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8)
2023(18386)
2022(15916)
2021(14776)
2020(12520)
2019(28809)
2018(28764)
2017(55161)
2016(30262)
2015(34371)
2014(34806)
2013(34665)
2012(32599)
2011(29831)
2010(30319)
2009(28025)
2008(27752)
2007(24891)
2006(21970)
2005(19981)
作者
(91564)
(76537)
(76165)
(72365)
(48856)
(36671)
(34663)
(29955)
(29080)
(27538)
(26049)
(26001)
(24531)
(24413)
(23794)
(23661)
(22928)
(22563)
(21961)
(21883)
(19168)
(19136)
(18592)
(17579)
(17199)
(17076)
(17004)
(16970)
(15621)
(15266)
学科
(139568)
经济(139431)
管理(83212)
(79238)
(63540)
企业(63540)
方法(56743)
数学(48999)
数学方法(48475)
中国(36794)
(35643)
地方(33244)
(31123)
(29687)
业经(29084)
农业(24183)
(23634)
贸易(23621)
(23317)
(22753)
理论(20600)
环境(20562)
(20525)
(20466)
银行(20402)
(20285)
金融(20281)
(19593)
技术(18644)
地方经济(18491)
机构
大学(446592)
学院(443831)
(182152)
经济(178128)
管理(168804)
研究(158878)
理学(144610)
理学院(142813)
管理学(140274)
管理学院(139465)
中国(118114)
科学(100060)
(98524)
(83141)
(81600)
(77467)
研究所(75651)
中心(70417)
业大(67536)
(67345)
财经(64680)
北京(63235)
(61350)
师范(60766)
农业(60742)
(58442)
(56961)
经济学(54901)
(54115)
师范大学(49218)
基金
项目(293494)
科学(228817)
研究(212911)
基金(210291)
(184074)
国家(182519)
科学基金(154435)
社会(132397)
社会科(125263)
社会科学(125229)
(114943)
基金项目(111592)
自然(100347)
自然科(97923)
自然科学(97893)
(97637)
教育(97495)
自然科学基金(96125)
编号(87294)
资助(87146)
成果(72174)
重点(66451)
(66071)
(64290)
课题(61190)
(59851)
创新(55983)
科研(55911)
教育部(54310)
大学(53906)
期刊
(210279)
经济(210279)
研究(134968)
中国(89194)
学报(73504)
(70764)
科学(67240)
管理(61702)
(61118)
大学(54280)
学学(50828)
教育(50500)
农业(48589)
(39941)
金融(39941)
技术(39019)
业经(33386)
经济研究(33360)
财经(31686)
问题(27529)
(27140)
(25242)
图书(23892)
技术经济(23210)
理论(21182)
(20971)
科技(20887)
(20703)
资源(20501)
商业(20355)
共检索到672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王帅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特殊的地区。京津冀在地理位置上毗邻,然而经济发展差异却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采用2005年的统计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京、津及河北省各城市的经济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差异原因,提出了一些协调发展京津冀经济区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李国平  
本文选取了京津冀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目前三地172个区县的人均GDP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方面,以1992年为节点呈现前后分异,在此之前,三地水平大致相当,在此之后,三地经济逐渐拉开差距;经济总量的位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河北、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方面,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北京、天津高于河北省;东部地区、西南地区高于北部、西北和东南地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瑞  
通过SWOT分析方法,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特征,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政府统筹规划、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物流园区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信息平台构建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佳  任亮  孔伟  唐淑慧  
文章以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京津冀迈入21世纪以来三地及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时空演化及内在根源。结果表明:京津冀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显著,虽然三地均已进入到协调发展大类,但2010年以来处于发展瓶颈期,未实现向更高层次迈进。京津冀三地优势与制约因素不同,优势互补带来区域整体耦合,但河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落后则制约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只有加快河北经济发展才能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本底具有一定稳定性,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二者紧密耦合成为影响整体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关键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国平  罗心然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各区(县)和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口、GDP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在总量规模上,京津冀地区整体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2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来看,京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国平  罗心然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0年各区(县)和2000-2014年各城市的人口、GDP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重心分析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在总量规模上,京津冀地区整体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2在空间分布上,从地理集中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北部低、中南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北京、天津经济地理集中度高于人口地理集中度,河北多数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高于经济地理集中度;从重心来看,京津冀地区整体的人口与经济重心都向东北方向移动,且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2个重心偏离距离不断加大,此外各城市的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最后,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泗薪  李晓阳  
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提取所需指标数据结合模型进行耦合分析,最后依据定量化数据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姜丰  钱春丽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多个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构建京津冀协调发展指数,增加了对京津冀地区经济与人口协调性的测度,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京津冀协调发展程度仍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从而影响京津冀城市群这一复杂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基于此,应从系统思维、系统理论与方法审视和解决制约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组织管理上建立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两条指挥线相统一的社会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协调合作机制、财税协调机制以及市场一体化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凤  高良谋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对京津冀城市群2005—2015年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环境质量格局进行探讨,并从时空角度深入研究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环境质量格局方面,整体上环境质量变差的城市离北京、天津较近,受其环境污染辐射作用较大。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上升的城市主要位于北京、天津的西南方,下降的城市主要位于北京、天津的东北方,北京、天津对其周围的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不是很明显。耦合协调发展度方面,时间上,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先上升后在波动中下降;空间上,廊坊、沧州、天津为上升型城市,唐山为下降型城市,其他为磨合型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的类型由四类向三类过度,且协调发展度差距在缩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珍香  段丹华  张培  王欣菲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竞争与协同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水英  
京津冀三地互相毗邻,同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位,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京津冀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地区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其次,构建了地区生态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和测算模型,提出了促进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最后,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土地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并给出了具体的调控方法,目标是实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杰  张梅青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算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区位商的方法进一步细分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生产制造功能在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布局,更加准确地了解城市群功能分工的发展状况。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发现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城市组与以河北省各地级市为边缘城市组的功能分工显著;北京市主要发挥生产性服务功能,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地级市主要发挥生产制造功能;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负担过重,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地级市的生产制造功能冗余;本文结论得出京津冀城市群尚未真正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多中心协同的空间分工格局,不利于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亟需基于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