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4)
- 2023(15566)
- 2022(13126)
- 2021(11983)
- 2020(10206)
- 2019(23635)
- 2018(23403)
- 2017(44724)
- 2016(24038)
- 2015(27251)
- 2014(27379)
- 2013(27103)
- 2012(25442)
- 2011(23034)
- 2010(23016)
- 2009(21260)
- 2008(20974)
- 2007(18775)
- 2006(16264)
- 2005(14918)
- 学科
- 济(109748)
- 经济(109621)
- 管理(68217)
- 业(66469)
- 企(52951)
- 企业(52951)
- 方法(45943)
- 数学(40496)
- 数学方法(39985)
- 农(30133)
- 中国(30092)
- 地方(27923)
- 财(25034)
- 业经(24246)
- 学(20645)
- 制(20281)
- 农业(20062)
- 贸(19326)
- 贸易(19314)
- 易(18650)
- 环境(17550)
- 银(17062)
- 银行(17030)
- 融(16904)
- 金融(16901)
- 技术(16678)
- 行(16382)
- 和(15855)
- 地方经济(15442)
- 务(14972)
- 机构
- 学院(346634)
- 大学(345389)
- 济(145980)
- 经济(143018)
- 管理(133791)
- 研究(118811)
- 理学(114797)
- 理学院(113475)
- 管理学(111396)
- 管理学院(110742)
- 中国(90197)
- 京(75162)
- 科学(72323)
- 财(66100)
- 所(60048)
- 农(58744)
- 中心(55515)
- 研究所(54279)
- 江(52593)
- 财经(52070)
- 业大(51914)
- 北京(47888)
- 经(47089)
- 农业(45987)
- 范(45846)
- 师范(45364)
- 经济学(44666)
- 院(43129)
- 州(41946)
- 经济学院(40314)
- 基金
- 项目(231409)
- 科学(182316)
- 研究(168752)
- 基金(166941)
- 家(145201)
- 国家(143983)
- 科学基金(123723)
- 社会(107602)
- 社会科(102128)
- 社会科学(102103)
- 省(91533)
- 基金项目(88206)
- 自然(79301)
- 自然科(77424)
- 自然科学(77400)
- 划(77148)
- 教育(76967)
- 自然科学基金(75995)
- 资助(68412)
- 编号(68246)
- 成果(54770)
- 发(54424)
- 重点(52438)
- 部(50697)
- 创(48400)
- 课题(47646)
- 创新(45358)
- 科研(44524)
- 国家社会(44358)
- 发展(43356)
- 期刊
- 济(163177)
- 经济(163177)
- 研究(100599)
- 中国(70984)
- 农(53774)
- 学报(52280)
- 财(51289)
- 科学(49245)
- 管理(49122)
- 大学(39961)
- 学学(37487)
- 农业(36576)
- 教育(35951)
- 融(32464)
- 金融(32464)
- 技术(32261)
- 业经(28274)
- 经济研究(25783)
- 财经(25443)
- 问题(22170)
- 经(21902)
- 业(19665)
- 统计(18222)
- 技术经济(18119)
- 策(16814)
- 贸(16733)
- 商业(16476)
- 科技(15968)
- 理论(15814)
- 版(15784)
共检索到520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怡 周凌云 耿纯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程度来看,京津冀分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同一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断层"现象。本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从产业增加值、法人企业数目、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三个维度计算了2010和2015年京津冀三地分行业的区位熵值,多角度跨时期地反映了京津冀三地产业内部的具体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考虑到城市和行业内部的结构差异,本文对灰色关联度指标进行修正,以企业法人数目计算出的区位熵为基础,计算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和11个行业各自的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和各行业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结构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满银 全荣
文章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构建了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估模型,且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估。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协同 主成分分析 熵值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蕾 林侠 蔡璐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河北省重大任务。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二者间关联度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依据河北省1993—2016年的消费数据与产业数据,对河北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关联度做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一致,即消费结构的升级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故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消费结构为导向。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关联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航空物流 序变量 复合系统 协同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曼曼 沈丹阳 齐晓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航空物流 序变量 复合系统 协同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凤娇
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丰富,包括产业升级转移、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作为协同发展的最核心领域——产业升级转移的研究和战略部署尤为重要。产业升级转移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务、依赖适当的金融引导,同时产业的创新要求金融创新与之配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产业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包含产业间的协同、地域间的产业协同以及产业内各子系统的协同。深入分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并据此总结出加快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思路,对于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三地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群 产业协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孟晓哲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融合成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协同发展创新型教育成为加速产业融合的基础,对京津冀产业升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京津冀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网络系统,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建立京津冀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较好,河北较差,京津冀创新型教育协同发展在资源共享、网络协同、教育改革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创新型教育 协同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涵婷 宋明顺 郑素丽 余晓 周立军
团体标准是标准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团体标准数量大幅增加,但对其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缺乏有效评估。基于全国2 803条团体标准数据,通过区位熵值反映团体标准发展的区域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估其发展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团体标准有资源依赖性,第二产业的团体标准建设领先于其他产业但存在行业偏好,第三产业的团体标准区域布局不平衡,其中山东、辽宁和江苏的团体标准结构与全国的一致性较高;此外,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建筑业在各区域的行业异质性较小。
关键词:
团体标准 空间集聚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强 张佳磊
随着京津冀协同不断向纵深推进,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京津冀三地政策效应具有差异性,其中北京政策效应最为显著,河北呈现明显的政策时滞,这种差异则可能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和创新分工有关。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合成控制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俊炯
本文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方向及路径。从必要性来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要求,是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地发展中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可行性来看,三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梯度,存在一定互补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利用潜力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潜力值,根据不同潜力能级划定出三地开展产业合作的空间圈域——京津核心区,唐山、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邯郸产业协作区和秦皇岛、邢台、衡水、张家口、承德联动支撑区。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潜力模型 产业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高见
通过对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合作案例分析,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协同发展进度加快,产业合作领域拓宽,行业组织作用显现"的总体特征;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包括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产业搬迁、跨区投资设立公司三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从而提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