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4)
- 2023(14012)
- 2022(11583)
- 2021(10510)
- 2020(8479)
- 2019(19124)
- 2018(18773)
- 2017(34584)
- 2016(18459)
- 2015(19978)
- 2014(19654)
- 2013(19305)
- 2012(18182)
- 2011(16547)
- 2010(16731)
- 2009(15213)
- 2008(14878)
- 2007(13448)
- 2006(11998)
- 2005(10599)
- 学科
- 济(81706)
- 经济(81636)
- 业(53152)
- 管理(52458)
- 企(41595)
- 企业(41595)
- 中国(26813)
- 地方(26282)
- 方法(25754)
- 农(25102)
- 业经(21584)
- 数学(21365)
- 数学方法(21224)
- 技术(20422)
- 农业(17358)
- 学(15646)
- 财(15582)
- 贸(14765)
- 贸易(14750)
- 产业(14469)
- 地方经济(14224)
- 易(14122)
- 制(13998)
- 环境(13801)
- 发(13589)
- 技术管理(13475)
- 银(13347)
- 银行(13306)
- 融(13177)
- 金融(13177)
- 机构
- 学院(258941)
- 大学(254872)
- 济(108368)
- 经济(106277)
- 管理(98529)
- 研究(94656)
- 理学(84098)
- 理学院(83053)
- 管理学(81771)
- 管理学院(81282)
- 中国(70948)
- 科学(58733)
- 京(57626)
- 农(50560)
- 所(47992)
- 财(46131)
- 研究所(43610)
- 中心(42882)
- 业大(42340)
- 江(41152)
- 农业(39532)
- 北京(36942)
- 财经(35810)
- 范(35102)
- 院(34763)
- 师范(34640)
- 州(32747)
- 经(32478)
- 经济学(32109)
- 省(31005)
- 基金
- 项目(176322)
- 科学(139174)
- 研究(128115)
- 基金(125062)
- 家(111064)
- 国家(110047)
- 科学基金(93795)
- 社会(82587)
- 社会科(78380)
- 社会科学(78366)
- 省(72362)
- 基金项目(67208)
- 划(60429)
- 自然(59769)
- 自然科(58388)
- 自然科学(58375)
- 自然科学基金(57363)
- 教育(57164)
- 编号(50375)
- 资助(48047)
- 发(45124)
- 创(42592)
- 重点(40399)
- 成果(39138)
- 创新(38969)
- 课题(36956)
- 部(36949)
- 发展(35938)
- 展(35363)
- 国家社会(34009)
- 期刊
- 济(127729)
- 经济(127729)
- 研究(77239)
- 中国(62967)
- 农(47122)
- 学报(42731)
- 科学(40547)
- 管理(39049)
- 财(32977)
- 教育(32361)
- 农业(32217)
- 大学(32188)
- 学学(30074)
- 融(24896)
- 金融(24896)
- 业经(24015)
- 技术(23834)
- 经济研究(20135)
- 业(17746)
- 财经(17062)
- 问题(16894)
- 科技(15864)
- 经(14967)
- 技术经济(13845)
- 商业(13310)
- 坛(12332)
- 论坛(12332)
- 贸(12275)
- 图书(12175)
- 资源(12163)
共检索到40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卫东 孙霄凌
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是国家与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省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才优势明显,区域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具备发展创意产业带的有利条件。本文结合交通经济带理论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对北京、上海两地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即其对两大创意中心的联系作用以及沿线省市利用创意产业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天军,申金升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种低社会运输成本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速铁路对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旅行时间、形成经济一体化、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沿线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方 王莹 张文新
鉴于已有研究多关注高铁对社会经济的宏观影响,高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不足,对中小城市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京沪高铁13个地级站点城市为对象,采用特征选择模型,研究了高铁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站点的位置、等级与开发范围是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受高铁影响显著的行业类型有: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通过对比中国案例与欧洲案例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高铁对中等城市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由于中外城市在宏观区域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地方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高铁对城市产业的影响效应也有较大差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学珍 徐敏 李杰
选择京沪高速铁路沿线72个城市为样本,从效率与公平两个角度探讨了京沪高铁的开通给不同规模、不同区位条件的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带来的可达性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京沪高铁的开通提高了沿线城市,尤其是站点城市的可达性效率,增强了高铁沿线的"廊道效应";同时,高铁的开通增大了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之间以及非站点城市内部的差异,加剧了样本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但减小了站点城市内部的差异,促进了其均衡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楠楠 徐逸伦
高速铁路诞生至今已40余年,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建设给国家和区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在高速铁路对于区域发展影响方面的研究并不系统,多集中于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及交通方式之间竞争的研究,对于它怎样导致区域空间的演变则相对不足。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高速铁路对于区域交通系统、经济系统和区域空间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维凤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 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修正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必要性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修正速度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一部人类社会交通运输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部以提高运输速度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开发史。提高运输速度,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需要,让人们在更大的空间、更短的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春晓 刘国岩 周彦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互融与互促,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创意产业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例如产业规模、产业发展目标及定位、产业集聚发展模式、政府支持及人才资源等,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国内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比较 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轩 林玳玳
分析了石太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概况以及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更充分地发挥高速铁路的作用、促进沿线地区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种照辉
本文设计了一个综合的经济集聚指数描述经济集聚状态,建立了包含可达性指标的经济集聚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速铁路影响下,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明显提升,铁路沿线城市可达性每提升1%,可引起这些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出现0.8072的相应增加。但是,高速铁路发展也引起铁路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集聚水平差异扩大,经济集聚格局趋向非均衡。其中,高速铁路沿线城市成为经济集聚的目的地,经济集聚水平显著提升且内部差异缩小;这类城市的可达性每提升1%,可引起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发生0.8798的相应增加。相反,非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相对下降,成为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流出地...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集聚 经济集聚指数 可达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杨
高速铁路明显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沿线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考验。协同发展对高铁沿线目的地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探讨高铁对目的地发展影响,发现目前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仍有不够协同的因素存在,高铁开通呼唤沿线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的含义,同时研究了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依据。针对高铁沿线目的地发展的障碍和机遇,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的地应该采取不同的机会把握策略。最终通过构建跨区协调组织机构,并推进规划工作及保障机制建设,以及构建旅游行业自身组织协调机制等路径实现高铁沿线目的地协同发展。
关键词:
高铁旅游 旅游目的地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履忠
加大改革力度,加速铁路发展——兼论京沪高速铁路修建的必要性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金履忠一、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必要性1.高速铁路在世界交通运输业中的作用纵观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过3个阶段:18世纪以前以水路运输为主;19世纪以铁路运输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京沪高速铁路的经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京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7%,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1%,经济净现值全部投资为202.4亿元,国内投资为212.1亿元,均高于国家允许投资的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宏业,周述琼
关于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的建设方案概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宏业,周述琼优选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方案,应有利于满足运输扩能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技术的经济优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争取以较小的投入谋求更大的效益。京沪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目标定为250km/h~3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希方 王鹏程
通过分析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建立了运行图能力影响体系,据此提出了五个可行的有助于京沪高铁运行图能力提升的措施。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初步建立了影响体系;其次结合高速铁路的运行特点对运行速度、停靠次数与停站时间、列车越行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影响分析以及交叉影响分析,以此建立了单因素影响函数;再次,建立了综合影响模型,并以京沪高铁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综合影响模型对影响因素本身及其对运行图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表达,从而为运行图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