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2)
- 2023(11898)
- 2022(9929)
- 2021(8975)
- 2020(7277)
- 2019(16346)
- 2018(15751)
- 2017(29928)
- 2016(15475)
- 2015(16906)
- 2014(16296)
- 2013(16108)
- 2012(15297)
- 2011(13841)
- 2010(14428)
- 2009(13630)
- 2008(12634)
- 2007(11585)
- 2006(10469)
- 2005(9906)
- 学科
- 济(69425)
- 经济(69376)
- 业(51180)
- 管理(47100)
- 企(42153)
- 企业(42153)
- 中国(28314)
- 融(27096)
- 金融(27095)
- 银(24618)
- 银行(24601)
- 行(24004)
- 地方(22531)
- 方法(21754)
- 财(19733)
- 农(19088)
- 技术(18997)
- 数学(18601)
- 数学方法(18483)
- 贸(17761)
- 贸易(17742)
- 业经(17705)
- 易(17314)
- 制(15466)
- 农业(13631)
- 技术管理(13311)
- 出(12407)
- 务(11962)
- 财务(11936)
- 财务管理(11915)
- 机构
- 学院(214395)
- 大学(210588)
- 济(97365)
- 经济(95481)
- 管理(81606)
- 研究(75566)
- 理学(68547)
- 理学院(67838)
- 管理学(67011)
- 管理学院(66599)
- 中国(64519)
- 财(46842)
- 京(44342)
- 科学(40920)
- 所(36935)
- 中心(35843)
- 财经(35787)
- 江(34236)
- 研究所(32721)
- 经(32423)
- 农(30892)
- 经济学(30711)
- 北京(28733)
- 州(28336)
- 经济学院(27676)
- 院(27475)
- 范(27378)
- 师范(27135)
- 财经大学(26502)
- 业大(26082)
- 基金
- 项目(135225)
- 科学(108437)
- 研究(104925)
- 基金(97065)
- 家(82584)
- 国家(81801)
- 科学基金(71441)
- 社会(68995)
- 社会科(65800)
- 社会科学(65785)
- 省(55196)
- 基金项目(50810)
- 教育(47232)
- 划(44568)
- 自然(42304)
- 编号(41913)
- 自然科(41411)
- 自然科学(41406)
- 自然科学基金(40698)
- 资助(38655)
- 发(35616)
- 创(34829)
- 成果(33970)
- 创新(31545)
- 重点(30516)
- 课题(30393)
- 发展(29633)
- 部(29561)
- 展(29119)
- 国家社会(28789)
- 期刊
- 济(114614)
- 经济(114614)
- 研究(73093)
- 中国(51686)
- 融(38708)
- 金融(38708)
- 财(35723)
- 管理(34801)
- 农(30184)
- 科学(26669)
- 教育(26665)
- 学报(26150)
- 大学(21222)
- 技术(20331)
- 农业(19964)
- 学学(19771)
- 业经(19310)
- 经济研究(19040)
- 财经(17980)
- 经(15567)
- 问题(14799)
- 贸(14694)
- 国际(13971)
- 技术经济(12396)
- 科技(11931)
- 业(11063)
- 世界(11025)
- 坛(10649)
- 论坛(10649)
- 商业(10638)
共检索到355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谭小芳 张伶俐
基于内设型、合作型两种产融结合类型,以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7年数据为样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不同产融结合类型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深入分析二者对研发投资与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合作型产融结合,内设型产融结合更能提高企业研发投资水平,内设型产融结合多元化显著强化产融结合对研发投资的支持程度;内设型产融结合能有效调节研发投资的创新产出,更注重引导企业突破性创新,更能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商业价值,并且内设型产融结合多元化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作用。最后,提出企业应发展内设型产融结合,注重金融子公司发展模式多元化,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促进研发创新成果商业化、市场化等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蓉蓉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在贸易摩擦严重时,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合贸易国、贸易行业和贸易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低的制造企业,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中高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高的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从贸易摩擦角度,拓展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引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开展产融结合实践,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制造业 创新产出 贸易摩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松开 管总平 杨竹清
文章以企业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衡量产融结合,选择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分析了产融结合对研发创新的影响,并实证检验政府补贴的中间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产融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显著增加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创新产出,政府补贴强化了这种作用;政府补贴对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亦有积极作用;相比非绝对控股,绝对控股金融企业显著增强了企业产融结合对研发创新的积极作用;企业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更有助于促进其研发创新,产融结合的效应更优。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研发补贴 创新产出 最优滞后期 空间计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江江 戚巍 王子晨
高校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之一。已有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多以总量指标来衡量研发投入,然而,总量指标会掩盖研发资源的结构与特征,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构建反映不同结构与特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型,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普查数据,探讨不同研发经费结构和人员特征对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来源的高校研发经费,以及不同学历、性别和研发工作性质的高校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校创新产出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柳卸林 田凌飞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区域间差距,对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在不同产业增加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会产生不同影响。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并考虑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构建知识产出函数分别探讨在领先地区和追赶地区不同阶段内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于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传统产业研发投入在领先地区和追赶地区均有助于地区产业创新;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领先地区创新产出一直有促进作用,在追赶地区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玲
