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3)
- 2023(16206)
- 2022(14019)
- 2021(13131)
- 2020(11117)
- 2019(25905)
- 2018(25440)
- 2017(48531)
- 2016(26621)
- 2015(30262)
- 2014(30119)
- 2013(29263)
- 2012(26732)
- 2011(24081)
- 2010(23846)
- 2009(21541)
- 2008(21018)
- 2007(18440)
- 2006(15954)
- 2005(13328)
- 学科
- 济(100516)
- 经济(100375)
- 管理(74419)
- 业(67602)
- 企(56686)
- 企业(56686)
- 方法(48156)
- 数学(41945)
- 数学方法(41267)
- 农(27303)
- 中国(26975)
- 财(25789)
- 学(24162)
- 业经(22565)
- 地方(21387)
- 理论(19027)
- 制(18398)
- 农业(18103)
- 和(16573)
- 贸(16412)
- 贸易(16405)
- 环境(16154)
- 技术(16047)
- 务(15959)
- 易(15879)
- 财务(15876)
- 财务管理(15835)
- 企业财务(14952)
- 教育(14340)
- 划(13996)
- 机构
- 大学(368487)
- 学院(365830)
- 管理(142822)
- 济(137200)
- 经济(134023)
- 理学(123814)
- 研究(122542)
- 理学院(122379)
- 管理学(119807)
- 管理学院(119167)
- 中国(89202)
- 京(81430)
- 科学(79874)
- 农(63301)
- 财(62771)
- 所(61485)
- 业大(59676)
- 研究所(56429)
- 中心(56075)
- 江(53348)
- 北京(51613)
- 财经(50180)
- 范(49531)
- 农业(49485)
- 师范(48955)
- 院(46107)
- 经(45740)
- 州(43217)
- 技术(41607)
- 经济学(40480)
- 基金
- 项目(259824)
- 科学(201970)
- 研究(187508)
- 基金(185431)
- 家(163390)
- 国家(162045)
- 科学基金(138012)
- 社会(114600)
- 社会科(108247)
- 社会科学(108216)
- 省(102478)
- 基金项目(98560)
- 自然(91961)
- 自然科(89754)
- 自然科学(89727)
- 自然科学基金(88062)
- 教育(87853)
- 划(87192)
- 编号(76920)
- 资助(76918)
- 成果(61915)
- 重点(59001)
- 部(56409)
- 发(54816)
- 课题(53995)
- 创(53780)
- 科研(50380)
- 创新(50195)
- 大学(48374)
- 计划(48103)
- 期刊
- 济(146830)
- 经济(146830)
- 研究(103629)
- 中国(73474)
- 学报(64288)
- 科学(56835)
- 农(56043)
- 管理(51371)
- 大学(49083)
- 教育(48594)
- 财(47929)
- 学学(45757)
- 农业(38932)
- 技术(34677)
- 融(26287)
- 金融(26287)
- 业经(24762)
- 财经(23891)
- 经济研究(22536)
- 图书(21436)
- 经(20355)
- 业(20168)
- 问题(19278)
- 科技(18532)
- 版(18178)
- 技术经济(17142)
- 业大(16968)
- 林业(16774)
- 理论(16766)
- 资源(16486)
共检索到52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伶 王金龙 张大红 赵廷宁 彭强
以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为评价对象,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角度,采用AHP和功效函数法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成效满意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满意度为一般,其中:生态效益为比较满意;社会效益为一般;经济效益为不满意。在单项指标满意度评价中:涵养水源效益满意度最高;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就业机会及优化产业结构效益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其余效益的满意度评价为不满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伶 沈京晶 王金龙 张大红 曹兰芳
以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为评价对象,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采用功效函数法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的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4年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总效益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效益指数与总效益指数变动趋势高度一致;社会效益指数变动呈"J型"曲线增长态势。在分项指标效益指数评价中:2009~2014年农业产值结构、农户收入及生活质量效益指数上升速度很快,劳动力配置指数则逐年下降。并通过建立总效益指数与具体评价指标的关联系数,进一步探究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各指标与总效益评价关联程度之间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张大红 彭强
水源涵养林在京冀流域水源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在野外调查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筛选及专家咨询方法,建立了京冀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价值量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京冀水源涵养林建设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总生态效益为39 343.1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效益为20 792.87万元;水土保持效益为278.01万元;固碳制氧效益为4616.25万元;净化大气环境效益为5673.9万元;改善小气候效益为2466.8万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5515.3万元。本研究的计量结果将为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成德 余新晓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 ,它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因此 ,2 0世纪 80年代起对水源涵养林的研究日渐兴盛 ,主要是以森林水文学方法为主 .该文从它的研究方法、效益评价方法、水源涵养机理、规划布局及理想林种的配置等方面 ,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概述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效益评价 机理 经营管理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楚 王琦 郑小贤
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水源涵养林4种主要森林类型(油松人工林、元宝枫人工林、黄栌人工林、辽东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林分郁闭度、生物量、混交度、角尺度等9个林分结构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并对水源涵养林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东栎天然林的生态功能最优。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功能最优的林分具有起源为天然,异龄,混交林,郁闭度在0.60.8,林下灌草盖度较高、土壤厚度较大、林木空间结构良好等特点。研究结果旨在为研究区水源涵养林经营提供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张会儒 熊志祥 王传立 刘帅
针对森林健康评价指标过多、过泛、可操作性不强、含义不清的现状,在深入分析西洞庭湖区水源涵养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从系统活力、林分结构、系统恢复力、林地环境和森林经营5个方面筛选30个指标建立林分尺度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系统科学原理,应用改进解析结构模型法系统分析了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经结构解析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熵修正与AHP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及因子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是一个5级递阶系统,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树高、林分平均胸径、年蓄积生长量等处于第1级系统的指标对水源涵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贺红元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系统。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指标为11.93;其中生态效能和社会效能分别是直接经济效能的4.51倍和6.05倍。说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行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建议河西各受益部门应按水资源效能总收入的0.5%缴作水源林再生产费,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综合效能 级差地租 经济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贺红元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有益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本文宗旨是探讨森林涵养水源的机理,筛选涵养水源功能最佳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水文效应 定位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威 郑小贤 宁杨翠
