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2)
- 2023(8291)
- 2022(6843)
- 2021(6022)
- 2020(4839)
- 2019(10877)
- 2018(10310)
- 2017(19565)
- 2016(10188)
- 2015(11117)
- 2014(10723)
- 2013(10726)
- 2012(10229)
- 2011(9589)
- 2010(9715)
- 2009(8749)
- 2008(8217)
- 2007(7310)
- 2006(6695)
- 2005(6187)
- 学科
- 济(72328)
- 经济(72288)
- 管理(25498)
- 方法(22423)
- 地方(21499)
- 数学(20623)
- 数学方法(20522)
- 业(19792)
- 中国(15527)
- 地方经济(14615)
- 贸(14142)
- 贸易(14136)
- 企(13923)
- 企业(13923)
- 易(13656)
- 农(12211)
- 学(11851)
- 出(11615)
- 业经(11319)
- 财(10537)
- 环境(10490)
- 农业(8680)
- 口(8165)
- 出口(8163)
- 出口贸易(8163)
- 发(8004)
- 融(8001)
- 经济学(7999)
- 金融(7999)
- 制(7889)
- 机构
- 大学(152936)
- 学院(151527)
- 济(81036)
- 经济(79765)
- 研究(59002)
- 管理(54532)
- 理学(46846)
- 理学院(46155)
- 管理学(45506)
- 管理学院(45205)
- 中国(43540)
- 京(34993)
- 科学(33330)
- 财(32897)
- 所(28981)
- 经济学(28424)
- 财经(26383)
- 研究所(26246)
- 中心(25567)
- 经济学院(25558)
- 经(24108)
- 北京(22535)
- 江(22059)
- 院(21697)
- 农(20157)
- 范(20098)
- 师范(19975)
- 财经大学(19607)
- 业大(19212)
- 科学院(18413)
- 基金
- 项目(102771)
- 科学(83142)
- 基金(77810)
- 研究(74310)
- 家(67669)
- 国家(67233)
- 科学基金(58314)
- 社会(53060)
- 社会科(50753)
- 社会科学(50744)
- 基金项目(41160)
- 省(37455)
- 自然(35058)
- 自然科(34277)
- 自然科学(34270)
- 自然科学基金(33632)
- 划(32428)
- 教育(31909)
- 资助(30806)
- 编号(26914)
- 发(24810)
- 国家社会(23835)
- 重点(23460)
- 部(23051)
- 发展(20915)
- 创(20821)
- 展(20673)
- 成果(20673)
- 教育部(20163)
- 人文(19911)
共检索到236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通 孙铁山
基于贝叶斯空间计量和京津冀区县经济数据,可探讨京津冀区域经济面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从平均空间溢出视角,各区县本地人力资本对周边经济抑制效应逐渐增强;本地交通设施和投资开始促进周边经济;(2)从边际空间溢出视角,京津冀各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本地要素对周边经济影响范围呈扩张态势,各区县同更多周边区县保持密切经济联系;(3)从局部空间溢出视角,京津冀地区十年来形成了"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全诗凡 武亚斌 罗宏翔
本文针对2010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方法,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联系的情况和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联系表现为单向性,即北京对天津、北京对河北、天津对河北的单向联系,意味着北京和天津的发展更多地使用着河北的产品,而且河北通过反馈效应再次带动区内自身发展的能力也低于京、津两市。
关键词:
京津冀 乘数效应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全诗凡 武亚斌 罗宏翔
本文针对2010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方法,从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和联系的情况和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联系表现为单向性,即北京对天津、北京对河北、天津对河北的单向联系,意味着北京和天津的发展更多地使用着河北的产品,而且河北通过反馈效应再次带动区内自身发展的能力也低于京、津两市。
关键词:
京津冀 乘数效应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宏
利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6年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同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空间加权矩阵——地理距离加权矩阵和产业结构溢出矩阵,分别考察产业同构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上升;产业同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为负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流通产业 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延军 李海月 史笑迎
本文研究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存在比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影响路径主要有: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其中金融集聚通过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金融集聚通过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京津冀区域在扩大金融规模的同时应大力提升金融效率,加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以保证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奇伟 张诚
本文将京津冀三地1980~2003年的面板数据分割为1980~1992年、1981~1993年、……和1991~2003年等12个时间段,滚动检验FDI经由技术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995年以前京津冀都市圈内存在明显的FDI技术溢出效应,而以1995年为拐点,FDI技术溢出效应逐渐消失,直至FDI与区域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表明自1995年起京津冀都市圈的外资规模相对于内资而言已经偏大。同时,本文还对FDI的技术溢出效果比较明显的几个时间段进行了Granger因果性检验。最后,本文从跨国公司对当地市场结构变迁的动态影响,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的变动,跨国公司与当地经济联系紧密程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FDI 技术溢出 制约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冉 周文通 陆军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本文选取2004年和2012年京津冀区域内184个区县单元的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等8项指标,利用SPSS 21.0软件、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分析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两个年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认为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尤其是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差距是扩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赫胜彬 杨开忠
文章针对空间权重矩阵的传统设定方式,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设定方法:(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聚集点位置;(2)对不同类型的道路设定不同的速度,得到基于时间距离的网络数据集;(3)以负指数时间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接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为例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合理和准确;京津冀区域经济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2000—2010年间自相关程度在增大,"高-高"区域由北京周边向沿海区域转移,"低-低"区域由河北省的西北部向中部和东南部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管华宇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的城市商贸服务业面板数据,在考虑省级行政边界屏蔽效应条件下,通过构建空间SDM模型和两区制SDM模型,实证检验了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空间经济增长与边界溢出效应。基于空间SDM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总体空间溢出在1%置信水平下呈显著正向溢出;各地级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对本市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度为0.125,对周边城市第三产业GDP增长贡献度为0.026。在纳入省级行政边界因素后的两区制SDM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京津冀地区商贸服务业的空间溢出在行政边界效应下不存在β收敛特征,商贸服务业发展强化城市联动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依然成立;省级行政边界城市与非边界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第三产业GDP增长的溢出弹性分别为0.048和0.059,反应京津冀地区行政边界对商贸服务业的空间溢出的抑制效应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张斯琴
公共支出是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调控手段,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支出政策上具有邻里学习效应,是公共支出存在空间溢出性的主要原因。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研究方法,以京津冀蒙为例度量了公共支出及其空间溢出对邻近城市间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证明了城市效率的增长存在"时空惯性",一个城市的效率水平既与本城市历史效率有关,又会受到周边邻近城市效率的溢出性影响。考虑到空间溢出效应后,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依然得到验证,其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本城市效率,并且对周边城市效率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工业现代化对促进地区增长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消费及人口规模对城市效率的提振作用则更为显著。欠发达外围区应以提升市场化程度与产业专业化水平、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作为公共支出政策的主要方向,致力于增加优质要素吸引力以促进本地区的要素集聚与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嵘 杨安 李彩侠
本文借助2007-2016年京津冀地区32个区及11个市的面板数据,利用Theil指数一阶分解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差异偏高,在2015-2016年间有下降趋势。其省(市)间差异总体较大,但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就省(市)内差异而言,总体来看天津市经济发展差异最大,其次是河北省和北京市;京津冀地区内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空间正相关关系,市(区)级行政单位经济差异部分呈现高-低型和低-低型分布。在此基础上,为京津冀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虎军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