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1)
- 2023(13945)
- 2022(12082)
- 2021(11336)
- 2020(9264)
- 2019(21400)
- 2018(21323)
- 2017(40695)
- 2016(22133)
- 2015(24809)
- 2014(25001)
- 2013(24752)
- 2012(23023)
- 2011(20954)
- 2010(21122)
- 2009(19064)
- 2008(18422)
- 2007(16110)
- 2006(14341)
- 2005(12737)
- 学科
- 济(96446)
- 经济(96359)
- 管理(58858)
- 业(56250)
- 企(44450)
- 企业(44450)
- 方法(37194)
- 数学(31213)
- 数学方法(30880)
- 中国(28081)
- 地方(27805)
- 农(25990)
- 业经(21760)
- 学(20049)
- 财(18339)
- 农业(18069)
- 贸(15881)
- 贸易(15866)
- 环境(15710)
- 制(15532)
- 地方经济(15297)
- 理论(15237)
- 易(15208)
- 和(15163)
- 技术(14826)
- 银(14290)
- 银行(14248)
- 融(14229)
- 金融(14227)
- 发(14052)
- 机构
- 学院(311941)
- 大学(311284)
- 管理(122664)
- 济(121455)
- 经济(118618)
- 研究(110390)
- 理学(105270)
- 理学院(103949)
- 管理学(102216)
- 管理学院(101640)
- 中国(81240)
- 京(70413)
- 科学(70014)
- 所(55945)
- 财(53356)
- 农(51353)
- 研究所(51020)
- 中心(49100)
- 业大(46724)
- 江(46404)
- 北京(45696)
- 范(45288)
- 师范(44873)
- 财经(42294)
- 院(40582)
- 农业(39776)
- 州(38352)
- 经(38349)
- 师范大学(36434)
- 经济学(34728)
- 基金
- 项目(213141)
- 科学(167202)
- 研究(157925)
- 基金(151803)
- 家(132172)
- 国家(131019)
- 科学基金(111959)
- 社会(97647)
- 社会科(92374)
- 社会科学(92352)
- 省(84280)
- 基金项目(81601)
- 自然(72386)
- 教育(71647)
- 划(71321)
- 自然科(70613)
- 自然科学(70599)
- 自然科学基金(69281)
- 编号(65615)
- 资助(62202)
- 成果(53051)
- 发(50143)
- 重点(47893)
- 课题(45872)
- 部(45844)
- 创(43984)
- 创新(40968)
- 科研(40120)
- 发展(40093)
- 展(39460)
- 期刊
- 济(141012)
- 经济(141012)
- 研究(93690)
- 中国(64028)
- 学报(48261)
- 农(47365)
- 科学(46051)
- 管理(44732)
- 教育(40443)
- 财(36913)
- 大学(36123)
- 学学(33529)
- 农业(33374)
- 技术(27823)
- 融(27228)
- 金融(27228)
- 业经(24750)
- 经济研究(21258)
- 财经(19227)
- 图书(18607)
- 问题(18351)
- 业(16750)
- 经(16354)
- 科技(15971)
- 资源(15617)
- 理论(15183)
- 技术经济(14734)
- 商业(14325)
- 现代(14272)
- 实践(14049)
共检索到469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旅游文化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战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之外,还有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本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等。如何准确把握自身的资源特性以及游客的消费心理,如何有效设计旅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如何实现三地的协调联动和精细管理,是京津冀区域旅游发挥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旅游 合作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锋
京津冀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旅游合作板块,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强大的发展实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在国家战略推动的大好机遇下,结合大数据、一体化、转型升级三大区域视角背景,京津冀旅游合作应突破创新,协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更好地促进本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一、大数据视角下的京津冀合作大数据助力京津冀合作。"大数据"已成为信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晓梅 柳瑞武 雷丹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在对各界学者提出的合作空间结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重构为"三点"、"五圈"的网络合作结构模式,并分析了这种结构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旅游合作 空间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静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变充满变数。文章认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需破解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强势与弱势的均衡、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本文以秦皇岛为例,借用物理力学的基本原理塑造秦皇岛旅游系统,通过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的模型,分析了如何加强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减缓金融危机的阻力,从而增加秦皇岛旅游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加强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力学原理 金融危机 区域旅游合作 京津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党春梅 唐朝生 刘邦凡
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文章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涵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等维度的区域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分别计算得出京津冀区域旅游两维度和三维度综合协调指数,进而分析了京津冀各地旅游协调性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府统筹、旅游品牌建设、资源错位开发以及生态与经济耦合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生态位测评 协调度 京津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佳
耦合发展对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区域旅游耦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选取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者数量、国内旅游者数量四个旅游经济发展指标,依据原始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逻辑斯缔预测曲线与统计曲线的拟合状态为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斯缔模型预测京津冀区域旅游耦合发展趋势,构建耦合发展新格局。此研究结果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
逻辑斯缔曲线 旅游耦合发展 京津冀区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肖金成 李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京津冀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全域,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京津冀地区的功能定位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出海通道,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之一,京津冀的发展对北方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历史上看,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治伟 王崇文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综合分析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建议: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构建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京津冀 旅游公共服务 全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治伟 王崇文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从"全域旅游"的视角,综合分析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实现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建议: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构建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促进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提升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关键词:
全域旅游 京津冀 旅游公共服务 全域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群
众所周知,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信息化,因此,信息化是冲破行政区划割据的利器;同时,信息化又是旅游业迈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由此,信息化理当成为京津冀三地区域旅游合作和迈向旅游一体化的发动机。国家2014年推出智慧旅游年,探讨构筑京津冀智慧旅游系统、助推区域旅游合作,更是恰逢其时。笼统划分,京津冀智慧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文钊 陈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建强
京津冀旅游业已经具备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在诸如发展观念、产业结构、特色产品、跨区域整合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有必要在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强旅游产业集群扩散效应、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利用大数据推动智慧旅游企业创新、积极进行跨行业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协调发展 京津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顺安 刘继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由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次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并有一条天然大通道———湄公河将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具有合作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次区域各方面的条件后认为,将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合作开发置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地位是最佳选择;同时对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 旅游合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德进 徐虹
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在北京召开了“京津翼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几年的稳步推进,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协同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综合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增强,合作成熟度显著提升~(①②)。然而,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深度协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加之受到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持续壮大的养生、养心和养老群体对健康价值的追求愈加强烈,呈现出需求“井喷”的态势。基于此,旅游因其具有的独特健康价值属性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这不但加速了旅游目的地面向健康卫生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助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健康价值逐渐成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兴主题和方向。因此,从健康价值视角研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问题,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同发展 价值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