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5)
2023(9887)
2022(8557)
2021(7608)
2020(6646)
2019(15298)
2018(14771)
2017(28128)
2016(15765)
2015(17598)
2014(17505)
2013(17260)
2012(16020)
2011(14469)
2010(14552)
2009(13453)
2008(13431)
2007(12135)
2006(10306)
2005(9005)
作者
(49440)
(41590)
(41530)
(39292)
(25924)
(20139)
(19025)
(16589)
(15431)
(14589)
(14065)
(13782)
(13504)
(13102)
(12913)
(12866)
(12825)
(12435)
(11893)
(11852)
(10718)
(10123)
(10005)
(9623)
(9308)
(9237)
(9098)
(9035)
(8572)
(8419)
学科
(64166)
经济(64098)
管理(43545)
(43025)
(34332)
企业(34332)
方法(32318)
数学(28954)
数学方法(28684)
(17739)
(16722)
中国(15530)
(14647)
(13732)
贸易(13731)
业经(13434)
(13303)
地方(12625)
农业(11925)
(10786)
(10620)
财务(10598)
财务管理(10572)
技术(10442)
企业财务(9942)
环境(9677)
(9230)
理论(9100)
(8971)
银行(8908)
机构
大学(231647)
学院(230022)
(92843)
经济(91038)
管理(86986)
研究(78727)
理学(76304)
理学院(75355)
管理学(73953)
管理学院(73541)
中国(56931)
科学(52744)
(51079)
(50765)
业大(42845)
(41898)
农业(40965)
(39827)
研究所(38821)
中心(36225)
(33513)
财经(32584)
北京(31890)
(29649)
(28937)
师范(28470)
经济学(28446)
(27616)
农业大学(27549)
(26215)
基金
项目(161360)
科学(125198)
基金(116700)
研究(109261)
(105223)
国家(104346)
科学基金(87623)
社会(69076)
社会科(65533)
社会科学(65508)
(63869)
基金项目(62995)
自然(59568)
自然科(58223)
自然科学(58199)
自然科学基金(57205)
(55093)
教育(50597)
资助(47008)
编号(42670)
重点(36942)
(35106)
(34617)
(34154)
成果(33370)
计划(33036)
科研(32130)
创新(31971)
课题(29718)
(29502)
期刊
(93643)
经济(93643)
研究(59936)
学报(47084)
(44274)
中国(41408)
科学(39314)
大学(33867)
学学(32213)
(31187)
农业(29711)
管理(28069)
教育(20939)
技术(18565)
(16962)
金融(16962)
(16409)
经济研究(15982)
财经(15947)
业经(15779)
(13641)
问题(13240)
(13146)
业大(12816)
技术经济(12015)
科技(11912)
商业(11313)
农业大学(10786)
(10762)
统计(10646)
共检索到32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希方  王鹏程  
通过分析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建立了运行图能力影响体系,据此提出了五个可行的有助于京沪高铁运行图能力提升的措施。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初步建立了影响体系;其次结合高速铁路的运行特点对运行速度、停靠次数与停站时间、列车越行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影响分析以及交叉影响分析,以此建立了单因素影响函数;再次,建立了综合影响模型,并以京沪高铁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综合影响模型对影响因素本身及其对运行图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表达,从而为运行图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希方  王鹏程  
通过分析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地建立了运行图能力影响体系,据此提出了五个可行的有助于京沪高铁运行图能力提升的措施。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初步建立了影响体系;其次结合高速铁路的运行特点对运行速度、停靠次数与停站时间、列车越行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影响分析以及交叉影响分析,以此建立了单因素影响函数;再次,建立了综合影响模型,并以京沪高铁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综合影响模型对影响因素本身及其对运行图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表达,从而为运行图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天军,申金升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种低社会运输成本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速铁路对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旅行时间、形成经济一体化、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京沪高速铁路的经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京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7%,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1%,经济净现值全部投资为202.4亿元,国内投资为212.1亿元,均高于国家允许投资的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修正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必要性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修正速度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一部人类社会交通运输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部以提高运输速度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开发史。提高运输速度,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需要,让人们在更大的空间、更短的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维凤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在区域空间上加速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要素流通,扩大生产要素集散度的空间分异,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对我国区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强北京和上海铁路运输的中心地位、强化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主导作用;从中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会提升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从微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域整合,扩大京津冀都市圈的直接影响范围,形成诸多的次级经济增长极(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学珍  徐敏  李杰  
选择京沪高速铁路沿线72个城市为样本,从效率与公平两个角度探讨了京沪高铁的开通给不同规模、不同区位条件的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带来的可达性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京沪高铁的开通提高了沿线城市,尤其是站点城市的可达性效率,增强了高铁沿线的"廊道效应";同时,高铁的开通增大了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之间以及非站点城市内部的差异,加剧了样本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但减小了站点城市内部的差异,促进了其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国华  彭波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何有效防范该项目建设在管理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能顺利进行并保证其高质量要求的关键。介于铁路建设项目缺乏历史数据资料和现场数据难收集的特点,本文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研究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关键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结合专家的意见,建立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风险因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发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材料、监理执行力等因素为关键风险因素。同时,本文展现了如何运用贝叶斯网络研究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维凤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定寰,金履忠,张秉福  
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梗概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司长高工,石定寰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副司长高工,张秉福世界实践证明,高速铁路是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快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并具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箓生  
京沪高速铁路经营机制和筹资方案北方交通大学研究员陈 生建议京沪高速铁路采用股份制投资体制和经营机制。有三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以国内资金为主的多渠道筹资方案;二是多元化开发经营的股份筹资方案;三是大规模利用外资的股份筹资方案。这三种筹资方案,各有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彤  
我国现行的铁路运价体系是在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下,由历史上每一次调价逐步累加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补丁价格体系,运价水平偏低,运价结构不合理,机制不灵活。京沪高速铁路票价的制定应在参考我国现行铁路运价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笔者认为京沪高速铁路不应是单一的票价,而应是首先制定科学的基准票价,以基准票价为基础,再制定多种不同票价,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要,应对市场竞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宏业,周述琼  
关于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的建设方案概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宏业,周述琼优选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方案,应有利于满足运输扩能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技术的经济优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争取以较小的投入谋求更大的效益。京沪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目标定为250km/h~3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单德芳  祝甲山  贾元华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流量分配模型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及京沪间的实际情况,对高速铁路客流量分配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了客流在高速铁路与民航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卫东  孙霄凌  
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是国家与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省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才优势明显,区域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具备发展创意产业带的有利条件。本文结合交通经济带理论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对北京、上海两地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即其对两大创意中心的联系作用以及沿线省市利用创意产业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