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14)
- 2023(2649)
- 2022(2357)
- 2021(2369)
- 2020(1992)
- 2019(4794)
- 2018(4889)
- 2017(8656)
- 2016(5200)
- 2015(6340)
- 2014(6126)
- 2013(5511)
- 2012(5226)
- 2011(5053)
- 2010(5155)
- 2009(4493)
- 2008(4532)
- 2007(4277)
- 2006(4045)
- 2005(3798)
- 学科
- 管理(12639)
- 济(12133)
- 经济(12123)
- 业(11123)
- 图书(10377)
- 企(10079)
- 企业(10079)
- 书馆(9827)
- 图书馆(9827)
- 中国(6627)
- 工作(6287)
- 教育(5741)
- 地方(5202)
- 教学(4257)
- 学(4236)
- 理论(3844)
- 读者(3833)
- 和(3741)
- 农(3425)
- 业经(3351)
- 策(3212)
- 方法(3097)
- 划(2974)
- 组织(2933)
- 经营(2780)
- 化(2701)
- 贸(2626)
- 贸易(2624)
- 技术(2614)
- 络(2600)
- 机构
- 大学(69274)
- 学院(61725)
- 管理(23393)
- 图书(20860)
- 研究(20680)
- 书馆(20359)
- 图书馆(20358)
- 理学(18953)
- 京(18725)
- 理学院(18576)
- 济(18212)
- 管理学(18075)
- 管理学院(17890)
- 经济(17497)
- 中国(14142)
- 范(13322)
- 师范(13276)
- 北京(12923)
- 科学(12751)
- 江(10961)
- 师范大学(10330)
- 州(9861)
- 所(9773)
- 教育(9730)
- 大学图书馆(9161)
- 中心(9028)
- 研究所(8842)
- 业大(7986)
- 财(7737)
- 院(7701)
- 基金
- 项目(37637)
- 研究(32034)
- 科学(28679)
- 基金(24087)
- 家(19374)
- 国家(19151)
- 社会(18054)
- 社会科(17005)
- 社会科学(16998)
- 编号(16558)
- 科学基金(16506)
- 成果(16497)
- 教育(16012)
- 省(14192)
- 划(13072)
- 基金项目(12709)
- 项目编号(11296)
- 课题(10991)
- 一(10374)
- 年(9933)
- 研究成果(9772)
- 大学(9431)
- 资助(9408)
- 自然(9330)
- 自然科(9114)
- 自然科学(9113)
- 自然科学基金(8944)
- 规划(8234)
- 发(8201)
- 重点(8073)
共检索到115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姚伯岳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原和硕和嘉公主府原址上开办,同时设立藏书楼,位置在原公主寝殿。1900年庚子事变,京师大学堂停办,藏书楼藏书也毁于一旦。1902年重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迁到原公主府后罩楼,不久后改称图书馆。历任藏书楼提调和图书馆经理官竭心尽力,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为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姚伯岳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何玲
1902年京师大学堂制定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是清末第一个大学图书馆章程,但内容却始终不详。偶然查阅《大公报》时,意外地找到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同时还发现了1903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新定章程》和《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增订阅书借书章程》,这些章程的重新发现给京师大学堂和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关键词:
京师大学堂 藏书楼 阅书 借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创建初始即有藏书楼的设置。现有文献证明,其第一座藏书楼的准确位置在原和硕和嘉公主府中路的公主寝殿。可惜该建筑在1979年被拆毁,原中路建筑中只有一座经过后来改建的公主府正殿保留至今。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人员在古籍未编书的编目工作中,新近发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印的《大学堂书目》等珍贵文献,表明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已有两任提调,第一任提调是李昭炜,第二任提调是骆成骧,其藏书规模已经达到将近5万册;虽然这些藏书在庚子事变中遭到严重摧残,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幸存人间,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库中。这些文献印证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在1898年与京师大学堂同步开办的史料记载,支持了沈弘教授的研究结论,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创建年从目前认定的1902年上溯到了1898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洪萍
京师大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项。在张百熙的领导下,大学堂在坚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呈现出一派新气象。由于中国一向是教育服从行政领导,所以,虽然大学堂是在存旧的基础上开新,但是手握实权而思想守旧的枢府权臣,为了维护固有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基础,通过政治权力对大学堂进行严密监督和制约,以致张百熙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大学堂。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政治制约 张百熙 京师大学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裴子卫
吴汝纶是近代杰出的教育家,1902年被管学大臣张百熙力荐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参与重建京师大学堂。吴汝纶秉持"兼苞新旧、会通中西"的教育理念,力图将中、西学教育共同纳入新式教育制度框架内,但他提出的办学设想却未获采纳。为寻求可行的办学策略、制定合理的学堂章程以成功重建大学堂,吴汝纶以六十高龄赴日本考察学务,他探寻到实现学校中、西学教育并举的途径,增强了建设新式学校的信心。他还积极为大学堂收集资料、广置设备、引荐师资,并提出了诸多新的办学设想与建议。虽最终未能赴任履职,但其理念与行动为京师大学堂的重建和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思路,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吴汝纶 京师大学堂 兼苞新旧 会通中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窦英杰
从古代藏书楼、近代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的历史发展,概述了图书馆“话语权”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图书馆从私有垄断到服务大众的文化承载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
藏书楼 图书馆 话语权 演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何玲
1907年,京师大学堂对刚刚毕业离校的师范馆第一届毕业生借而未还的图书进行千里追缴,确保一本也不能少。实际上,第一届毕业生作为国家指派的第一批新式教员,面临无书报可看,无参考可借,筚路蓝缕之时,不得不暂时依仗母校丰富的馆藏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以期顺利完成义务服务,有所作为。
关键词:
京师大学堂 师范馆 图书馆 朱益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少明
古越藏书楼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开放性图书馆。开放性图书馆包括“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和“公有公用”的公共图书馆。“公有公用”和“私有公用”在“公用”方面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古越藏书楼属“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这一点决定了她不是公共图书馆,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图书馆百年历史中最早出现的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
古越藏书楼 私有公用 开放性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翟桂荣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为三个阶段:以“书院”为题名的归化译介输入阶段,以“藏书楼”为题名的启蒙译介展示阶段,以“图书馆”为题名的主动正名译介研究阶段。文章最后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晚清图书馆学翻译的特点与演变轨迹,揭示了翻译对近代新图书馆学的兴起和传统图书馆转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晚清 书院 藏书楼 图书馆 汉译文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纪晓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关键词:
曾国藩 富厚堂 藏书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那艳 吴汉华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关键词:
民间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