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9)
- 2023(9106)
- 2022(8219)
- 2021(7856)
- 2020(6481)
- 2019(15038)
- 2018(15001)
- 2017(29399)
- 2016(16014)
- 2015(17917)
- 2014(17788)
- 2013(17443)
- 2012(15798)
- 2011(14122)
- 2010(13850)
- 2009(12459)
- 2008(11991)
- 2007(10143)
- 2006(8720)
- 2005(7359)
- 学科
- 济(60336)
- 经济(60268)
- 管理(47050)
- 业(43774)
- 企(37609)
- 企业(37609)
- 方法(30189)
- 数学(25967)
- 数学方法(25687)
- 农(15955)
- 财(15133)
- 中国(14608)
- 业经(13890)
- 学(13569)
- 地方(12293)
- 理论(10770)
- 和(10581)
- 农业(10419)
- 制(10327)
- 环境(10264)
- 务(10250)
- 财务(10193)
- 财务管理(10175)
- 贸(10113)
- 贸易(10109)
- 技术(9855)
- 易(9797)
- 企业财务(9683)
- 划(9171)
- 教育(9009)
- 机构
- 大学(221365)
- 学院(219288)
- 管理(93147)
- 济(82384)
- 理学(81934)
- 理学院(81082)
- 经济(80482)
- 管理学(79771)
- 管理学院(79388)
- 研究(69703)
- 中国(49712)
- 京(46869)
- 科学(44458)
- 财(36631)
- 所(33736)
- 业大(33444)
- 农(32562)
- 中心(31358)
- 研究所(31097)
- 财经(30355)
- 江(29456)
- 北京(29439)
- 范(29154)
- 师范(28928)
- 经(27671)
- 院(25802)
- 农业(25432)
- 州(24742)
- 商学(23621)
- 师范大学(23588)
- 基金
- 项目(158572)
- 科学(124566)
- 研究(117313)
- 基金(114885)
- 家(99417)
- 国家(98574)
- 科学基金(85226)
- 社会(72563)
- 社会科(68626)
- 社会科学(68606)
- 基金项目(62094)
- 省(61740)
- 自然(56080)
- 自然科(54725)
- 自然科学(54715)
- 自然科学基金(53713)
- 教育(53349)
- 划(51967)
- 编号(48651)
- 资助(46700)
- 成果(38985)
- 重点(34768)
- 部(34767)
- 创(33063)
- 发(32856)
- 课题(32639)
- 创新(30723)
- 项目编号(30461)
- 科研(30242)
- 教育部(29927)
共检索到300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 张占斌 张孝德
(一)产能过剩原因与机理分析。1.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原因:(1)产能过剩标志着中国第三个增长周期的结束。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看,2008年后出现的低增长,是中国经济自身周期调节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叠加效应。目前的产能过剩既有市场周期的因素,也有2008年以来刺激经济留下的后遗症。(2)产能过剩与我国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关。(3)产能过剩与我国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有关。2.中国产能过剩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过度使用政策杠杆,形成了政府大于市场的"政府价格信号"。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使用各种经济政策杠杆,大幅降低了投资要素价格,政府创造的价格信号成为...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原因 机理 治理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王晓姝 付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铝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部分装备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峻,并有向上下游行业蔓延的趋势,资源和能源瓶颈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尽管从2002年开始,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和引导铝工业行业的发展,但是其迅猛扩张的势头依旧不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电解铝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后认为,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形成,与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存在直接的关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加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海
所谓产能过剩是指某工业品的生产能力较长时间大于市场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失衡。产能过剩有适度和严重之分,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可以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安其
产能过剩及其治理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基于工信部2009–2015年公布的各省份分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行政规定,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产能过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财务和政策等风险上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而提高审计收费,表明审计费用存在风险溢价。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导致的审计费用风险溢价更高;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产能过剩导致的审计费用风险溢价越高;与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相比,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审计治理 审计费用 风险溢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晓东
经对测度出的产能利用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产能利用率较低,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我国产能过剩情况与我国经济周期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量产能投入生产以刺激经济,产能利用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2009年以后,产能利用率开始逐步恢复,而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的产能利用率在今后两年仍将可能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有色金属、橡胶、纺织和造纸行业的产能仍将持续过剩。我国产能过剩治理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消化产能、转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整合产能。短期内,淘汰落后产能和并购重组是我国缓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措施,但从长期看,调整产业结构才是化解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结构 经济周期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邵安菊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以及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面临近3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外需市场的低迷以及内需市场的不振,使得过度投资引发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不可避免地滑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产能过剩的"顽疾"已从部分行业蔓延至整个中国制造。因此,尽快从源头化解产能过剩这一棘手问题,已成为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与基本特征,对产能过剩的后果与成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去产能需从供给侧的源头治理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多管齐下,"堵""疏"并用、升级与淘汰并举,方能取得真正实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莫莎 周婷
