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7)
- 2023(11404)
- 2022(9070)
- 2021(8292)
- 2020(6907)
- 2019(15332)
- 2018(15295)
- 2017(28480)
- 2016(15578)
- 2015(17510)
- 2014(17050)
- 2013(16391)
- 2012(14579)
- 2011(12713)
- 2010(13091)
- 2009(12183)
- 2008(11933)
- 2007(10399)
- 2006(9211)
- 2005(8326)
- 学科
- 济(53144)
- 经济(53068)
- 管理(45090)
- 业(41152)
- 企(31029)
- 企业(31029)
- 财(27674)
- 中国(20623)
- 农(17886)
- 方法(17324)
- 制(15630)
- 数学(14333)
- 数学方法(14094)
- 业经(13760)
- 财政(13520)
- 地方(13438)
- 学(12701)
- 务(11933)
- 财务(11892)
- 财务管理(11846)
- 体(11633)
- 农业(11187)
- 企业财务(11180)
- 政(11064)
- 理论(10494)
- 银(10435)
- 银行(10412)
- 贸(9921)
- 贸易(9915)
- 行(9895)
- 机构
- 学院(200608)
- 大学(199411)
- 济(77375)
- 经济(75494)
- 管理(72452)
- 研究(69859)
- 理学(60895)
- 理学院(60215)
- 管理学(58926)
- 管理学院(58565)
- 中国(54124)
- 京(46089)
- 财(45506)
- 科学(42615)
- 所(35305)
- 农(33334)
- 江(32173)
- 中心(31846)
- 财经(31440)
- 研究所(31411)
- 北京(29541)
- 业大(28700)
- 经(28360)
- 范(27393)
- 师范(27079)
- 农业(25844)
- 院(25744)
- 州(25107)
- 技术(23658)
- 经济学(23578)
- 基金
- 项目(132124)
- 科学(102583)
- 研究(100430)
- 基金(92870)
- 家(80642)
- 国家(79960)
- 科学基金(68049)
- 社会(62764)
- 社会科(59267)
- 社会科学(59252)
- 省(51964)
- 基金项目(47732)
- 教育(45573)
- 划(43765)
- 编号(42923)
- 自然(41253)
- 自然科(40334)
- 自然科学(40320)
- 自然科学基金(39530)
- 资助(37120)
- 成果(36962)
- 课题(30149)
- 重点(29979)
- 发(29153)
- 部(27483)
- 创(27287)
- 项目编号(26803)
- 国家社会(26117)
- 性(25798)
- 创新(25481)
共检索到32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雪莲
京津冀公共服务水平梯度差异显著,很大程度上源于财政分配不均衡。文章以财政公平和效率为基准原则,建立了财政标准人横向分配模型,测算京津冀各区县和各城市2012年标准财力和均衡分配额度。结果表明,北京的首都核心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河北省的环首都经济圈财力过多,天津全市、北京的城市拓展区、河北省的冀中南经济区和邻近天津地区的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文章建议在整个京津冀区域内,通过横向财政平衡,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亮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规划,对于解决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真正将京津冀经济圈打造成我国经济第三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北京、天津、河北同属京畿重地,聚集人口以亿为单位,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交往半径相宜,既承担着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又共同面对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难题,亟须就京津冀地区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与区域治理达成广泛共识。本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志勇 宋艳波 楚昕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运用财政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近年来,河北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很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京津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由于三地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也同特殊的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有一定关系。财政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结合河北省情及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增强财政保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分阶段提升河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财政 雄安新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产业结构发展的四个特征: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对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得出北京市中职专业调整的策略是,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紧缺"专业,引导部分"已经形成优势且最适合"中职学校开办的专业稳定发展,改造升级部分"面临转型"的专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商寅泉
京津冀一体化缘自"环首都经济圈"。顾名思义,环首都经济圈是河北提出来的,意思是把河北环绕北京的13个市县用产业的形式形成与北京联动,为首都服务,依托首都发展而发展,形成一个"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巧妙利用这个概念,从更高的视野筹谋京津冀发展,提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这就使得京津冀的发展,不分主次,没有谁为谁服务的关系,而形成有机结合的态势,共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将造就中国最为高端的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恒 周雯珺 王斌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应积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战略定位,促进构建三级运作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共赢的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未来30年,中国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进入城市,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也是中国城镇化大发展的必然。但这样大量的人口迁移只靠小城镇是解决不了的,城市的聚集效应也不可能充分实现,所以,城市群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最引人瞩目。一是首都,首善之区的扩张。二是城市群的格局已形成。三是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一体化 区域金融 金融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国枢
其一,各自为政,缺乏权威统筹部门。京津冀三地开展合作,却又没有一个更权威的部门作统筹,这是"京津冀一体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有人会问,珠三角、长三角为何又进展顺利呢?对比看看,珠三角区域协调工作因全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都可以由省里直接协调。长三角区域协调工作虽然地跨江浙沪三省市,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有机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时间较长,彼此对相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近年来,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从我国国内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已成为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都市圈。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是三地经济合作的方向,而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则是其强有力的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谋划建设一批新兴工程。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尔娟
进入"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正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面临着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扩散、整合、链接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从京津冀三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看,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强劲的驱动力与现实基础。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产业升级与整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具有城市化进程快、区域内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特点。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已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2015年4月30日,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与进程设计。笔者注意到,由于近年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