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6)
2023(9042)
2022(7100)
2021(6392)
2020(5424)
2019(12170)
2018(12190)
2017(22809)
2016(12455)
2015(14134)
2014(14306)
2013(13643)
2012(12676)
2011(11274)
2010(11573)
2009(10795)
2008(10892)
2007(10129)
2006(9174)
2005(8443)
作者
(37252)
(31054)
(30590)
(29449)
(19373)
(14536)
(14113)
(12160)
(11778)
(11149)
(10458)
(10290)
(9966)
(9933)
(9697)
(9495)
(9291)
(9082)
(8838)
(8675)
(7984)
(7743)
(7609)
(7070)
(7017)
(6964)
(6843)
(6801)
(6415)
(6216)
学科
(52859)
经济(52798)
管理(32313)
(30377)
(24539)
企业(24539)
中国(17124)
方法(15989)
(15244)
业经(14281)
地方(13722)
数学(12490)
(12457)
数学方法(12230)
(11752)
产业(11503)
(10473)
(10037)
理论(9872)
农业(9850)
(8522)
银行(8497)
技术(8455)
(8253)
金融(8246)
(8195)
(8191)
贸易(8184)
(8108)
(7819)
机构
大学(175648)
学院(175182)
(69503)
经济(67930)
研究(65473)
管理(61498)
理学(51486)
理学院(50819)
管理学(49566)
中国(49303)
管理学院(49262)
(42719)
科学(40686)
(33953)
(32472)
(31870)
研究所(30650)
中心(29415)
(28737)
北京(27818)
业大(27218)
农业(25405)
(24944)
师范(24616)
财经(24152)
(23942)
(22580)
(21717)
技术(21498)
经济学(20969)
基金
项目(113428)
科学(88133)
研究(84064)
基金(79383)
(69735)
国家(69136)
科学基金(58155)
社会(52336)
社会科(49498)
社会科学(49488)
(45046)
基金项目(40986)
(38040)
教育(37606)
自然(35786)
自然科(34966)
自然科学(34954)
编号(34530)
自然科学基金(34291)
资助(31880)
成果(29318)
(26491)
重点(26014)
课题(25344)
(23460)
(23460)
创新(21918)
国家社会(21659)
发展(21653)
(21345)
期刊
(86127)
经济(86127)
研究(55594)
中国(44035)
学报(31622)
(31343)
科学(27541)
管理(25892)
教育(25504)
(25186)
大学(24224)
学学(22285)
农业(21030)
技术(16711)
(15747)
金融(15747)
业经(15094)
经济研究(14136)
财经(12372)
问题(11537)
(11259)
(11018)
图书(10196)
(9658)
(9204)
科技(8775)
业大(8500)
技术经济(8490)
现代(8428)
(8295)
共检索到28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尔娟  
进入"十一五"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正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面临着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集聚、扩散、整合、链接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从京津冀三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看,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强劲的驱动力与现实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旭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各个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发展逐渐加快,对区域内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的关键因素。而京津冀作为我国重要的三个相邻地带,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出现较多问题,给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阻碍,各个产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激烈。想要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完成产业升级与整合,有效改变京津冀一体化经济的现状局面。鉴于此,文章针对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与整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恒  周雯珺  王斌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应积极转变观念,抓住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战略定位,促进构建三级运作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共赢的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具有城市化进程快、区域内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特点。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已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2015年4月30日,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与进程设计。笔者注意到,由于近年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燕  
自2013年6月起,李克强总理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的讲话成为京津冀区域展开合作的新导向。201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更需要创新思维,破除各自"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需要从竞争转向协同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但是,如何干和从哪干是三地领导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产业分工、综合交通部署、公共服务配置、环境保护等,各地都有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利益考量。如何破除"一亩三分地"干扰,靠行政强扭是不行的,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国富  叶亚珂  彭星  
分析了产业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作用机制,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度量了京津冀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的相关多样化、无关多样化和专业化对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的产业多样化更突出地表现为无关多样化,且专业化水平较低;产业的相关多样化有利于市场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无关多样化则对市场一体化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专业化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京津冀产业的无关多样化和低水平专业化已对其市场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旭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主动,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主动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和问题。但是许多企业存在创新能力较低、布局不够合理及发展模式过于粗放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这就需要积极借助政府的力量完成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鉴于此,文章针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勇强  苗迎春  
京津冀的发展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成为既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增长极。但是京津冀的发展远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内伴随着产业的相互竞争、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需要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三地产业承接和转移、通过定位发展各自特色产业、分散首都非核心功能并优化区域功能布局,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及结构不断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商寅泉  
京津冀一体化缘自"环首都经济圈"。顾名思义,环首都经济圈是河北提出来的,意思是把河北环绕北京的13个市县用产业的形式形成与北京联动,为首都服务,依托首都发展而发展,形成一个"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巧妙利用这个概念,从更高的视野筹谋京津冀发展,提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这就使得京津冀的发展,不分主次,没有谁为谁服务的关系,而形成有机结合的态势,共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将造就中国最为高端的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勇强  苗迎春  
京津冀的发展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成为既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增长极。但是京津冀的发展远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内伴随着产业的相互竞争、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需要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三地产业承接和转移、通过定位发展各自特色产业、分散首都非核心功能并优化区域功能布局,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及结构不断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京津冀城市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但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深合作的区域金融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亮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规划,对于解决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真正将京津冀经济圈打造成我国经济第三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詹国枢  
其一,各自为政,缺乏权威统筹部门。京津冀三地开展合作,却又没有一个更权威的部门作统筹,这是"京津冀一体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有人会问,珠三角、长三角为何又进展顺利呢?对比看看,珠三角区域协调工作因全在广东省内开展,区域协作与外资的区域内流动和产业转移升级,都可以由省里直接协调。长三角区域协调工作虽然地跨江浙沪三省市,但区域协作很大程度上基于产业链条有机联系,所有参与主体均认同上海市的龙头地位,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时间较长,彼此对相互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小安  
未来30年,中国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进入城市,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也是中国城镇化大发展的必然。但这样大量的人口迁移只靠小城镇是解决不了的,城市的聚集效应也不可能充分实现,所以,城市群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最引人瞩目。一是首都,首善之区的扩张。二是城市群的格局已形成。三是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婷婷  
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增长极,但是,其区域内地区间的长期不均衡发展使得京津冀各区域之间的金融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北京作为首都,对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较深。文章基于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目前的京津冀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了研究,运用Eviews6.0软件的分析结果阐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跨区域业务合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