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3)
- 2023(9810)
- 2022(8148)
- 2021(7510)
- 2020(6122)
- 2019(13806)
- 2018(13829)
- 2017(25616)
- 2016(14329)
- 2015(16073)
- 2014(15854)
- 2013(15341)
- 2012(14565)
- 2011(13400)
- 2010(13794)
- 2009(12605)
- 2008(12367)
- 2007(11528)
- 2006(10474)
- 2005(9599)
- 学科
- 济(63002)
- 经济(62948)
- 农(46265)
- 业(39924)
- 农业(31068)
- 管理(28777)
- 地方(22356)
- 中国(22301)
- 业经(17688)
- 企(16706)
- 企业(16706)
- 方法(15432)
- 发(14127)
- 数学(13585)
- 数学方法(13471)
- 制(12152)
- 学(11331)
- 发展(11156)
- 展(11131)
- 贸(11109)
- 贸易(11097)
- 地方经济(11066)
- 农业经济(10983)
- 银(10827)
- 银行(10813)
- 易(10665)
- 融(10645)
- 金融(10645)
- 行(10629)
- 环境(9813)
- 机构
- 学院(194991)
- 大学(191913)
- 济(82776)
- 经济(81041)
- 研究(74370)
- 管理(70320)
- 理学(58876)
- 中国(58318)
- 理学院(58164)
- 管理学(57144)
- 管理学院(56793)
- 农(53571)
- 京(45218)
- 科学(44970)
- 农业(40114)
- 所(38254)
- 业大(37338)
- 中心(34428)
- 研究所(34356)
- 财(34328)
- 江(32451)
- 北京(29607)
- 范(29285)
- 师范(29065)
- 院(26692)
- 省(26027)
- 州(25800)
- 财经(25304)
- 农业大学(24686)
- 发(23581)
- 基金
- 项目(126211)
- 研究(98678)
- 科学(98072)
- 基金(86351)
- 家(74905)
- 国家(74111)
- 科学基金(62168)
- 社会(61269)
- 社会科(57581)
- 社会科学(57567)
- 省(52576)
- 基金项目(45991)
- 教育(43587)
- 编号(42857)
- 划(42808)
- 自然(36723)
- 自然科(35765)
- 自然科学(35761)
- 成果(35422)
- 自然科学基金(35081)
- 发(34852)
- 资助(33708)
- 课题(30472)
- 农(30094)
- 发展(28601)
- 重点(28428)
- 展(28129)
- 部(26887)
- 创(26426)
- 年(24789)
- 期刊
- 济(108023)
- 经济(108023)
- 研究(62336)
- 农(58265)
- 中国(53796)
- 农业(39192)
- 学报(31858)
- 教育(30082)
- 科学(29690)
- 大学(26262)
- 业经(25090)
- 学学(23883)
- 财(23366)
- 融(23289)
- 金融(23289)
- 管理(23285)
- 业(18543)
- 技术(17348)
- 问题(15807)
- 农业经济(14495)
- 农村(14341)
- 村(14341)
- 经济研究(14081)
- 世界(12107)
- 图书(12099)
- 财经(11726)
- 经济问题(11631)
- 版(11353)
- 科技(10673)
- 资源(10618)
共检索到326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双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农林高校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京津冀农林高校要以主动作为的意识紧抓历史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升发展能力,以协同发展的机制推动协同创新,探索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校交流与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农林高校 协同发展 机遇与挑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为切入点研究发现,京津冀特殊教育协同发展面临如下挑战:一是京津冀特殊教育普及状况不均衡;二是师资、经费、办学条件等特殊教育质量保障状况不均衡;三是京津冀特殊教育发展协同乏力。建议通过完善京津冀特殊教育协同发展保障机制等策略,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特殊教育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特殊教育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玲
随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迫在眉睫,但三地协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及问题需要我们自身努力找出应对之策,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应对之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殷会良 杜恒 王鹏苏 易芳馨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正式确立后,我国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加快落实推进。通过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揭示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落实的整体方案和政策建议,为双碳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协同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后发地区落实双碳目标、编制减碳背景下区域规划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等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飞 汪阳红 申红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善谋全局者,必先谋一域",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重要的增长极,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出发,练好内功、抢抓机遇,积极参与京津冀合作,率先突破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才能实现共赢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飞 汪阳红 申红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善谋全局者,必先谋一域",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重要的增长极,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出发,练好内功、抢抓机遇,积极参与京津冀合作,率先突破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才能实现共赢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鑫 李征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优化区域发展的需要。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应顺势改革创新。分析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积极应对并把握时机,提出相应对策,对京津冀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整体凝聚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周丽晖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河北在水资源利用、大气质量、能源供给结构和总体生态体系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与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借鉴国际国内业已形成的区际间生态治理经验,河北省应尽力避免区际间合作中的"公共地悲剧",通过提高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建设环京津绿色生态屏障,与京津协调一致建设三方共同受益的"京津冀大生态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 资源环境承载 绿色生态屏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宇 赵雲泰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3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对于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土地开发强度是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实现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宣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强调在2015年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有良好开局。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潜力巨大。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同均衡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增长点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先导作用,努力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并以此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