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2)
- 2023(15040)
- 2022(12268)
- 2021(11169)
- 2020(9210)
- 2019(20608)
- 2018(20090)
- 2017(38866)
- 2016(20682)
- 2015(22921)
- 2014(22828)
- 2013(22657)
- 2012(21011)
- 2011(18825)
- 2010(19634)
- 2009(18959)
- 2008(18553)
- 2007(17098)
- 2006(15542)
- 2005(14810)
- 学科
- 济(96624)
- 经济(96482)
- 业(90849)
- 企(82647)
- 企业(82647)
- 管理(79669)
- 财(33397)
- 方法(33347)
- 业经(33134)
- 中国(31246)
- 农(29587)
- 融(28679)
- 金融(28677)
- 银(26736)
- 银行(26718)
- 制(26543)
- 行(25901)
- 数学(24737)
- 数学方法(24574)
- 务(24096)
- 财务(24057)
- 财务管理(24024)
- 地方(23947)
- 企业财务(22891)
- 农业(21556)
- 技术(19669)
- 体(18974)
- 理论(16948)
- 策(16921)
- 划(16177)
- 机构
- 学院(302470)
- 大学(295242)
- 济(133160)
- 经济(130512)
- 管理(119019)
- 理学(100267)
- 研究(99623)
- 理学院(99257)
- 管理学(98051)
- 管理学院(97477)
- 中国(85463)
- 财(68871)
- 京(62213)
- 科学(54232)
- 财经(52522)
- 所(49380)
- 江(48646)
- 经(47420)
- 农(47162)
- 中心(46647)
- 研究所(43292)
- 经济学(40410)
- 北京(39715)
- 州(38937)
- 财经大学(38597)
- 业大(38547)
- 经济学院(36328)
- 农业(36197)
- 院(35819)
- 范(35322)
- 基金
- 项目(184613)
- 科学(148345)
- 研究(141116)
- 基金(134998)
- 家(114350)
- 国家(113200)
- 科学基金(99980)
- 社会(92863)
- 社会科(88198)
- 社会科学(88179)
- 省(73664)
- 基金项目(70715)
- 教育(63811)
- 自然(61573)
- 自然科(60186)
- 自然科学(60173)
- 划(59535)
- 自然科学基金(59188)
- 编号(56813)
- 资助(54688)
- 成果(46130)
- 发(44139)
- 创(42159)
- 部(41288)
- 重点(41129)
- 制(40959)
- 课题(40026)
- 业(39661)
- 创新(38453)
- 国家社会(38357)
- 期刊
- 济(163029)
- 经济(163029)
- 研究(97836)
- 中国(68118)
- 财(58053)
- 管理(52815)
- 农(46507)
- 融(46287)
- 金融(46287)
- 科学(38182)
- 学报(37482)
- 农业(30837)
- 大学(30660)
- 教育(30334)
- 学学(29179)
- 技术(28435)
- 业经(28252)
- 财经(27551)
- 经济研究(24919)
- 经(23731)
- 问题(20552)
- 业(17734)
- 技术经济(17256)
- 贸(16606)
- 现代(15784)
- 财会(15738)
- 国际(15730)
- 世界(15495)
- 商业(14871)
- 经济管理(14595)
共检索到490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谭小芳 张伶俐
研发投资的高回报吸引着制造企业扩大投资规模,而研发投资的高风险又进一步强化了制造企业融资约束。产融结合是否既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调节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不足、又能约束投资惯性调节其投资过度呢?以2007—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研发投资具有缓解研发投资不足、加重研发投资过度的单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产融结合有效缓解研发投资不足、加重研发投资过度的机理,并对如何利用产融结合增强制造企业有效投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佰涛
研发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核心部分,能够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义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股权与债务的基本特点,会影响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相关文献及理论,本文以创业板制造业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抛物线,不同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最优的资本结构类型为高股权集中度、低资产负债率组合的企业。最后从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层面分别提出了提高企业绩效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海霞 刘宇萱
伴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数字化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进程对企业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进程能够促进企业智力资本投资,随着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程度增加以及企业竞争地位降低,上述积极影响更加显著。机制研究表明,信息优势、债务融资成本与盈余管理在数字化进程和企业智力资本投资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另外,在国有企业、处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地区的企业中,数字化进程对企业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景先 胡红霞 李恒
利用2009—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对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具有稳定优化趋势,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地开展研发活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激励效果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政府补贴更具有信号属性。在此基础上,为建设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深化金融改革以及发展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志勇 王则仁 王维
以2012-2016年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该作用路径下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高管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高管任期负向调节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正向调节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高管学历在政府研发补助-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中,均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樟生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发展趋势,但是关于开放式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尚未达成一致结论。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检验,并探讨政府补助和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①开放式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②企业获得政府研发补助越多,外部组织越愿意与其进行开放式创新,企业可用于研发投入的内外部资源也越多;③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越倾向采取开放式创新,以通过与外部资源拥有者合作增加研发投入、保持竞争优势。该研究发现可为推动制造业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以及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政府补助 市场竞争 研发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即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基于产融结合模式、机制与效果,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产融结合的模式确定为参股金融机构,清晰地区分了缓解融资约束与增进协同效应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通过对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的具体分析,最终发现增进协同效应才是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融资约束 协同效应 制造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即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基于产融结合模式、机制与效果,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产融结合的模式确定为参股金融机构,清晰地区分了缓解融资约束与增进协同效应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通过对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的具体分析,最终发现增进协同效应才是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融资约束 协同效应 制造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永斌 闫佳
