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87)
- 2023(20859)
- 2022(17436)
- 2021(16148)
- 2020(13762)
- 2019(31079)
- 2018(30758)
- 2017(59116)
- 2016(31977)
- 2015(35408)
- 2014(34565)
- 2013(33971)
- 2012(30922)
- 2011(27482)
- 2010(27823)
- 2009(26215)
- 2008(25424)
- 2007(22915)
- 2006(19859)
- 2005(18077)
- 学科
- 济(128218)
- 经济(128043)
- 业(111310)
- 管理(105136)
- 企(98991)
- 企业(98991)
- 方法(59177)
- 数学(49334)
- 数学方法(48594)
- 财(41881)
- 农(37260)
- 业经(36496)
- 中国(35698)
- 制(31603)
- 融(30745)
- 金融(30742)
- 银(29602)
- 银行(29543)
- 务(28988)
- 财务(28915)
- 财务管理(28865)
- 行(28342)
- 企业财务(27487)
- 农业(25934)
- 技术(24296)
- 理论(23614)
- 学(23217)
- 地方(22769)
- 贸(22568)
- 贸易(22546)
- 机构
- 学院(445208)
- 大学(441992)
- 济(183268)
- 经济(179657)
- 管理(174400)
- 理学(150087)
- 理学院(148547)
- 管理学(145788)
- 研究(145239)
- 管理学院(144984)
- 中国(118335)
- 京(92292)
- 财(89780)
- 科学(88767)
- 农(80357)
- 所(73276)
- 财经(70456)
- 中心(68584)
- 业大(68408)
- 江(67908)
- 研究所(66139)
- 经(64063)
- 农业(63397)
- 北京(57349)
- 经济学(56211)
- 州(53599)
- 院(52812)
- 财经大学(52379)
- 范(51452)
- 经济学院(50758)
- 基金
- 项目(298075)
- 科学(235761)
- 基金(218923)
- 研究(211889)
- 家(192738)
- 国家(191130)
- 科学基金(164979)
- 社会(135903)
- 社会科(129071)
- 社会科学(129039)
- 省(117473)
- 基金项目(115017)
- 自然(109416)
- 自然科(107018)
- 自然科学(106984)
- 自然科学基金(105148)
- 划(98498)
- 教育(97910)
- 资助(90304)
- 编号(83121)
- 重点(67381)
- 成果(66084)
- 创(66037)
- 部(65604)
- 发(62851)
- 创新(61230)
- 课题(58064)
- 科研(57776)
- 国家社会(56795)
- 制(56480)
- 期刊
- 济(200439)
- 经济(200439)
- 研究(127683)
- 中国(90718)
- 财(74435)
- 农(73431)
- 学报(72386)
- 管理(71082)
- 科学(66624)
- 大学(55660)
- 学学(53323)
- 融(53277)
- 金融(53277)
- 农业(49110)
- 教育(41615)
- 技术(40610)
- 财经(35857)
- 业经(33163)
- 经济研究(32335)
- 经(30856)
- 业(28897)
- 问题(25669)
- 技术经济(23435)
- 版(22138)
- 统计(21499)
- 科技(21138)
- 财会(20941)
- 策(20540)
- 现代(20455)
- 贸(20400)
共检索到668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明珠 王京 徐璟娜
采用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9—2020年度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产融结合与双元创新投资的关系,考察产融结合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作用路径,并探讨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会抑制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且相较于开发式创新,其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2)产融结合会导致企业增加金融化投资,诱发其资本套利动机,从而抑制企业双元创新投资;(3)相较于开发式创新,企业规模和内部控制对产融结合与探索式创新投资的负向关系的约束作用更强。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和发展需要,合理选择产融结合方式,丰富企业创新资源基础,有效提高创新意愿;政府也应优化外部金融环境,引导企业正确对待产融结合。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双元创新 企业规模 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加灿 胡良章 徐新华
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创新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呈现高风险性,而内部控制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内部控制异质性的分析发现,在战略控制异质性中,战略控制强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在内部环境异质性中,内部环境差的企业内部控制对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控制强度异质性中,适中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中的内部控制优化提供了方向与路径,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异质性 企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 麻环宇
高管团队在企业行为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是内嵌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式制度。文章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高管团队异质性、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纳入一个分析框架,系统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年龄异质性、学历异质性和社会资本异质性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高管团队异质性正向作用于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保忠 杨晓璐 王译
为探究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双元创新水平提升的驱动路径,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与组织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作用于企业管理,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改善企业赖以创新的环境与条件,从而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而且财务柔性作为调节变量,对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统筹配置,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提高双元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双元创新 内部控制 财务柔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德球 林程杰 徐婷
中国家族企业历经40多年的发展,家族控制随着外在制度环境发展、家族内部变迁和家族企业成长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家族企业的创新行为有何差异?本文从家族控制异质性特征视角,将家族企业控制权分为股权控制、战略控制以及全面控制,考察控制异质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不同影响,探索构建一个家族控制异质性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相比较股权控制和战略控制,全面控制的家族企业更可能进行研发创新;相比较股权控制,战略控制的家族企业更可能进行研发创新;家族全面控制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在制度空隙严重的地区更为显著。地区的制度空隙越小,家族股东加强家族控制以补偿正式制度缺失的需求越低,有助于家族企业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实现现代化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全面控制通过缓和两类代理问题、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本文在以往家族涉入的分析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从异质性角度剖析家族企业不同类型的控制方式,深化了家族涉入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为家族企业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转轨经济的制度空隙特征,考察不同控制类型的家族企业的创新活动,补充了家族企业创新的文献,揭开了家族企业创新的“黑箱”。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控制异质性 制度空隙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宇科 刘蓝天