以2003—2014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为样本,研究我国工业产能过剩发展状况和FDI质量的关系。运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FDI质量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的机制与过程。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问题主要存在于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FDI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这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FDI质量 产能过剩 两步系统GMM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恩义 吴彦榕
对外直接投资(OFDI)可以优化现有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产生出口贸易关联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高母国的产能利用率,最终化解过剩产能;而金融支持则是OFDI的重要推动力。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并加权平均计算各省市产能利用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存在普遍性的产能过剩;OFDI和出口贸易均能有效转移过剩产能,但各地区的效应有较大差异,且OFDI与出口贸易存在互补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负效应,但金融支持能够推进企业OFDI从而化解产能过剩;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显著。因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莫莎 周婷
以2003—2014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为样本,研究我国工业产能过剩发展状况和FDI质量的关系。运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FDI质量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的机制与过程。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问题主要存在于采矿业和重工业部门,FDI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这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FDI质量 产能过剩 两步系统GMM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恩义 吴彦榕
对外直接投资(OFDI)可以优化现有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产生出口贸易关联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高母国的产能利用率,最终化解过剩产能;而金融支持则是OFDI的重要推动力。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并加权平均计算各省市产能利用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存在普遍性的产能过剩;OFDI和出口贸易均能有效转移过剩产能,但各地区的效应有较大差异,且OFDI与出口贸易存在互补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负效应,但金融支持能够推进企业OFDI从而化解产能过剩;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实施差异化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化解产能过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国胜 刘政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2005、2012),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渠道考察了相关机理。研究发现:企业的属地经营加剧了产能过剩并使得中国的产能过剩具有省级市场的属地特征,企业在省际之间的市场扩张能够抑制产能过剩。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中国在省级市场内部存在诱导企业过度进入并加剧投资的影响渠道,这使得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省际市场扩张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并影响其产能决策,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因而能够在全国发挥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据此,通过以省级政府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跨区经营、将全国性销售指标作为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兵
本文基于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指数,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侧技术效率损失与消费侧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现象在中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两个因素导致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比重、创新投入比重的提升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现象;而地方保护导致的市场分割、过度投资将恶化产能过剩现象。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将会弱化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过剩的缓解作用。因此治理产能过剩需要弱化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消除市场分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兵
大量研究认为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是产能过剩的成因之一,而市场化程度是否有利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客观现实对此提出了质疑。本文综合考虑了生产侧与消费侧两个层面的现实特征,对2001-2014年中国各省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与分析,并考察了各省的市场化进程对于产能利用率的间接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程度日趋严重,综合产能利用率的波动主要是由生产侧产能利用率变化引起的;各个省市之间的产能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率略高;市场化进程并不能改善产能利用率水平,反而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这是由于政府对市场支配能力的降低反而加重投资的潮涌现象,并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因此,在中国目前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中,为了遏制日趋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政府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及时公布产业信息以防止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