金融支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即产融结合可以增强产业资本实力,并借助内嵌于金融资本中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在我国金融系统发展不完善的体制环境中,克服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模式的无效率和股票市场缺乏直接融资所导致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基于产融结合模式、机制与效果,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产融结合的模式确定为参股金融机构,清晰地区分了缓解融资约束与增进协同效应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通过对这两种产融结合机制的具体分析,最终发现增进协同效应才是产融结合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融资约束 协同效应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建庆 梁彤缨 彭玉莲 陈修德
以2009~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CEO异质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差异化影响及其在不同生命周期下所呈现的动态特征。结果发现:(1)从整体上看,结构权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资,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与声望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2)从不同企业生命周期来看,结构权力的抑制效应仅在衰退期显著存在;所有权权力的促进效应仅在成长期显著存在;专家权力的促进效应同时存在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声望权力在成长期表现为促进效应,在衰退期则表现为抑制效应。
关键词:
CEO异质权力 研发投资 企业生命周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立清 胡滢
供应链金融作为颠覆传统融资模式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可利用供应链运营数据驱动商业银行授信用信方式变革,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考虑到融资企业所在的供应链整体以及不同行业特征与业务性质等的不可复制性,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具体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现的边界条件。鉴于此,可整合信息经济学理论,将产融结合、战略承诺纳入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整体研究框架,利用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354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产融结合与战略承诺均对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应转变商业银行传统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使之关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模式、预付账款模式、存货融资模式等创新业务,从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角度融入供应链金融发展大局,推动供应链金融协同共赢,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综合化、多元化解决方案;应借助产融结合的力量,吸引金融机构、产业组织、第三方机构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推动供应链金融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为改变企业融资约束提供边界条件支持;应通过战略承诺凝聚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优质资源,重组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供应链金融,进行专业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发展能力,为破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关键助力。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融资约束 产融结合 战略承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松开 管总平 杨竹清
文章以企业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衡量产融结合,选择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分析了产融结合对研发创新的影响,并实证检验政府补贴的中间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产融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显著增加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创新产出,政府补贴强化了这种作用;政府补贴对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亦有积极作用;相比非绝对控股,绝对控股金融企业显著增强了企业产融结合对研发创新的积极作用;企业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更有助于促进其研发创新,产融结合的效应更优。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杰1,薛有志2,3,李小玉2,3
以2011-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服务化程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产业竞争程度对服务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服务化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服务化程度较低时,服务化转型会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服务化程度达到临界值(37%左右)后,服务化转型会降低企业价值。产业竞争程度对服务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前产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服务化转型价值效用,而潜在竞争威胁程度的提升会促进服务化转型的价值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婧 罗福凯 王京
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技术竞争,考虑到创新行为的风险性,如何在环境波动频繁的情境下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6年度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政府补助与产融结合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具有倒U型关系,政府补助对环境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产融结合对二者关系无实质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或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补助的正向调节效应更加显著,在国有企业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产融结合存在负向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的影响与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一致。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创新投资决策及财税与金融政策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富 徐亚琴
本文以我国2009—2013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产融结合、投资效率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以及三者关系在不同产权属性下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产融结合都能够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产融结合有助于企业的市场绩效提升,但不利于财务绩效提升,这一结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企业投资偏离"合理区间"程度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越差,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却相反。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投资效率 经营绩效 产权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具有更高的成本加成率吗——来自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产融结合、贸易摩擦与制造企业创新产出
知识源化战略对制造企业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组织即兴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污名的调节作用
制造企业集成提供物属性对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顾客企业价值感知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基于高管团队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产学研融合对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绩效的影响——政府与市场双元制度情境的调节作用
海外研发投资与母公司创新绩效——基于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
资源拼凑影响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机制研究:组织分权的调节作用
知识溢出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合作的中介和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