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4)
2023(17933)
2022(15041)
2021(13866)
2020(11912)
2019(26952)
2018(26395)
2017(51134)
2016(27833)
2015(30729)
2014(30120)
2013(30292)
2012(27714)
2011(24666)
2010(24747)
2009(23361)
2008(22528)
2007(20046)
2006(17718)
2005(15896)
作者
(82737)
(68459)
(68148)
(64440)
(43644)
(33027)
(30856)
(26810)
(26151)
(24483)
(23277)
(23233)
(21948)
(21810)
(21406)
(21124)
(20442)
(20437)
(19737)
(19657)
(17351)
(16793)
(16650)
(15792)
(15435)
(15330)
(15259)
(15174)
(13737)
(13613)
学科
(114051)
经济(113915)
(102193)
(91316)
企业(91316)
管理(90846)
方法(52058)
数学(42165)
数学方法(41774)
(35834)
业经(34418)
(34277)
中国(31814)
(28756)
金融(28755)
(26816)
银行(26742)
(26296)
财务(26233)
财务管理(26200)
(25765)
企业财务(24937)
(24638)
农业(24506)
(22339)
地方(21933)
技术(21395)
理论(20879)
(20570)
贸易(20555)
机构
学院(396270)
大学(394094)
(160315)
管理(158354)
经济(157054)
理学(136600)
理学院(135169)
管理学(132935)
管理学院(132264)
研究(131345)
中国(104867)
(84028)
科学(82536)
(74840)
(74815)
(67277)
业大(63934)
研究所(61270)
中心(60300)
财经(59861)
农业(59236)
(58730)
(54473)
北京(52735)
经济学(47724)
(47528)
(47337)
(46637)
师范(46018)
财经大学(44551)
基金
项目(268581)
科学(210221)
基金(195581)
研究(190754)
(172668)
国家(171165)
科学基金(146681)
社会(120168)
社会科(113977)
社会科学(113944)
(105665)
基金项目(104115)
自然(98044)
自然科(95775)
自然科学(95745)
自然科学基金(94079)
(88559)
教育(85750)
资助(80764)
编号(76333)
重点(60200)
成果(60005)
(58163)
(57992)
(57123)
创新(53635)
(52273)
课题(52043)
科研(52035)
计划(49859)
期刊
(176693)
经济(176693)
研究(114534)
中国(73882)
(68501)
学报(67666)
管理(61463)
科学(60731)
(60008)
大学(50531)
学学(48348)
农业(46573)
(45884)
金融(45884)
教育(35092)
技术(33709)
业经(30257)
财经(29916)
经济研究(27703)
(26497)
(25648)
问题(22839)
技术经济(21167)
科技(19566)
(19183)
现代(18882)
理论(18515)
商业(18061)
业大(17631)
财会(17489)
共检索到58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宇新  李静  
首先对产融结合的内在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产融结合与企业投资行为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产融结合对企业投资支出和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结合后企业扩大了投资支出但并不一定给企业带来正的经济利润。这一结论为企业慎重选择产融结合提供了有力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旭超  
采用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而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则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时持股金融机构的金额越大,越能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则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产融结合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旭超  
采用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而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这类金融机构则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不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时持股金融机构的金额越大,越能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则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产融结合与企业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剑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融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产融结合作为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全球化等企业战略的重要方法,一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文章以浙江HY集团为例,分析浙江HY集团产融结合战略,并提出企业产融结合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昱  夏君诺  刘思钰  
随着金融市场投资收益高企,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突破主营业务向金融领域渗透和扩张,产融结合程度不断加深。本文选取2006—2018年国际微观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及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结合理论机理分析,探究了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产融结合带有不同类型国家宏观金融发展与创新投资之间关系的趋同特征。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企业产融结合影响研发投资主要表现为“U型”促进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倒U型”挤出效应,且存在最优产融结合水平。(2)随着企业研发水平提升(对应分位点提高),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水平的影响拐点向左偏移,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拐点向右偏移,同时研发投入强度对产融结合变化的敏感程度变大。(3)中高等研发密度的高科技企业产融结合主要表现为研发促进效应,中低等研发强度的非高科技企业则主要表现为研发挤出效应。借鉴本文研究,中国企业产融结合程度应与自身研发投入水平及宏观金融发展相适应,为通过选择合理产融结合水平达到提升研发投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采用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9—2020年度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产融结合与双元创新投资的关系,考察产融结合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作用路径,并探讨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会抑制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且相较于开发式创新,其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2)产融结合会导致企业增加金融化投资,诱发其资本套利动机,从而抑制企业双元创新投资;(3)相较于开发式创新,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对产融结合与探索式创新投资的负向关系的约束作用更强。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产融结合方式,丰富企业创新资源基础,有效提高创新意愿;政府也应优化外部金融环境,引导企业正确对待产融结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赵琳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究产融结合对民营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企业内外部环境探讨了其对两者间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借助产融结合一定程度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产融结合从融资约束、企业家信心程度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中介传导途径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因素所展开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代理问题小、存货持有高和流通股比例高的企业借助产融结合更能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另外行业竞争程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产融结合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冰  陈收  
将内生化资本投资与融资引入超额收益动态模型,对公司当期盈利能力、资本投资融资与未来盈利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资本投资与融资内生化情形中,未来超额收益与当期超额收益之间为非线性信息动态,而不是简单的线性信息动态,同时表明公司t+1期超额收益与t期超额收益之间的斜率和曲率受融资适应能力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波  白永秀  邹东涛  
本文在对产融结合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功实施产融结合的条件,并对工商企业进入金融服务业以后能够得到的收益以及获取收益的途径,进行了归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赖晓东  李利蓉  
以2010-2015年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物流上市公司通过与银行、保险、证券参股进行产融结合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显著提升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且产融结合比例与财务绩效、市场价值显著正相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赖晓东  李利蓉  
以2010-2015年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物流上市公司通过与银行、保险、证券参股进行产融结合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显著提升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且产融结合比例与财务绩效、市场价值显著正相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增明  谢琳  冀玥竹  
面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等新机遇,以及新时代经济发展形势开始企稳带来的巨大固定资产需求,未来融资租赁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中央企业要抓住上述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挖掘增长潜能,努力培育国内一流的融资租赁企业,朝着产融结合的方向,与集团主业板块形成合力,联动协同发展。本文首先对中央企业参与融资租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融资租赁如何赋能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再结合SWOT模型分析了融资租赁对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优劣、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融资租赁要与央企集团形成产业共振、深耕细分行业领域、加大国外市场布局、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昕岱  
资本循环理论拨开现象迷雾揭示了资本逐利的本性,即便后期出现的看似超乎马克思预见的虚拟价值增值和产融结合等经济现象,其实依旧可以在资本循环环境下清晰透视它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本文分别以海尔和上汽集团为例,基于资本循环视角探究产融结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发现参股持股金融企业和创立财务公司是现阶段产融结合影响企业价值的两种主要路径,且后者的提升作用效率更高、促进效果更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卉  
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产融结合策略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企业承担的风险多于非产融结合企业,且产融结合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证实债务融资是影响产融结合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通过提供给企业更多的债务融资,产融结合将导致企业承担更多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促使企业承担更多风险的现象在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成长性和竞争性行业以及业内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持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策略为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游  
转型背景下的产融结合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走向新常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依然未见本质性复苏,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频仍。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经济质量等显得尤为关键。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能否转变,关键在于实体行业中微观企业的经营投资与发展模式能否按照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指引发生相应转变。因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