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2)
- 2023(5526)
- 2022(4900)
- 2021(4636)
- 2020(3629)
- 2019(8342)
- 2018(8034)
- 2017(16040)
- 2016(8785)
- 2015(9469)
- 2014(9216)
- 2013(8659)
- 2012(8381)
- 2011(7653)
- 2010(8018)
- 2009(7461)
- 2008(7368)
- 2007(6661)
- 2006(6266)
- 2005(5629)
- 学科
- 济(33662)
- 经济(33630)
- 管理(29114)
- 业(25357)
- 企(20181)
- 企业(20181)
- 农(12231)
- 地方(11308)
- 环境(11232)
- 方法(10948)
- 财(10377)
- 数学(9414)
- 中国(9295)
- 数学方法(9251)
- 策(8219)
- 农业(7688)
- 制(7665)
- 划(7513)
- 业经(7459)
- 贸(6723)
- 贸易(6720)
- 易(6464)
- 学(6253)
- 及其(6205)
- 务(6071)
- 财务(6059)
- 财务管理(6048)
- 地方经济(5964)
- 企业财务(5787)
- 政策(5386)
- 机构
- 学院(120413)
- 大学(118015)
- 济(51627)
- 经济(50535)
- 管理(47213)
- 研究(43089)
- 理学(40088)
- 理学院(39600)
- 管理学(39057)
- 管理学院(38818)
- 中国(33315)
- 京(28203)
- 财(25397)
- 科学(24461)
- 所(21078)
- 中心(20049)
- 财经(19062)
- 研究所(18843)
- 江(18554)
- 北京(18550)
- 农(17499)
- 经(17190)
- 范(16605)
- 师范(16520)
- 院(15967)
- 业大(15494)
- 经济学(15155)
- 州(14766)
- 财经大学(13890)
- 经济学院(13579)
- 基金
- 项目(78526)
- 科学(62606)
- 研究(61028)
- 基金(56701)
- 家(48452)
- 国家(48016)
- 科学基金(41588)
- 社会(39508)
- 社会科(37359)
- 社会科学(37349)
- 基金项目(29473)
- 省(29164)
- 教育(27020)
- 划(25738)
- 自然(25446)
- 编号(25242)
- 自然科(24760)
- 自然科学(24754)
- 自然科学基金(24284)
- 资助(23073)
- 成果(21500)
- 发(18240)
- 课题(17874)
- 重点(17772)
- 部(17583)
- 国家社会(16061)
- 创(15953)
- 性(15865)
- 制(15737)
- 发展(15290)
共检索到188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臧红松 彭建交
生态环境整体性与行政区划分割性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行政区域交界地区,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应成为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突破口。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中存在着环境问题易发难查、环境合作治理困难、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能较低等难题。为了有效治理交界地区环境问题,应构建京津冀交界地区融合性环境治理机制,警惕边界区、飞地变为污染聚集地,增强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力,并且要注重提高京津冀交界地区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京津冀 交界地区 环境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臧红松 彭建交
生态环境整体性与行政区划分割性的矛盾集中体现在行政区域交界地区,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应成为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突破口。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环境治理中存在着环境问题易发难查、环境合作治理困难、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能较低等难题。为了有效治理交界地区环境问题,应构建京津冀交界地区融合性环境治理机制,警惕边界区、飞地变为污染聚集地,增强交界地区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执法效力,并且要注重提高京津冀交界地区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京津冀 交界地区 环境治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浩 马琳
基于人口普查和夜间灯光等数据,采用优化的热点分析,从城镇人口和建设土地探讨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空间管控。结果表明: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空间管治要素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廊坊"北三县"是首要管控地区,而廊坊安次区、广阳区、永清县与保定涿州市次之。乡镇尺度下的廊坊"北三县"空间管控也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由此构建三级空间管治体系,其中三河市燕郊、泃阳及黄土庄、大厂县大厂、香河县淑阳是管控最严的一级管控区。京津冀交界地区的空间管控要依托产业、财政、土地、人口与政绩考核等,初步实现京津与河北周边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为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探索出一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空间管治新模式。
关键词:
空间管控 协调发展 边界效应 京津冀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王静 马靖宇
本文揭示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时间及空间变化特征,对北京、天津、河北的雾霾源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对重点污染源进行评价;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方面探讨雾霾的影响因素,基于DPSIR模型对雾霾产生的内在驱动力进行研究;根据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目标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雾霾综合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席强敏 李国平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的有效控制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当前京津冀人口规模巨大且增速较快,人口的均衡发展面临人口空间极化现象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和中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编制京津冀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京津冀人口总量有序管理;合理引导北京人口疏解,形成京津冀人口多中心分布格局;优化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助推京津冀人口均衡发展;挖掘资源环境发展潜力,拓展京津冀人口增长空间。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人口 都市圈 均衡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涛 温雪梅
传统行政区下的环境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具有强外部效应的区域公共环境问题,跨行政区的府际合作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以具有典型区域环境治理特征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为例,从政府网站选取了98项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正式政策文本和126项政府行动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演变、政策行动和主体关系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区域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呈现分层简单多元化特征,激励性制度的使用多于约束性制度,共同策略不足、权威性协调组织缺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奔 黄洁
近年来,雾霾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应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和推广绿色建筑;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区域自净能力,促使产业错位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雾霾 协同治理 产业错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杰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十三五"时期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目前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诸多因素可知,突出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认识程度的局限、行政格局的困扰、资源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的限制和利益分配的局限等诸多方面。为此,应从提升协同保护认识、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综合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利益均衡等方面加以解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于晶晶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多元环境治理模式支持,多元环境治理体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手段在推动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统一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为京津冀区域多元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针对当前京津冀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差、可操作性欠缺、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应厘清国家、公众和环境开发利用者等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高效的京津冀多元环境治理体系。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生态环境 多元治理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环境效率水平不高,有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技术进步是阻碍环境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
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发展现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1)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环境的集约发展之路;(2)综合利用行政、立法、市场等多种手段,走资源环境的高效发展之路;(3)统筹规划、管理、整治,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文章认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是: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一是节约利用水资源,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四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联防联控环境污染方面,一是全面实行清洁空气行动,二是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力度,三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四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构筑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龙 朱洪兴
选取京津冀地区的12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分析找出京津冀地区城市中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选取了30个指标作为因子变量,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指标进行归类,然后通过对影响城市引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来界定城市规模,再通过引力模型得出了京津冀地区京津双核城市的引力作用效应,并界定了两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城市圈 引力模型 因子分析 引力范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翔 鲍新中 沈新誉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北方经济金融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在金融业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独具优势。本文在系统梳理2005~2017年间京津冀地区颁布的科技金融政策并进行政策文本总体演进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政策作用产业面、政策交互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围绕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的主体、客体与实施提出改进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协同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京津冀地区 文本量化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惠茹 丁艳如
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协同保护中,必然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目前京津冀实施生态补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补偿标准低,无法弥补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机会成本和实际保护成本,而造成补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清晰生态环境产权,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价值合理评估,导致补偿标准难以准确确定,使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和补偿。本文对京津冀水源地保护补偿标准推算得出张承地区为京津保护水质水量需求而每年损失53481.7万元。对森林建设工程补偿标准的核算得出目前每亩造林成本的最低限800元,而目前执行的补偿标准却是280元/亩。因此,需要构建京津冀生态补偿运行执行机制,实现补偿的持续长效;实施京津冀多元化生态补偿体系,实现补偿的公平有效。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补偿核算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