通过对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区112块标准地,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土壤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出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整体及18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中天然林多为异龄、复层和混交结构,而人工林多数是同龄、单层和纯林结构;从林分稳定性等角度来看,北京山区水源涵养林天然林结构要优于人工林结构。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水源涵养林 结构特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柱 杨海龙 黄乾 赵嘉玮
青海高寒黄土区水源涵养林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效益的发挥。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沟林场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以及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等5种典型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健康相关理论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根据综合指数法进行水源涵养林健康指数计算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为优质林,白桦林为健康林,青海云杉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为亚健康林,华北落叶松林为不健康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森林火险等级、叶面积指数和病虫害程度等3项指标的权重较大,依次为0.242 3, 0.128 8和0.122 2,是影响森林健康的重要因子。总体上看,混交林健康程度优于纯林,阔叶林健康程度优于针叶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是相对较好的水源涵养林树种配置模式。表7参2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李翠环
以群落样地作为资源状态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树种对资源位计测依据 ,用Shannon Wienner、Levins和Schoener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分析了千岛湖水源涵养林 2 6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 .结果表明①该地区主要乔木树种以马尾松、苦槠、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 值依次为 0 6 3、0 5 7、0 5 6 ,BL 值为0 6 4、0 5 0、0 32 ;灌木树种以木、格药柃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 ,其Bsw值为 0 6 0、0 6 1,BL 值为 0 5 7,0 76 .②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 ,生态位...
关键词:
千岛湖 水源涵养林 生态位 优势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择福 林富荣 宋吉红
在山西五台山研究了不同经营技术措施的水源涵养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纯林的林冠截留率最大,桦木纯林的林冠截留率最小;针阔混交林林地的持水量较高,其次为阔叶林、人工针叶林;阔叶林地土壤入渗率较针阔混交林高;经过封禁和封育后的灌木林改良土壤的作用明显;抚育型的林木生长量比封育和封禁型的大。不同经营技术措施的水源涵养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不同,应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以及植被类型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生态防护功能 经营技术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党宏忠 周泽福 赵雨森 杨洪学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和祁连圆柏以及牧草地等6种植被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与计算,比较分析了不同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了主要土壤类型的入渗模型、土壤水分消退方程,评价了不同植被土壤层水文特征及其与植被间的关系。祁连山区主要森林的平均土壤密度均小于1 g·cm-3,土壤的蓄水能力很强但各植被间差异较大。各种森林植被土壤均表现出较高的入渗性能,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及蓄水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均为:苔藓-青海云杉林、亚高山灌丛、灌木-青海云杉林、中低山灌木林、祁连圆柏林和牧草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森林土壤(山地灰褐土)的保水能力较高,水势...
关键词:
祁连山 水源涵养林 土壤 水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云莲 金兆梁 吕刚 凌帅 黄鑫春 郑洋 董亮 杜昕鹏 王道涵
浑河作为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是辽宁省大伙房水库的重要水源地。为研究浑河源头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持水能力,选取5个样地(3个覆盖密度不同的红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混交林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法研究枯落物持水量及吸水过程。结果表明:5个样地中红松3个样地的枯落物厚度、蓄积量均表现出高密度红松林>中密度红松林>低密度红松林,枯落物厚度为4.00~8.33cm,总蓄积量为12.92~41.46t·hm~(-2);各林分样地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依次为落叶松(41.46t·hm~(-2))>高密度红松林(30.24t·hm~(-2))>中密度红松林(22.57t·hm~(-2))>混交林(22.53t·hm~(-2))>低密度红松林(12.92t·hm~(-2)),落叶松枯落物层蓄积量显著大于低密度红松枯落物层蓄积量(p中密度红松林(488.81%)>混交林(488.14%)>低密度红松林(391.66%)>落叶松(360.62%),高密度红松林枯落物最大持水率显著大于落叶松枯落物最大持水率(p高密度红松林(71.63t·hm~(-2))>中密度红松林(54.29t·hm~(-2))>混交林(54.25t·hm~(-2))>低密度红松林(25.06t·hm~(-2));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分解层有效拦蓄率范围分别为98.1%~219.9%、48.3%~168.7%,其有效拦蓄水量范围分别为4.68~55.12t·hm~(-2)和3.69~12.84t·hm~(-2)。5个样地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597.34~3351.33g·kg~(-1),有效拦蓄量为14.07~67.96t·hm~(-2),以落叶松林地最大,说明落叶松林地枯落物涵养水源的能力强于其余4种样地枯落物;枯落物在0~1h吸水速率达到峰值,1~4h吸水速率迅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马广仁
密云水库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供给北京市90%的生活生产用水,但是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不正当使用造成水源污染、库区污染严重等。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林产品供需缺口拉大、过度放牧、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资源配置紊乱的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失灵、政策失灵和其它原因。为了保护密水云水库这一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先后采取了大力造林,营造水库水源涵养林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生态经济效果。为了更好地保护密云水库,改善生态环境,有必要采取重要措施。环境经济政策为一重要手段,政策设计战略指导为双赢政策,政策设计模式采取政府+市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农户的作用。并提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