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8)
- 2023(11741)
- 2022(10434)
- 2021(9889)
- 2020(8213)
- 2019(18923)
- 2018(18941)
- 2017(36401)
- 2016(19819)
- 2015(22851)
- 2014(22920)
- 2013(22446)
- 2012(20148)
- 2011(17941)
- 2010(17845)
- 2009(16260)
- 2008(15646)
- 2007(13635)
- 2006(11926)
- 2005(10319)
- 学科
- 济(78717)
- 经济(78640)
- 管理(58943)
- 业(52072)
- 企(44597)
- 企业(44597)
- 方法(36258)
- 数学(30983)
- 数学方法(30611)
- 中国(20841)
- 地方(19940)
- 农(19583)
- 财(18859)
- 学(18448)
- 业经(18365)
- 理论(14397)
- 和(13697)
- 环境(13171)
- 农业(12924)
- 务(12903)
- 财务(12816)
- 财务管理(12793)
- 贸(12459)
- 贸易(12453)
- 技术(12036)
- 制(12005)
- 易(11970)
- 企业财务(11869)
- 地方经济(10984)
- 划(10981)
- 机构
- 大学(278357)
- 学院(277873)
- 管理(113814)
- 济(101419)
- 经济(99024)
- 理学(98780)
- 理学院(97637)
- 管理学(95880)
- 管理学院(95382)
- 研究(89391)
- 中国(65066)
- 京(62523)
- 科学(59039)
- 财(45369)
- 所(44500)
- 业大(43479)
- 农(43276)
- 中心(41270)
- 研究所(40984)
- 北京(39762)
- 江(38846)
- 范(37678)
- 师范(37325)
- 财经(37039)
- 农业(34120)
- 经(33549)
- 院(32938)
- 州(32820)
- 技术(31310)
- 师范大学(30205)
- 基金
- 项目(198193)
- 科学(154848)
- 研究(144678)
- 基金(141691)
- 家(123256)
- 国家(122239)
- 科学基金(105303)
- 社会(88232)
- 社会科(83492)
- 社会科学(83469)
- 省(78244)
- 基金项目(76510)
- 自然(69886)
- 自然科(68162)
- 自然科学(68149)
- 自然科学基金(66875)
- 划(66367)
- 教育(66192)
- 编号(60529)
- 资助(57926)
- 成果(48652)
- 重点(44042)
- 发(42069)
- 部(42048)
- 课题(41322)
- 创(40851)
- 创新(38034)
- 科研(37764)
- 项目编号(37744)
- 大学(36383)
- 期刊
- 济(107464)
- 经济(107464)
- 研究(76137)
- 中国(49920)
- 学报(46093)
- 科学(40554)
- 管理(39372)
- 农(38143)
- 大学(33688)
- 财(33548)
- 教育(32301)
- 学学(31202)
- 农业(27375)
- 技术(27009)
- 图书(20426)
- 融(18922)
- 金融(18922)
- 业经(18652)
- 经济研究(16856)
- 财经(16506)
- 理论(14917)
- 情报(14854)
- 科技(14123)
- 实践(14084)
- 践(14084)
- 经(13910)
- 业(13733)
- 问题(13724)
- 书馆(13397)
- 图书馆(13397)
共检索到392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素敏 樊俊花
首先说明了构建京津冀区域蔬菜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京津冀区域蔬菜的物流信息化现状,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由政府支持、批发市场主导的京津冀区域蔬菜物流信息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查询平台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
京津冀 蔬菜物流 信息系统 构建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艳梅 孙焱鑫 刘玉 廖上强
采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借助Arc GIS等软件从地区和县域两个尺度揭示2000—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13年间总计增加了25.76万hm2,蔬菜产量和蔬菜单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县域蔬菜生产呈现"北进南移"的态势,京津所辖县域的蔬菜种植面积下降,冀北坝上高原区和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的蔬菜生产优势进一步显现,县域人均蔬菜种植面积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将173个县域划分为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山地丘陵特色蔬菜种植区、平原规模化蔬菜生产区、冀北高原错季蔬菜生产区、冀东南蔬菜生产区5个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地区蔬菜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倩 于金莹 谭雅蓉 赵姜 于峰
本文聚焦于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及同步性。以京津冀三地鲜菜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三地黄瓜、胡萝卜和大白菜三种主要蔬菜的月均批发价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同步系数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京津冀地区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空间同步性以及分品种的价格同步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蔬菜总体和单品种价格波动趋势普遍较一致,价格波动的同步性也较高;蔬菜单品种之间的波动趋势较一致,而分品种的价格序列间大部分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具有关联性基础。说明不同蔬菜间不仅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相互之间也存在影响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娟 刘守义
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效益的"外部作用"日益明显,"空间管制"成为理性政府的主要作为,要求其同时创新区域生态补偿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框架。京津冀由于府际关系协调不畅、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经济梯度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最终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亟待从革新政府治理方式、完善生态产业合作体系、规范区域生态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新的制度模式。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制度模式 京津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焱 刘利东
抛开行政因素,单纯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来看,滨海新区可以被放在不同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去考量,这些空间依次为天津市、京津冀、环渤海、中国北部、东北亚乃至全球范围。实际上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滨海新区可以被看作是在不同空间尺度内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视角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临海工业带建设在京津冀区域中实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引擎的区域一体化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忠江 王卫 梁彦庆
京津冀都市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经济地域系统,京津冀区域和谐的实质是系统和谐,包括内环境和谐、外环境和谐与系统总体和谐。文章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投资效果、公共教育投入、公共卫生投入、水资源量等6大指标,分析区域和谐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进的特大城市和落后的腹地,是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布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关键词:
系统论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和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苏玉娇
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明芳 薛景梅
为提高京津冀区域物流效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城市引力模型,结合京津冀区域物流体系特征,构建了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物流可以构建为"四轴九辐"的网络结构,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作为轴心城市,其他九个城市作为辐心城市,各自所辖县市作为腹地,辐心城市物流经过轴心城市集散实现区域内以及与区域外的货物流通。结合轴心城市物流现状和未来功能定位,从轴心城市未来物流建设、城市间物流设施规划建设、区域子物流网络构建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思琪 王宁宁
遵循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Topsis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引力模型建立京津冀预期物流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物流网络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京津冀物流网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关联性,小世界特征明显;网络中节点层级明显,呈现核心-边缘空间分异特征,存在多数交叠的区域子网,同时识别出保定、唐山、邢台等城市在网络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未来京津冀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物流水平,推动区域物流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撑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翁钢民 杜梅
为优化京津冀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的物流产业进行定量研究,以人均货运量为指标,计算1996~2011年各年数据的Moran’s I值,并运用Moran散点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空间布局演变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模式,但总体上区域集聚水平较低;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增大。因此,要加大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交通,加大政策性鼓励,使物流业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坚持比较优势,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规划手段进行空间导引,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江涛 蔡梦晗 王宪明
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城市生态系统,是推动三地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提出构建建设由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构成的京津冀跨区域城市生态系统的系列建议,希望能够有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跨区域 城市生态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向阳 党胜利 刘志峰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创建了一个开放、多元、协同、创新的生态空间,改善了京津冀区域间交互作用、催化影响的互动态势。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生态系统 运作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于晶晶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多元环境治理模式支持,多元环境治理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手段在推动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统一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为京津冀区域多元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针对当前京津冀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差、可操作性欠缺、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应厘清国家、公众和环境开发利用者等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高效的京津冀多元环境治理体系。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生态环境 多元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