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
- 2023(317)
- 2022(329)
- 2021(299)
- 2020(297)
- 2019(874)
- 2018(969)
- 2017(2283)
- 2016(1088)
- 2015(1047)
- 2014(743)
- 2013(497)
- 2012(390)
- 2011(275)
- 2010(340)
- 2009(244)
- 2008(228)
- 2007(189)
- 2006(146)
- 2005(111)
- 学科
- 济(3324)
- 经济(3323)
- 贸(1734)
- 贸易(1734)
- 易(1682)
- 电子(1557)
- 地方(1550)
- 网上(1540)
- 网上贸易(1540)
- 业经(1429)
- 产业(1241)
- 中国(1240)
- 业(1227)
- 管理(1170)
- 信息(1122)
- 总论(1102)
- 信息产业(1098)
- 银(1058)
- 银行(1058)
- 行(1039)
- 融(987)
- 金融(987)
- 地方经济(842)
- 企(764)
- 企业(764)
- 农(748)
- 中国金融(685)
- 农业(480)
- 制(456)
- 方法(439)
- 机构
- 学院(8007)
- 大学(7391)
- 京(3508)
- 济(3433)
- 经济(3394)
- 管理(3095)
- 北京(2593)
- 研究(2588)
- 理学(2584)
- 理学院(2542)
- 管理学(2499)
- 管理学院(2486)
- 中国(2303)
- 科学(1568)
- 中心(1312)
- 业大(1263)
- 财(1195)
- 所(1193)
- 研究所(1094)
- 农(1018)
- 技术(987)
- 院(977)
- 经济学(973)
- 市(967)
- 津(931)
- 财经(922)
- 职业(908)
- 经济管理(905)
- 天津(891)
- 发(882)
共检索到1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全红 丁文辉 陈超逸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导产业,其规划是否合理、发展是否顺畅都严重影响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本文根据熊彼特"创新"理论,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京津冀物流业整个链条进行改造升级,以期激发物流业活力,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慧肖 李爽
近年来,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互联网产业和商贸流通业都是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二者的融合能够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深入分析了该地区互联网产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升级策略,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产业融合相关的理论,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第二部分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互联网产业和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针对京津冀地区省市的层级划分,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产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升级的具体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忻红 卜从哲
以京津冀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例,分析京津冀当前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互联网+"背景下京津冀发展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海翠
2014年2月,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其旨在以创新为驱动,通过三地间的联动、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打造整体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新型首都经济圈。金融是当今经济运行的命脉,在信息时代下,互联网与消费金融深度融合,其跨越时空的特性有助于京津冀三地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一体化。文章对京津冀区域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金融增长态势对其风险管控展开研究,最后为规范京津冀区域的消费金融市场、促进金融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楠 姜溪
推动京津冀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有助于提高京津冀农产品供应链效率,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保障京津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提高京津冀地区综合竞争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京津冀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构建面临很多问题,如生产和流通环节成本高、标准体系混乱、政府对射频识别标签推动不足、利益分配不均衡、大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力欠缺、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等。互联网+背景下,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一要由政府主导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构建;二要合理公平地进行利益分配;三要构建京津冀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四要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明媛
本文首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区域经济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角度对三省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目前"互联网+金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下进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融合、渗透、交叉和重构,作为产业升级创新的路径,最后给出"互联网+金融"产业升级创新路径发展的建议,即需要推进技术进步革新和政策扶持引导、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作用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同 “互联网+金融” 产业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共建产业园区是实现三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具体分析了共建园区的条件优势,阐述了共建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共建对于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区域合作新格局下的共建园区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共建园区 产业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昊
京津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回顾近年来京津冀各省市和整体的产业发展特征,明确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的发展的定位,从一体化和协同创新的角度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对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发展 模式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兆明
在我国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京津冀航空物流发展的优势、避免不足,是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利用2010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研究了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航空物流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史锦梅
物流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虽然京津冀三地于2014年联合推出了《关于建立京津冀流通产业服务机制的意见》,并提出物流一体化的具体落实措施,但物流一体化实际运行并未全面展开,国家的政策推动也未取得预期效果,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因此,京津冀三地应转变发展思路,依据各自优势,分工协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中心,走平等共赢之路;重协调补短板,加强行业间沟通,出台针对性政策;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合理规划物流节点;推行现代物流技术,加快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京津冀 物流产业 协同发展 物流一体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桂荣 王冬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区域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产业竞争,京津冀经济圈区域产业发展与升级,不仅关系到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关乎到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效应实现结果。基于此,本文在对区域产业升级内涵和局限性厘清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着力分析,并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剖析了制约京津冀产业升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和创新为坐标,推进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素英 刘宏波 张烨
万物智联时代,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亟需统筹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以确定三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而这首先需要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测度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对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物联网产业均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其中,北京物联网产业规模总量与研发能力有序度较高,但感知制造与应用服务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天津应用服务发展得较好,感知制造与通信基础是今后提升的方向;河北需要全面提高感知制造、应用服务、规模总量及研发能力。京津冀区域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波动上升,整体处于低水平协同。京冀、津冀协同系数波动幅度大,三地协同难度较大。鉴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配合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功效,为促进京津冀物联网产业有序发展,必须合理制定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弥补三地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足、制定战略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及组建合作联盟等来实现共享式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素英 刘宏波 张烨
万物智联时代,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亟需统筹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以确定三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而这首先需要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测度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对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物联网产业均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其中,北京物联网产业规模总量与研发能力有序度较高,但感知制造与应用服务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天津应用服务发展得较好,感知制造与通信基础是今后提升的方向;河北需要全面提高感知制造、应用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2005年8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概念甫一提出,就在国内政、学两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十年弹指一挥间,京津冀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扩大趋势。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