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5)
2023(7106)
2022(5680)
2021(5076)
2020(3835)
2019(8619)
2018(8089)
2017(14866)
2016(8072)
2015(8728)
2014(8545)
2013(8195)
2012(7369)
2011(6689)
2010(6520)
2009(5977)
2008(5643)
2007(4900)
2006(4349)
2005(3840)
作者
(22713)
(19307)
(18921)
(18126)
(11822)
(8909)
(8484)
(7431)
(7185)
(6487)
(6439)
(6371)
(6000)
(5922)
(5842)
(5828)
(5722)
(5639)
(5452)
(5344)
(4731)
(4643)
(4516)
(4358)
(4178)
(4139)
(4081)
(4030)
(3808)
(3801)
学科
(38346)
经济(38332)
管理(20977)
(18626)
地方(14755)
(13434)
企业(13434)
方法(12952)
数学(11705)
数学方法(11517)
(10671)
中国(10170)
地方经济(8901)
业经(8776)
农业(7551)
环境(7198)
(6472)
(6258)
贸易(6252)
(5949)
(5700)
(5583)
(5219)
(5054)
(4961)
(4803)
金融(4801)
技术(4677)
产业(4672)
资源(4373)
机构
学院(111020)
大学(108038)
(46125)
经济(45245)
管理(41368)
研究(40399)
理学(35951)
理学院(35448)
管理学(34710)
管理学院(34508)
中国(29744)
科学(26029)
(25995)
(20048)
(18940)
研究所(18517)
(17983)
中心(17982)
业大(17610)
北京(16614)
(16148)
(15983)
师范(15846)
(15435)
农业(14795)
财经(14519)
经济学(14100)
(13267)
(12965)
师范大学(12890)
基金
项目(82758)
科学(66192)
研究(60574)
基金(59155)
(52282)
国家(51877)
科学基金(44624)
社会(39726)
社会科(37819)
社会科学(37811)
(33229)
基金项目(31040)
(28621)
自然(27926)
自然科(27266)
自然科学(27263)
自然科学基金(26735)
教育(26701)
编号(24213)
资助(23180)
(20671)
重点(19432)
成果(18222)
课题(17768)
(17750)
(16957)
发展(16872)
创新(16723)
国家社会(16639)
(16627)
期刊
(50524)
经济(50524)
研究(31341)
中国(22946)
学报(17714)
(17516)
科学(16631)
管理(14986)
大学(13623)
学学(12850)
农业(12589)
教育(12501)
(11704)
技术(10706)
业经(9238)
经济研究(8459)
(7705)
金融(7705)
资源(7591)
(6893)
问题(6705)
财经(6336)
科技(6146)
(5635)
技术经济(5589)
(5551)
统计(5514)
(5429)
商业(5364)
(5289)
共检索到162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双   施美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区域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区域跨界协同不充分等问题,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塑造世界级城市群基本形态;强化创新协同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主体功能与引领辐射作用;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区域跨界协同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优势叠加的制度合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金成  李博雅  邢干  
空间布局是京津冀功能定位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京津冀三地在人口、产业、交通与城镇格局等方面存在着创新型人才差距悬殊、产业链融合布局有难度、交通空间格局综合体系街接不够、城市体系存在断层等问题。未来京津冀空间布局优化路径应重视提升京津双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三大发展轴,促进三大都市圈耦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战略性功能区,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形成优势突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振军  
本文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高职专业布局的形成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该地区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研究发现,相当程度上存在专业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建议打破条块分割的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与区域产业和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高职专业布局调控模式,同时坚持市场主导和计划调节相结合,引导院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高职专业资源共享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永  
苏联是最早实现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制定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区域规划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机构和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建立了一整套机构 苏联国家计委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是负责全苏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研究和规划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在39.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地丘陵占94%。1985年总人口3406.2万,其中少数民族约三分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204.57亿元,居全国第22位,是我国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但云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尤以森林、水力矿产、生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著称。云南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要使其经济在解放三十八年来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在正确分析省情同时定出切合实际又能抓住一切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栋生  
生产力布局不仅直接关系投资效益、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对90年代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指导方针与基本思路1985年初,着手编制“七五”计划时,我就当时生产力布局的总态势和今后(1986——2000年)布局方针提出了概括为64字的建议,即“三级梯度、三大地带,东靠西移、有序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秉镰  孙哲  
向协同要红利是我国区域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区域协同具有四个维度:地理形态上的空间协同、经济形态上的产业协同、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协同和政策工具上的治理协同,还包含三大策略:以总体目标与互惠偏好形成价值共识、以需求互补和制度约束建立秩序规则、以中央调控和区域联动推进管理实施,协同的维度和策略共同构成了矩阵式的协同框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包括优化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推动产业成长与结构升级,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雄安新区在协同发展中承担着新枢纽建设、首都产业转移与创新驱动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喆  周密  
区域协同创新是以创新型企业为引领和主体,以载体平台、创新部门和结构调整为主要方式,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过程。以这一过程的内在机理为指引,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创新存在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核心引领作用不突出、创新载体整合力度不足、创新部门分割、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不足等制约问题。未来应该通过培育明星企业和企业家、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吸引创新资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等方式,从企业、载体、部门、结构等对协同创新路径进行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翁钢民  杜梅  
为优化京津冀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供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京津冀区域13个市的物流产业进行定量研究,以人均货运量为指标,计算1996~2011年各年数据的Moran’s I值,并运用Moran散点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空间布局演变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模式,但总体上区域集聚水平较低;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增大。因此,要加大京津冀区域城市物流设施的建设,合理布局交通,加大政策性鼓励,使物流业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内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坚持比较优势,灵活采用布局模式,合理调控市场,运用规划手段进行空间导引,真正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然  马萌  
从京津冀产业转移问题着手,对比分析了京津冀三地工业产业梯度,对产业转出地增加了动态产业变化分析,即构建比较行业增长率,综合判断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行业,指出该地区产业合理布局、产业错位发展的途径,即北京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天津应发展石油能源和设备制造业,而河北则应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辉  
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辉  
本文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布局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构想等重大战略机遇,建议通过多条途径,将河北省对外贸易区域重新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华  陈平  甘小文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协同发展的战略与共同认知,然后指出了该区域存在的产业转型协同问题,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华  陈平  甘小文  
作者在本文中以"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京津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协同发展的战略与共同认知,然后指出了该区域存在的产业转型协同问题,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娅娜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当前研究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以及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用,能够为科学制定城市金融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指引。本文在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下,利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方法,对金融资源空间分布与结构差异影响产业布局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认为金融业集聚对产出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且二者呈"倒U型"关系;区域金融集聚和产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集聚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异质性程度与信息扩散强度的提高可以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增强金融服务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发挥金融力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应注意: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兼顾区域协调,实现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内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扩大金融服务正向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