融合创新;探索高校文化共享共建,增强两馆区域服务能力;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做强"留学区域"品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显英  敦蕾  刘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的项目之一。要想三地协同发展,必然物流先行。京津冀的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政府政策不完善、错位经营不明、交通网络不畅、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人才流动受阻、协会作用薄弱等严重阻碍区域内物流发展的瓶颈藩篱。因此,要充分认识当前京津冀物流发展的现状,并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明芳  薛景梅  
为提高京津冀区域物流效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城市引力模型,结合京津冀区域物流体系特征,构建了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物流可以构建为"四轴九辐"的网络结构,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作为轴心城市,其他九个城市作为辐心城市,各自所辖县市作为腹地,辐心城市物流经过轴心城市集散实现区域内以及与区域外的货物流通。结合轴心城市物流现状和未来功能定位,从轴心城市未来物流建设、城市间物流设施规划建设、区域子物流网络构建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显英  敦蕾  刘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的项目之一。要想三地协同发展,必然物流先行。京津冀的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政府政策不完善、错位经营不明、交通网络不畅、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人才流动受阻、协会作用薄弱等严重阻碍区域内物流发展的瓶颈藩篱。因此,要充分认识当前京津冀物流发展的现状,并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