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3)
- 2023(8627)
- 2022(7316)
- 2021(6993)
- 2020(5665)
- 2019(12703)
- 2018(12322)
- 2017(23341)
- 2016(13010)
- 2015(14543)
- 2014(14781)
- 2013(14348)
- 2012(13323)
- 2011(11791)
- 2010(12276)
- 2009(11234)
- 2008(11522)
- 2007(10554)
- 2006(9557)
- 2005(8693)
- 学科
- 济(47158)
- 经济(47111)
- 管理(42627)
- 业(36781)
- 财(30161)
- 企(30089)
- 企业(30089)
- 税(21923)
- 税收(20482)
- 收(20310)
- 地方(17042)
- 中国(16238)
- 财政(15315)
- 农(15104)
- 方法(14501)
- 务(13826)
- 财务(13804)
- 财务管理(13750)
- 企业财务(13030)
- 政(12646)
- 数学(12368)
- 数学方法(12165)
- 制(11961)
- 业经(10059)
- 农业(9770)
- 策(9437)
- 地方经济(9114)
- 银(8855)
- 银行(8850)
- 学(8690)
- 机构
- 学院(174205)
- 大学(168643)
- 济(69035)
- 经济(67307)
- 管理(63128)
- 研究(58710)
- 理学(52443)
- 理学院(51780)
- 管理学(50991)
- 管理学院(50641)
- 中国(47870)
- 财(47445)
- 京(38907)
- 科学(35035)
- 财经(31377)
- 江(30061)
- 所(29956)
- 经(28055)
- 中心(27229)
- 北京(25818)
- 研究所(25741)
- 州(23623)
- 范(23174)
- 师范(23025)
- 农(23024)
- 财经大学(22420)
- 省(21865)
- 院(21739)
- 业大(20686)
- 经济学(20550)
- 基金
- 项目(103983)
- 研究(83241)
- 科学(81339)
- 基金(71516)
- 家(60088)
- 国家(59526)
- 科学基金(51343)
- 社会(50316)
- 社会科(47669)
- 社会科学(47661)
- 省(41315)
- 教育(37287)
- 编号(36875)
- 基金项目(36749)
- 划(34781)
- 成果(32031)
- 自然(30440)
- 自然科(29643)
- 自然科学(29635)
- 资助(29584)
- 自然科学基金(29045)
- 课题(26005)
- 发(23807)
- 重点(23365)
- 性(23120)
- 项目编号(22504)
- 创(22007)
- 部(21905)
- 年(21727)
- 创新(20559)
共检索到292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董丽英 孙拥军 高志璇
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对京津冀的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设立京津冀区域技术市场,促进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河北和天津产业快速完成转型升级,亟须统一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包括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模式、完善财政补助与投资机制、健全资金的投入产出机制、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康绍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基于我国国情,各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也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差距过大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成三地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财税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该区域的财税政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缩小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经济差距 财税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黄瑶妮 张东升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正外部性,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生产扭曲,市场资源配置低效。因此,政府作用必不可少,要通过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来发挥引导及支持作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源除了科技发展政策与管理模式本身的问题外,财税政策的不适应与不匹配也是重要原因。现阶段,政府应从宏观角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通过财政支出政策给予直接的资金支持,而且要进一步落实对科研实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进一步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中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各项举措,并通过金融等其他配套措施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成本,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动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东旭
本文的贡献在于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EM)2014全球报告中的数据,对中国创业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对中国创业现状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地,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视角,合理定位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北京市创业现状及支持创业的财税政策进行评析,最终提出京津冀一体化下支持创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 财税政策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达松
区域协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的有关经验,从收入、支出、管理、保障四个视角,研提了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财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卫东 杨琰
本文基于博弈的视角,采用逆向归纳法对企业和政府各自的行为决策进行分析,研究了垄断市场下政府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用财税政策能够激励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生产日常必需品的企业宜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非日常必需品的企业以及奢侈品的企业宜根据产品固定成本的比例来选择补贴方式,对固定成本比例高而变动成本比例很低的企业宜采用投入补贴的方式,对固定成本比例低而变动成本比例高的企业宜采用税收优惠的方式。以上结论对政府部门科学选择补贴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补贴 财税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作者认为 ,我国税收政策在促进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应有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其政策取向、政策组合、政策手段运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政策作用和政策潜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溶沧
当代科技已渗透到经济、社会乃至人类思维活动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技术实力将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是决定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刺激企业创新欲望,创造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以下几篇文章分别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新宇 于明哲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如何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打好财税政策组合拳,推动中小企业突破“用不起”“不敢用”“用不好”的三重困境,是当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运用启发式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5~2019年中关村科技园微观企业数据库,实证研究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单一财税政策及其不同形式的财税政策组合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及其不同实施次序,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多种财税政策构成的“减税—补贴”“减税—采购”“补贴—采购”及“减税—补贴—采购”等组合式财税政策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先供给侧减税/补贴、后需求侧采购”政策组合的推动作用比“先需求侧采购、后供给侧减税/补贴”或“供给侧减税/补贴与需求侧采购同时实施”政策组合更大。在进行异质性分析和影响机制探讨的基础上,论文还提出了优化财税政策、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平 李玉红
京津冀三地在财税方面还存在经济发展致财力不平衡、地方财政利益与协同发展相冲突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地协同发展。在充分遵循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及平衡与统筹兼顾的财政原则、生态补偿原则和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经济、适度的财政转移支付、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增强地方财力、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基金、解决好三地税收协同及落实税收分享政策,将是破解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财政分权 财税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伟
本文旨在通过以京津冀地区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作为理论依据,对二者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如何促进京津冀流通网络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网络 区域经济发展 协同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久文 邓慧慧 叶振宇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和进程,指出京津冀都市圈处在加速向全面一体化演变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京津冀合作的思路、途径与政策重点。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哲
京津冀作为中国第三大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其经济的一体化离不开区域金融合作。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为探索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道路提供了条件,共同构建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区域金融合作 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书生 杨镈宇
推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对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多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京津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最低;京津冀区域整体与河北省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最高,与北京的协同程度最低,反映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总体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应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整体视角和京津冀三地的个体视角提出推动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楠 杨珍 赵晓旭 陈鹏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要素-系统双维度分析框架,以2011—2021年京津冀区域461份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个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处理。在要素维度,利用状态协同度模型计算政策目标之间、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度;在系统维度,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京津冀科技创新政策子系统集以及系统整体的政策效力协调水平。研究发现:在政策目标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及技术引进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两之间呈高度协同状态且协同态势平稳,消化吸收与其他政策目标之间的协同性不足且协同度波动幅度较大;在政策工具中,需求型工具使用偏少,需求-供给之间的协同效果不理想,但与环境型工具的协同效果均良好;在子系统集中,京津、京冀、津冀的耦合协调水平于2015—2017年相继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京津、津冀处于中度协调区间,津冀处于勉强协调区间;在系统整体中,京津冀区域综合协调水平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走向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