文章主要以科技创新企业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作用效果。运用专利产出和市场价值作为研发产出的替代变量,当政府研发资助能够促进企业产出时,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好,有利于通过研发产出的示范作用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反之则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差。实证检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避免了变量的内生性,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专利产出,但是无益于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嫣然 蔡建峰 王淼
为研究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对初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政府风险投资和外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初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最为有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次之;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风险投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建军 仇怡
本文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的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了正的影响,且大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程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创新活动产出(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略大于其对创新活动投入(研发资本存量)的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专利授权总量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时省 朱璐瑶 王帅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政府研发资助增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是深化“走出去”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利用200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揭示不同类型政府研发资助如何影响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并对其创新阶段异质性进行深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对OFDI逆向创新溢出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直接研发资助和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影响较弱;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直接研发资助抑制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呈现出较弱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对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了有效释放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中国应根据创新价值链的阶段特征实施区域差异化的研发资助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思屏 郭以恒 于艺楠
基于2009—2020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模型与门槛模型,在纳入外部环境因素的研究框架下实证检验政府研发补贴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间的关系,识别外部环境的最优区间。结果表明,研发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随着政府研发补贴强度和行政垄断程度的增加,研发补贴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随着金融发展水平与产权保护力度的提高,研发补贴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26个省份处于补贴强度最优区间,16个省份处于金融发展最优区间,6个省份处于产权保护最优区间,21个省份处于行政垄断最优区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康 王运陈 张立光 万丽梅
定量评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对于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样本数据,创新性地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作为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对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起到了预期效果,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显著提高;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存在异质性,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更好。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并对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税收激励 加计扣除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清 刘奕惠
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促进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风险投资作为"高能资本",是提高中小科技企业创新产出和增加研发投入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07—2019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科技企业作为样本,使用Hayes提出的"条件过程模型"替代传统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对市场竞争程度影响中小科技企业创新产出进行了条件过程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程度通过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对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抑制作用,风险投资可以调节条件过程模型中的每一个路径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按地区和规模对样本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中小科技企业创新产出的外部因素市场竞争程度和内部因素研发投入及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是有区别的。研究结论为中小科技企业的决策、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谭小芳 张伶俐
研发投资的高回报吸引着制造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而研发投资的高风险又进一步强化了制造企业融资约束。产融结合是否既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调节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不足、又能约束投资惯性调节其投资过度呢?以2007—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研发投资具有缓解研发投资不足、加重研发投资过度的单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产融结合有效缓解研发投资不足、加重研发投资过度的机理,并对如何利用产融结合增强制造企业有效投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兰贵良 张友棠
以2010~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熵权法构建创新产出指数,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实证检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这种效果在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市场化程度越高以及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低,研发税收激励效果越显著。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研发税收激励效果越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