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
2023(672)
2022(633)
2021(593)
2020(495)
2019(1406)
2018(1299)
2017(2421)
2016(1310)
2015(1438)
2014(1353)
2013(1203)
2012(1158)
2011(969)
2010(1067)
2009(976)
2008(926)
2007(772)
2006(700)
2005(618)
作者
(3804)
(3270)
(3081)
(3039)
(1921)
(1567)
(1506)
(1296)
(1271)
(1137)
(1106)
(1058)
(1000)
(996)
(993)
(982)
(956)
(942)
(905)
(895)
(798)
(784)
(721)
(714)
(702)
(690)
(663)
(645)
(634)
(633)
学科
(5197)
经济(5189)
地方(2626)
管理(2275)
中国(1931)
(1700)
方法(1322)
(1298)
运输(1284)
城市(1282)
地方经济(1223)
数学(1189)
数学方法(1181)
(1159)
企业(1159)
交通(1017)
交通运输(924)
通运(924)
(834)
(777)
环境(767)
(748)
业经(675)
(623)
(600)
城市经济(587)
(578)
贸易(578)
方城(549)
农业(545)
机构
大学(16354)
学院(15371)
(7915)
研究(7105)
(6106)
经济(5963)
北京(5913)
中国(5231)
管理(5181)
科学(4722)
理学(4248)
理学院(4132)
管理学(4005)
管理学院(3982)
(3758)
研究所(3446)
业大(3341)
(3146)
中心(2881)
(2808)
农业(2559)
(2294)
(2263)
科学院(2263)
(2114)
研究院(2094)
(2055)
师范(2009)
南京(1999)
(1867)
基金
项目(11231)
科学(8557)
基金(7985)
(7186)
研究(7164)
国家(7123)
科学基金(6133)
自然(4402)
基金项目(4395)
社会(4362)
自然科(4296)
自然科学(4295)
自然科学基金(4218)
社会科(4133)
社会科学(4133)
(3969)
(3359)
资助(3214)
(3143)
教育(2769)
(2731)
计划(2595)
重点(2584)
(2575)
编号(2456)
北京(2423)
科技(2253)
(2200)
科研(2169)
发展(2129)
期刊
(6986)
经济(6986)
研究(5435)
中国(3730)
学报(3711)
科学(3076)
大学(2954)
学学(2629)
(2249)
管理(2060)
城市(1770)
(1766)
农业(1570)
教育(1503)
技术(1401)
(1208)
经济研究(1181)
业大(1178)
问题(1123)
现代(1083)
(1048)
金融(1048)
资源(1000)
林业(940)
(910)
(867)
(850)
地理(844)
业经(798)
财经(780)
共检索到25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平  
关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应该采用轮轨技术方案还是磁悬浮方案,目前存在着严重分歧:以铁道部系统专家为代表的轮轨派认为宜采用轮轨技术方案,而以中科院几名院士为代表的磁悬浮派认为宜采用磁悬浮方案。本文认为,ETT是磁悬浮技术的合理应用方向,所以应该把ETT作为京沪高速铁路的比选方案之一进行论证。作者认为ETT比轮轨系统和普通磁悬浮有更大的优越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考虑ETT方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郜俊成  
借鉴国际大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依据南京都市圈自身发展条件、需求和规划意向,探讨提出都市圈轨道交通功能层次、体系结构、规划目标和都市圈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线网战略构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娟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旅客运输的客流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比较了高速轮轨和高速磁悬浮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轮轨高速技术更加适合我国的地面旅客运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茂成  张景秋  朱海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对城市空间布局与重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剖析交通与城市经济活动及其功能区集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城市商务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2008年前后商务办公空间格局和集聚程度随轨道交通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展阶段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商务办公空间集聚程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办公集聚区等级随着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级的提升而提升。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对办公区位选择有正向的引导作用,使得办公集聚区的规模和等级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集聚效应更为显著。②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周边所形成的办公集聚区在数量和规模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500 m、800 m以及1500 m半径范围内,随着换乘站点辐射范围的扩大,其涵盖的高等级办公集聚区的数量也呈现增多现象。③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的功能属性对办公集聚区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引导作用。④历史惯性、距离衰减、外部效应和主导功能差异是影响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周边、不同半径范围内办公集聚区数量和等级的主要作用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邻近区域的总就业和服务业都能从本地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受益,而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区域及周边区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面对轨道交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集聚经济"影响范围内的邻近区域发展,而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则是本地化的;零售业对交通成本更敏感,倾向于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布局,周边区域对其吸引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数据,利用LISA分析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北京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结果显示: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邻近区域的总就业和服务业都能从本地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受益,而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区域及周边区域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面对轨道交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及"集聚经济"影响范围内的邻近区域发展,而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则是本地化的;零售业对交通成本更敏感,倾向于在轨道交通设施所在的街道、乡、镇布局,周边区域对其吸引力不大;本地和周边区域的金融业和餐饮业均能从轨道交通的发展中获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绳宗周  
略论北京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绳宗周一、北京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加快近几年来,北京市地面道路建设发展很快,二环路、三环路相继贯通,北京四环路与机场高速路建成通车。据统计,1993年道路面积比1992年增长5%,道路总长度增长3%。1994年用于道路投资已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官莹  黄瑛  
从轨道交通线网、轨道交通站点与空间形态、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轴、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等四个方面讨论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代晓利  
世界范围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大都建立了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商业生活紧密结合,更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成为城市交通和生活的命脉。目前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轨道交通的节点就是人流的节点,更是城市商业生活的节点。从建筑设计角度而言,如何更理性地将二者有机结合,创造出高效而又宜人的空间效果,是在进行交通建筑设计的同时,急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希望本文对商业与轨道交通理性结合的设计方面所进行的初步研究,会对同类型的商业和交通节点的建筑设计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朋  
基于城市"轨道+土地"模式的概念、内涵、操作方式等基础理论,归纳整理了国内各城市采用"轨道+土地"模式的主要做法,介绍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土地"模式的运作要点,并对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丁栗  
高速磁悬浮铁路目前无统一规定的投资编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沪杭高速磁悬浮及中低速磁悬浮投资编制方法,结合现阶段高速磁悬浮项目建设主体和资金来源性质,提出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为基础的高速磁悬浮铁路投资编制方法,包括方法框架、概算章节、费税取值、定额使用等方面内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丹  金凤君  
以北京住宅楼盘样本为例,定性总结了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明显增值效应以及距离衰减规律,并且明确了空间影响的距离参数。住宅价格随距离轨道交通站点的远近而变化,最高值出现在离最近轨道交通站点300~600 m之间。从建筑结构、地理区位和邻里环境三方面选取23个变量,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效应和规律。其中,11个变量对住宅价格都有一定影响,建筑面积、混合住宅、精装和容积率以及至高速公路、工业区和公园的距离与价格正相关;至天安门和商业设施距离与价格负相关。住宅价格的轨道交通效应凸显,影响程度高于距天安门和高速公路的距离,已建地铁比在建地铁影响程度高。至已建和在建地铁站距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本文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利用空间双重差分(SDID)模型,探讨发展轨道交通能否促进北京产业扩散。研究表明:(1)面对轨道交通网络扩张,服务业倾向于集聚在北京城市中心;制造业更依赖地面交通,轨道交通对其产业分布影响不显著。(2)就服务业细分行业而言,随着轨道交通网络扩张,生活服务业扩散到北京郊区;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到中心区;公共服务业对轨道交通发展不敏感。(3)就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而言,金融业倾向于向市中心进一步集聚;交通运输业随轨道交通发展向郊区扩散;其他细分行业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