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7)
2023(5346)
2022(4268)
2021(4073)
2020(3329)
2019(7726)
2018(7505)
2017(14580)
2016(7431)
2015(8155)
2014(8092)
2013(7798)
2012(6970)
2011(6260)
2010(6708)
2009(6842)
2008(6048)
2007(5125)
2006(4996)
2005(4798)
作者
(18683)
(15581)
(15278)
(15022)
(9924)
(7397)
(7247)
(6139)
(5791)
(5493)
(5397)
(5193)
(5142)
(5034)
(4959)
(4802)
(4498)
(4462)
(4390)
(4103)
(4087)
(3914)
(3624)
(3612)
(3573)
(3563)
(3521)
(3275)
(3137)
(3075)
学科
(28507)
经济(28473)
(26006)
金融(26006)
(23177)
(22917)
银行(22914)
(22322)
管理(20701)
(20472)
企业(20472)
中国(17644)
(13391)
(12834)
中国金融(11065)
方法(9573)
(8771)
(8629)
财务(8612)
财务管理(8596)
数学(8472)
数学方法(8411)
企业财务(8358)
(8305)
业经(8213)
地方(7854)
体制(7805)
理论(6195)
(6060)
制度(6058)
机构
学院(97856)
大学(96897)
(46049)
经济(45141)
管理(35231)
中国(34798)
研究(34095)
理学(29159)
理学院(28908)
管理学(28574)
管理学院(28381)
(26772)
财经(19904)
(19592)
(18071)
(17742)
中心(17519)
(17460)
金融(17160)
银行(17094)
科学(16428)
(16318)
(16037)
经济学(15920)
(15129)
财经大学(15037)
人民(14756)
研究所(14355)
经济学院(14300)
国人(13367)
基金
项目(58026)
研究(46839)
科学(45986)
基金(41899)
(34923)
国家(34570)
社会(31073)
科学基金(30084)
社会科(29545)
社会科学(29540)
(22536)
教育(21908)
基金项目(21428)
编号(19165)
(18332)
资助(17458)
成果(17059)
自然(16659)
自然科(16243)
自然科学(16242)
自然科学基金(15971)
课题(13836)
(13771)
(13461)
重点(13336)
国家社会(13200)
(13183)
(13091)
(12870)
教育部(12371)
期刊
(52141)
经济(52141)
研究(37525)
(30833)
金融(30833)
中国(23239)
(21686)
管理(13894)
教育(13266)
(12433)
学报(11058)
财经(11020)
科学(10669)
大学(9580)
(9410)
学学(8894)
经济研究(8871)
技术(7941)
业经(7385)
农业(6766)
问题(6497)
理论(5845)
中国金融(5397)
改革(5301)
(5301)
国际(5268)
(5146)
实践(5094)
(5094)
农村(4800)
共检索到167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慧芳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国有企业和银行的改革,都需要以银企集团的形式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起来。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实行产融结合,既要积极推动,又要循序渐进。要在着眼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生产要素的高效组合、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在结合的进程上,要划分近、中、远期三个阶段;在结合的对象上,要依据客观条件成熟的程度,由重点到一般地渐次选择与推行;在结合的程度上,要由浅到深;在结合的方式上,要由松散逐步走向紧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克崮  王瑛  李敏波  
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设立以来,为服务国企改革脱困、推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存在重融资轻回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不匹配、重行政审批轻市场监管,及市场主体总体不成熟等问题。为此,强化市场投资功能已刻不容缓,要积极构建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品种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加强市场主体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少青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居民储蓄存款为主体的金融资产格局开始受到冲击,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和地方政府集资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国家建设债券等金融商品从1980年开始相继上市。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依然没有走出单一的金融资产格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资产期限短期化(1986年长期性与短期性金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景荣  
:本文从市场经济角度阐述高职教育产业化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是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并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产业化的实施途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厉以宁  蒋承  
40余年的改革历程表明,第二类非均衡经济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构建具有充分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市场主体逐步建立的过程,既是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在市场中发挥更大价值、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看,这也是人力资本的潜力得到释放的过程。在市场主体的建立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都在新的制度条件下逐步实现了人力资本的释放。未来的人力资本理论更应关注如何利用人们创造出来的制度和财富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各类需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光鑫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现就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一、积极稳步地推进科研单位进入企业推动技术开发性研究单位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是深化科技休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吉林省的情况看,近两年已有5个科研单位进入企业。这些单位进入企业后,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新产品增多,产值、税利大幅度增长,技术开发经费增加,科技人员的生活福利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在与企业酝酿、协商过程中,也遇到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卫  
中国金融体制又处于改革和发展的新起点。迈向新体制的中国金融,应该寻求一条怎样的改革、发展之路,是深化金融改革的宏观思路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金融理论界面临的是两大基本问题:一是金融改革能否以市场为基本取向;二是金融改革能否选择正确的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力平  张定中  
金融风险与深化改革邓力平张定中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出台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革方案,从改革的内容看,无论是政府机构改革,还是国企和金融改革,都是改革过程的难点问题。从改革的力度来看,无论是机构的精简还是人员的分流,都堪称大刀阔斧。对于当前的改革,有些人心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启湘  石奇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剩”属低水平过剩。对此进行短期因素分析是合理的、必要的,但不全面、不深入。从根本上看它是经济发展中结构性、制度性矛盾演化的结果,特别要进行长期因素分析。政策设计是在制度建设中扩大国内需求。可从两个方面研究政策组合:一是推行积极的消费鼓励政策;二是推行积极的结构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建华  
一、深化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深化税制改革应坚持“扩大税基,加强调控,公平税负,调整税率,简化税制,便于征管”的思路,当前税制改革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1994年新税制的相对稳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强音,今年政府工作明确将"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力求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改革发展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撑,离不开科学财税体制提供的制度保障,更离不开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起步之年的"重头戏",财税体制改革难在哪里?路向何方?本刊特邀请财政系统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我国建筑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建筑企业在经营规模、管理方式、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非昔日可比。改革进程中,建筑企业由放权让利、责任承包到产权明确、自主发展;经营模式从外延扩展的粗放经营到内涵提升的集约发展;发展目标由单纯追求量的增长到全面注重质的提高;企业活力得以充分激发,建筑业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慰庭  
近年来市场疲软、销售停滞、库存加大、周转放慢、效益锐减现象的存在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困难,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开拓市场,政府曾投下近600亿人民币,却无明显效果。如何看待当前中场问题,怎样启动它,使它繁荣昌盛,从而有效地指导消费,引导企业,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当前极需研究解决的课题。从1989年的下半年起持续到1991年初的市场疲软,是在1988年和1989年初的抢购风之后发生的,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