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74)
- 2023(22278)
- 2022(18861)
- 2021(17646)
- 2020(14706)
- 2019(33612)
- 2018(33488)
- 2017(63834)
- 2016(34647)
- 2015(39099)
- 2014(39302)
- 2013(38581)
- 2012(35754)
- 2011(32541)
- 2010(33113)
- 2009(31025)
- 2008(29955)
- 2007(26744)
- 2006(24117)
- 2005(22165)
- 学科
- 济(149721)
- 经济(149536)
- 管理(100559)
- 业(94839)
- 企(78484)
- 企业(78484)
- 方法(58620)
- 数学(50349)
- 数学方法(49704)
- 中国(45670)
- 农(39578)
- 财(38954)
- 地方(34475)
- 业经(33967)
- 制(33926)
- 银(31622)
- 银行(31566)
- 融(31546)
- 金融(31538)
- 学(30833)
- 行(30382)
- 农业(26209)
- 贸(25370)
- 贸易(25348)
- 易(24547)
- 理论(24522)
- 体(23363)
- 务(23256)
- 财务(23161)
- 财务管理(23105)
- 机构
- 大学(495419)
- 学院(493913)
- 济(205515)
- 经济(200950)
- 管理(187250)
- 研究(173490)
- 理学(159240)
- 理学院(157447)
- 管理学(154670)
- 管理学院(153777)
- 中国(135727)
- 京(107203)
- 科学(103113)
- 财(100054)
- 所(87913)
- 农(79702)
- 中心(78988)
- 研究所(78962)
- 财经(77497)
- 江(75755)
- 业大(70155)
- 经(70141)
- 北京(68819)
- 范(66082)
- 师范(65412)
- 经济学(62834)
- 院(62802)
- 农业(61806)
- 州(60761)
- 财经大学(57374)
- 基金
- 项目(320876)
- 科学(251686)
- 研究(237862)
- 基金(230779)
- 家(200520)
- 国家(198813)
- 科学基金(169967)
- 社会(149743)
- 社会科(141864)
- 社会科学(141828)
- 省(125250)
- 基金项目(120914)
- 教育(110323)
- 自然(108060)
- 自然科(105481)
- 自然科学(105455)
- 划(105161)
- 自然科学基金(103546)
- 编号(97654)
- 资助(95650)
- 成果(81407)
- 重点(72366)
- 部(71078)
- 发(70704)
- 课题(68751)
- 创(66071)
- 创新(61752)
- 国家社会(61625)
- 教育部(61231)
- 科研(60463)
- 期刊
- 济(238149)
- 经济(238149)
- 研究(156869)
- 中国(106537)
- 财(77464)
- 学报(75743)
- 农(73246)
- 管理(73086)
- 科学(69532)
- 教育(60911)
- 大学(58542)
- 融(57962)
- 金融(57962)
- 学学(54838)
- 农业(49380)
- 技术(45260)
- 财经(39197)
- 经济研究(38233)
- 业经(37368)
- 经(33730)
- 问题(30498)
- 业(25142)
- 技术经济(24292)
- 理论(24031)
- 贸(24004)
- 图书(23953)
- 统计(22431)
- 版(22209)
- 现代(22154)
- 科技(21929)
共检索到770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英美的市场主导型、德日的银行主导型和韩国的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之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呈现出央企挑大梁、地方国企崛起、民营企业集团争持金融牌照的态势,新兴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利用技术优势新晋产融结合。本文遵循制度—体制—机制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产融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历经萌发期、形成期和发展期几个阶段。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下,产融结合应从系统性、协同性、突破性和前瞻性四个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英美的市场主导型、德日的银行主导型和韩国的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之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呈现出央企挑大梁、地方国企崛起、民营企业集团争持金融牌照的态势,新兴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利用技术优势新晋产融结合。本文遵循制度—体制—机制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产融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历经萌发期、形成期和发展期几个阶段。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下,产融结合应从系统性、协同性、突破性和前瞻性四个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鹏
经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推行各项改革的重点,并将在全面改革中发挥牵引作用,即以经济体制改革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进产出的有效扩张,同时用经济体制改革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廷惠 陈世栋
改革开放以来,以资源配置市场化为主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形成特色鲜明的改革路径,取得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聚焦“为何改、为谁改、谁来改、改什么、怎样改”等核心问题,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优化所有制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等领域呈现清晰的理论逻辑。在所有制“公有+非公”共存共荣、经济运行“政府+市场”互补互促、宏观管理“长短”“供求”协同联动、分配方式“按劳+按要素”并存并举、改革方式“试点+系统”协同推进等方面,形成核心理念与标识性概念,拓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内涵,形成中国自主的经济体制改革知识体系基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锚定“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核心,从技术进步、禀赋改善、制度效能三大维度纵深推进,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化 现代化 改革逻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芳 陈雨露
国家注资依赖所导致的超经济货币发行基础上的金融运行,是我国金融不安全因素的核心表现。金融对经济改革的支持、金融改革和全球化冲击是其主要形成逻辑,保障金融安全的根本在于坚持国家综合发展战略,长期保持国家净财富积累和稳定市场信心。
关键词:
金融安全 经济改革 金融改革 经济全球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陈庆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但是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行政体制内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和延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可以解决市场机制泛化、市场失灵与市场化程度不足的改革难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陈波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华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营销的发展朱华锋本世纪初,在美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供求关系的改变,诞生了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科——市场营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随着对外开放,这门科学被引进,并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得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孙可庸 黄世武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七个年头,七五期间是步入新旧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要尽快结束胶着状态,使新体制起主导作用,这就对改革起步晚的广西提出了严峻的任务。为了更好地紧跟中央的战略步骤,有准备地在七五期间迈出关键性一步,以改革促发展,最近在区政府办公厅和区体改委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作了一系列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广西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进程、现状、问题及深入改革的思路和若干设想作一阐述,以供各方面参考,批评指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永跃 王世明
首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生产要素会向市场化程度高、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投资产出率高且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加快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拉大了与其他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邓小平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润吉
我国卫生工作的第一步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步奋斗目标是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要想实现上述富国强民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 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规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丹桐 王楠
<正>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其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的在于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高质量发展,而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概念,其主张消除城乡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党怀清
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伴随着制度的变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推进而展开的。这一过程正好带来了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所必须的制度条件、市场条件和资本、技术及劳动力。可以说,没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深入展开,就没有我国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集群 形成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永跃 王世明
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探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和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体制 区域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梅
浅议发展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张小梅中国证券市场自有交易所交易以来已有7年历史,证券市场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国,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的发展过程。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发展证券市场对合理配置资源以及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