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2)
2023(15438)
2022(12513)
2021(11218)
2020(9175)
2019(20572)
2018(20306)
2017(37801)
2016(20832)
2015(22642)
2014(22433)
2013(21528)
2012(19851)
2011(17995)
2010(18417)
2009(17007)
2008(16551)
2007(14914)
2006(13357)
2005(12564)
作者
(60331)
(50100)
(49469)
(47372)
(31707)
(23810)
(22703)
(19330)
(19041)
(17970)
(17087)
(16698)
(16189)
(15947)
(15752)
(15360)
(14792)
(14741)
(14657)
(14193)
(12771)
(12570)
(12240)
(11550)
(11265)
(11212)
(11185)
(10892)
(10311)
(10024)
学科
(83596)
经济(83499)
管理(54527)
(51315)
(39423)
企业(39423)
中国(29745)
方法(26335)
(25755)
地方(24040)
数学(21867)
数学方法(21564)
业经(21030)
(19519)
(18778)
(17901)
农业(17479)
(16247)
银行(16215)
(15873)
金融(15865)
(15745)
(14643)
贸易(14629)
(14546)
(14058)
理论(13980)
(13362)
环境(12815)
技术(12804)
机构
学院(283272)
大学(280921)
(111515)
经济(108969)
研究(105913)
管理(99248)
理学(83292)
理学院(82215)
管理学(80393)
中国(80330)
管理学院(79881)
科学(65740)
(64476)
(54971)
(53738)
(53582)
研究所(49590)
中心(47669)
(45586)
业大(43386)
农业(41889)
北京(41411)
财经(41056)
(40460)
师范(39962)
(38758)
(37146)
(36854)
(34111)
经济学(33857)
基金
项目(185883)
科学(145129)
研究(136612)
基金(131156)
(115903)
国家(114898)
科学基金(97047)
社会(85555)
社会科(81015)
社会科学(80999)
(74443)
基金项目(67593)
(62937)
教育(62843)
自然(61096)
自然科(59736)
自然科学(59718)
自然科学基金(58608)
编号(55855)
资助(53376)
成果(46686)
(45158)
重点(42966)
课题(41095)
(39185)
(38605)
创新(36112)
发展(35973)
国家社会(35533)
(35485)
期刊
(134383)
经济(134383)
研究(89466)
中国(69259)
(51616)
学报(49600)
科学(43239)
(41593)
教育(41099)
管理(39585)
大学(37212)
农业(34981)
学学(34467)
(30382)
金融(30382)
技术(25272)
业经(24157)
经济研究(22509)
财经(20251)
(18684)
(17550)
问题(17389)
图书(15674)
(14423)
(13743)
科技(13555)
(13056)
论坛(13056)
商业(13017)
世界(12650)
共检索到454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明华  王哲  李倩  谢琳霄  
文章基于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共享性和稳定性6个维度,对2006~2020年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考察;通过构建空间关联网络测度京津冀一体化水平,分析其驱动因素;基于空间网络权重对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多维度检验。研究发现:(1)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2)2006~2019年京津冀一体化稳中向好,创新性和有效性协同有待提升;一体化情形下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收敛特征,生态合作的促进作用最强。(3)2020年京津冀一体化水平下降,民生协同发展受到较大冲击;高质量发展呈发散态势,化解民生共享难题、重视经济结构协调、强化创新协同发展是促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收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雯  原志听  
基于2005—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缺失,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回归控制法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评估其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推动产业结构变迁和产业技术升级的同时,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然而,其并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数量的全面攀升。究其原因,在于该战略对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不同,相应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为定量分析和评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提供了一定参考,并对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万兴  郭小卉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金融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金融资源分割、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远未达到一体化等问题,借鉴纽约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茜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是连续变化的进程,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发展的侧重点和评价关键要素不同,将差异化评价指标引入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围绕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发展政策三个关键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物流一体化发展指数。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群刚  杨开忠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德旭  董捷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由京津冀三方政府参与的"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委员会",委员会要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在如何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并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等问题上进行沟通协调,凝聚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这一共识,从而便于京津冀三方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确定开展合作的具体方式及措施。同时,可以考虑设立一个京津冀金融合作论坛,定期召开会议,就金融合作问题进行沟通与研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万兴  郭小卉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金融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金融资源分割、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远未达到一体化等问题,借鉴纽约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在金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波  
京津冀地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对外开放等综合中心,发展地位举足轻重。着眼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重点从重构区域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扩大生态空间、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五个方面谋篇布局、寻求突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思敏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旅游发展瓶颈京津冀的旅游到底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发达的旅游城市群呢笔者的答案不甚乐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理由:(一)首都客源市场的周边外溢性比较低,环京津创新性旅游产品缺乏从客源市场来看,北京属于较为成熟的旅游客源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相对成熟和理性,不会仅仅因为天津、河北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茜  
京津冀物流一体化是连续变化的进程,基于质量互变规律,将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发展的侧重点和评价关键要素不同,将差异化评价指标引入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围绕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发展政策三个关键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物流一体化发展指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玉  刘淑娥  
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可知,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因此,受客观条件限制,三地的金融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地的金融发展应根据各自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威胁,做出合理决策,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征信体系、统一的支付结算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合作、加强金融机构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金融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