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4)
2023(4437)
2022(3869)
2021(3461)
2020(2816)
2019(6775)
2018(6509)
2017(12037)
2016(6625)
2015(7373)
2014(7505)
2013(7320)
2012(6606)
2011(6135)
2010(6304)
2009(5702)
2008(5414)
2007(4717)
2006(4375)
2005(3780)
作者
(21006)
(17547)
(17188)
(16287)
(10606)
(8294)
(7927)
(7103)
(6473)
(6064)
(5883)
(5721)
(5569)
(5383)
(5329)
(5253)
(5239)
(5093)
(4739)
(4676)
(4308)
(4189)
(4151)
(3997)
(3947)
(3921)
(3747)
(3681)
(3567)
(3491)
学科
(30052)
经济(30028)
管理(16803)
(13410)
地方(11321)
中国(11068)
方法(10649)
(10580)
企业(10580)
数学(9156)
数学方法(8981)
(6922)
(6744)
城市(6659)
环境(6320)
业经(6076)
地方经济(4967)
理论(4900)
农业(4887)
城市经济(4794)
(4769)
(4545)
(4426)
(3990)
(3987)
生态(3958)
资源(3947)
技术(3458)
(3036)
金融(3036)
机构
大学(93790)
学院(93102)
管理(35973)
研究(35649)
(34047)
经济(32977)
理学(30499)
理学院(30020)
管理学(29337)
管理学院(29173)
中国(25934)
(25125)
科学(24949)
(18293)
研究所(16911)
北京(16861)
业大(16356)
中心(16147)
(16051)
(14108)
师范(13949)
(13893)
(13645)
(12786)
农业(12683)
师范大学(11539)
(11270)
科学院(11190)
(11022)
财经(10684)
基金
项目(68077)
科学(53449)
基金(47927)
研究(46654)
(42660)
国家(42336)
科学基金(36623)
社会(28736)
社会科(27276)
社会科学(27265)
(27221)
基金项目(26349)
自然(25091)
自然科(24459)
自然科学(24454)
自然科学基金(23926)
(23894)
教育(20197)
资助(19130)
编号(18003)
重点(15761)
(15503)
计划(14164)
课题(13611)
成果(13454)
(13362)
(13360)
科技(12762)
科研(12710)
创新(12598)
期刊
(38127)
经济(38127)
研究(27358)
中国(20362)
学报(15712)
科学(14927)
(12960)
管理(12388)
大学(11643)
学学(10714)
技术(10205)
(9729)
教育(9457)
农业(9240)
资源(8077)
城市(7646)
(6574)
问题(6266)
统计(5756)
(5676)
业经(5630)
经济研究(5404)
(5265)
科技(5240)
现代(5087)
图书(5055)
(5023)
金融(5023)
决策(4991)
技术经济(4838)
共检索到139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宇博  
在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PRED)系统中,人口是核心,经济发展是目的,资源和环境是保障与前提,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人为根本,借助现有资源和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个子系统19个二级指标入手,针对京津冀与河北省重要城市进行空间差异和时序差异分析发现,京津冀在PRED系统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从PRED系统综合评价得分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确实起到了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作用,河北省各城市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特别是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从而促进京津冀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仁伟  谢磊  孙威  
通过构建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最终划分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综合质量类型。结果表明:1)从城市化发展质量所处阶段看,北京已进入后期完善阶段,天津则属于优化提升阶段,河北所有城市还处在低质量阶段。2)北京、天津的城市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化水平为初级协调阶段,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属于濒临失调阶段,其余城市为轻度失调阶段。3)北京、天津为高发展质量-初级协调城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为低发展质量-濒临失调城市,其余城市为低发展质量-轻度失调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国辰  冀雪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借助DPSR模型和产业发展的环境-能力-绩效理论,本文构建了符合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北京核心地位稳固,津冀差距呈缩小趋势,这与三地物流发展现实情况相符。最后,根据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坡  朱丹  王丽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甄别各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是推进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基于协同理论建立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交通、科技6个层面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熵值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内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从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多数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现象;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受限程度存在差异,且制约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可以从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支撑推进各级城市协调发展、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推进产业对接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钰  李新刚  姚晓东  
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反映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和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并成为支撑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京津冀城市群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构建科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并提出提升综合承载力的建设性措施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利用TOPSIS法、针对局部变权TOPSIS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和不平衡性,给出了京津冀城市群10个城市辖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排序和"短板子承载力",并针对10个城市各自特点,分别给出提升其综合承载力水平的差异性发展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晗  成微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产业协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产业仍高度趋同,天津与河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区域内仍存在巨大的产业调整空间。本文通过建立衡量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各城市之间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尽管河北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有所改善,但各城市之间承接水平仍存巨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就各个层次城市如何提升其承接能力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入进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芬  王小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发力。本文根据河北省区域创新现状设计了区域创新指数,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和产业升级五个方面对2010-2014年河北省区域创新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晟  李兴国  
为研究跨省域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模式,该文根据碳排放计算公式对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后发现,河北省碳排放占据京津冀地区排放总量的70%以上,且比重还在增加。通过对河北钢铁产业的碳排放能力核算表明,仅河北钢铁行业就占据了京津冀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因此,加快建设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全域的碳交易市场,制定碳金融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创新丰富多样的碳金融产品、培养高素质的碳金融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的碳交易监管体系,才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减排成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恒  周雯珺  王斌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应积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战略定位,促进构建三级运作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共赢的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婧  杨海亮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性行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在给河北省带来GDP增速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特色化不足,缺乏质量效益;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严重;产业联动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亟须提升。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长期制约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士卿  朱向东  
京津冀关联密切,互有需求。然而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京津发展很快,河北却出现断崖式落差。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既要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也要解决河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鉴于河北曾为京津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京津有责任进一步帮助河北加快发展、缩小差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鹿  王琤  
在梳理总结城市群相关理论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功能特征,构建了世界级城市群评价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后,对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判断,客观识别京津冀区域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要素和突出短板,并据此提出以中央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与新增长极培育并举做大经济规模,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互通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生活品质,坚持区域协同治理建设宜居生态环境的发展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喆  张贵祥  
构建综合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将铁路、公路、海港和空港等四种方式共同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的承载力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中,并对交通承载力进行了三方面的扩展:研究范围由城市扩展到区域,研究对象由单一要素扩展到复合系统,研究内容由现实扩展到潜在。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对2004~2013年各种运输方式以及综合交通承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不同运输方式来看:铁路发展迅速,随着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趋于紧张;城市群交通需求过分依赖公路运输,不利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海港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已成为制约港口群整体承载能力提高的瓶颈;空港发展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变,协同效应逐步显现。第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