运用2007-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分别以企业规模和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强度、企业规模与环境规制强度交互项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企业规模低于门槛值时,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促进效果并不显著;当跨越门槛值后,均可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并且东部地区促进效果增强;以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质量间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相应门槛值时,东部地区促进效果显著,而中西部效果不显著;达到门槛值后,促进效果均显著,但东部地区促进程度稍有减弱;企业规模会间接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祥飞 付晓萱 林钟高
选取2012—2022年创业板制造企业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供应链创新能力和管理会计控制匹配如何通过不同的组态模式,实现企业高水平双元创新。研究表明:任何正向单一的因素均不能构成实现高水平企业双元创新的必要条件。协同联动下,产生高突破式创新五种组态模式或者高渐进式创新五种组态模式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供应商创新能力、客户创新能力和补偿性匹配Ⅰ三种元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可以达到“双高”创新效果。补偿性匹配Ⅰ在高渐进式创新和高突破式创新中都作为核心条件出现。补偿性匹配Ⅰ对于驱动企业创新更灵活,并且能够驱动高水平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忠娟 范合君 李纪珍
政策支持的效果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异质性,但已有研究很少探索企业规模影响政策扶持效果的机制,更缺乏结合不同类型政策支持逻辑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中关村4421家科技型企业2008—2015年面板数据,探索并验证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需求侧政策支持主要奏效在低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小型企业,供给侧政策支持则奏效在高于企业规模门槛的大型企业,且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支持组合以企业规模门槛为分界线,分别呈替代性和互补性。本研究对创新政策制定、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雪峰 王卫
创新投资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内部控制是影响创新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促进论"和"内部控制悖论"两大领域。本文将针对这两大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丰富和完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相关理论体系,强化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以及优化企业创新投资行为,进而为提高创新投资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白积洋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数据,从企业规模异质性视角出发,检验中国制造业集聚经济效应。首先考察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一般因素,然后重点考察了企业规模因素对集聚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除了运输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制造业集聚的一般因素之外,企业规模异质性也对集聚经济效应产生影响。最后通过构造隐含企业规模因素的集聚经济新变量,对企业规模异质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小型企业的专业化经济和竞争效应大于大中型企业。这一结论不仅反映了不同规模企业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差异,也说明了小型企业对制造业集聚的重要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集聚经济 企业规模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企业规模 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吴越 侯文华
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200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技术识别企业数字专利,以此刻画其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结果显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显著推动了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尤其在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方面对创新数量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同时,报告、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也显著提升了创新质量。通过使用工具变量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模型和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实施的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内部控制还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融资约束和增强合作文化等机制影响数字技术创新。这些发现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以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数字技术 技术创新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张洪振
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并在阐明大中型企业OFDI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之上,利用我国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的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分地区估计结果来看,大中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东部地区,OFDI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中部地区影响虽然依然显著,但其影响系数明显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在大中型企业OFDI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张洪振
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并在阐明大中型企业OFDI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之上,利用我国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的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分地区估计结果来看,大中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东部地区,OFDI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中部地区影响虽然依然显著,但其影响系数明显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孙哲
本文以2006年中国30万工业企业的微观统计数据为样本,按照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出口比重对企业进行分组,实证检验了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在行业分组中,出口贸易对多数行业的企业生产率存在负面影响,对医药制造等5个行业的企业生产率则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企业规模分组中,出口与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生产率正相关,与中型和小型企业生产率负相关;在出口比重的分组中,对出口依赖性越强的企业,出口贸易对生产率的阻碍作用越大,当出口占总产值份额较小时,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反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