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9)
2023(13147)
2022(10999)
2021(10221)
2020(8076)
2019(18285)
2018(17995)
2017(32962)
2016(18676)
2015(20803)
2014(20559)
2013(19408)
2012(18237)
2011(16912)
2010(17670)
2009(16068)
2008(15628)
2007(14245)
2006(13100)
2005(12136)
作者
(50508)
(41855)
(41668)
(39661)
(26773)
(19938)
(19138)
(16227)
(16135)
(15148)
(14094)
(14007)
(13439)
(13309)
(13210)
(13080)
(12619)
(12475)
(12134)
(11937)
(10773)
(10474)
(10048)
(9649)
(9629)
(9414)
(9335)
(9293)
(8368)
(8357)
学科
(72626)
经济(72562)
管理(47229)
(44418)
(34107)
企业(34107)
中国(29033)
地方(25425)
(23402)
教育(21369)
方法(19953)
业经(17846)
数学(16541)
(16365)
数学方法(16258)
农业(15800)
(15384)
(14561)
地方经济(14220)
(14106)
理论(13725)
(13595)
贸易(13580)
(13532)
(13454)
银行(13442)
(13193)
金融(13192)
(13150)
(13032)
机构
学院(250723)
大学(248871)
(98968)
经济(96498)
研究(95741)
管理(88047)
理学(73372)
理学院(72316)
管理学(71057)
管理学院(70525)
中国(69534)
(58301)
科学(55903)
(48269)
(47176)
(44679)
师范(44389)
研究所(43247)
中心(42351)
(41877)
北京(38665)
(37888)
教育(36520)
师范大学(35767)
(34948)
财经(34867)
(33316)
业大(32073)
(31402)
技术(30570)
基金
项目(155781)
研究(125068)
科学(124211)
基金(107081)
(91338)
国家(90374)
科学基金(77013)
社会(76936)
社会科(72719)
社会科学(72710)
(63049)
教育(62226)
(54830)
基金项目(54642)
编号(54456)
成果(47315)
自然(45608)
自然科(44500)
自然科学(44491)
自然科学基金(43634)
资助(43058)
课题(41678)
(40720)
重点(36769)
(35000)
(34494)
发展(33665)
(33068)
(32840)
规划(32305)
期刊
(124833)
经济(124833)
研究(90063)
中国(66410)
教育(60714)
(36684)
管理(34902)
(34711)
科学(32232)
学报(32161)
(27920)
金融(27920)
大学(25836)
农业(25302)
技术(25149)
业经(22454)
学学(22400)
经济研究(19681)
财经(16662)
职业(16106)
问题(15371)
(14514)
(14412)
论坛(14412)
(13261)
(13158)
图书(13150)
(12931)
国际(11983)
商业(11730)
共检索到416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艳杰  
由于地区差异、管理有别等多方面原因,京津冀警察高等教育没有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实现更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打破区域、行业、管理体制多元化壁垒,建立统一的宏观指导管理委员会;保留一定规模的学历教育,加强京津冀地区警察院校的交流合作;重视非学历教育,利用京津冀地区优势资源加强警察职业培训,增强警察院校与警察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资助,推动警察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伟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如今京津冀区域在环境治理、农林建设、能源共享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合作缺乏整体规划,科教先导优势作用发挥不足,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优势互补。因此,应把握京津冀区域发展机遇,建立有效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整合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提升协同发展思想认识,明确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扩大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合作领域,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高等教育以其人力资本、科学研究、文化服务、国际化发展等资源优势赋能三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但在资源赋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不平衡、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转化不匹配、基础文化设施与区域公共服务不对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与扩大开放步伐不协调。为此,高等教育应优化人才结构,支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高校科技研发效率,加强区域产学研融合创新;探索高校文化共享共建,增强两馆区域服务能力;推进在地国际化发展,做强"留学区域"品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借鉴TOPSIS方法测度2010—2019年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具体模型和空间效应选择与相关检验,确定使用时间空间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各影响因素的区域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地区内部对本地高等教育产出发展产生显著直接影响效应的3个因素中,人口规模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大,人力资源投入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次之,而经济环境发展则产生相对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对本地以外其他两地也产生显著间接影响效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发展因素表现为较强的正向推动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贵  孙晨晨  刘秉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建设“什么样”的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怎样”推进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得到系统回答。然而,对标2030年战略目标和国内发展较快地区,京津冀地区仍存在发展差距,在利益分配、跨域协作、内生动力培育、对外吸引力塑造等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新机制”建设、“新空间”布局、“新要素”集聚、“新引擎”打造、“新品质”提升和“新治理”探索,加快构建京津冀三地政府间的利益共同体、市场主体间的经济共同体、社会民众的命运共同体,并最终形成更高阶的“区域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天娥  李冰  
文化认同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支撑,是凝心聚力的关键。当前,京津冀职业教育存在着经济、教育体制、就业政策等多种制约的现实因素。实现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必须解决文化障碍问题,要通过顶层设计,构建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重新合理定位三地功能,转变产业结构,改革人才交流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用文化力量助力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吉春  
我们要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地解放思想,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均衡是相对的,只有扬长避短、普遍提高质量才是真正的协同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基本思路来综合治理、系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军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必将是高等教育的一体化和质量的卓越。现实阻力来自固有体制、观念的束缚以及政策刚性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冲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连春  付秀芬  夏建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合作整体规划不到位、区域发展基础不平衡、资金共享渠道不畅、合作共赢局面尚未形成等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优化整合京津冀区域优质高教资源,实现京津冀高教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喜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既是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均衡与优化,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产业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链、产业集群和高等教育发展融合起来,根据京津冀功能定位、产业链分工和优势,结合各高校的专业优势等建立基于产业链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对产教融合和区域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通过产业链来促进高等院校合作,通过高校协同促进产业链分工和产业集群发展。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旭  吴星  张凝宁  
文章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高等教育为例,用真实客观的数据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的基本状况,梳理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即建立多方协调的三级运作体系,建立高端引导的现代治理机制,建立现代化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最终实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鑫  李征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优化区域发展的需要。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应顺势改革创新。分析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积极应对并把握时机,提出相应对策,对京津冀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凝聚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一体化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有效对接,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娟  田宝柱  静丽贤  
京津冀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但由于区域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文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立足于京津冀地区整体利益的前提,分析京津冀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深度整合和优化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途径,以使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永峰  杨竹晴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及京津冀三地相继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特别是通过税收利益分享、构建产业合作平台等方式,大力推进区域产业合作。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状况,重点是河北与京津两个直辖市的产业结构差异,然后探讨了影响京津冀产业合作的多个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推进京津冀产业合作的若干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