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3)
2023(2948)
2022(2460)
2021(2316)
2020(1825)
2019(4117)
2018(3582)
2017(7631)
2016(4040)
2015(4354)
2014(4199)
2013(3935)
2012(3701)
2011(3368)
2010(3414)
2009(3308)
2008(3410)
2007(3325)
2006(2896)
2005(2777)
作者
(10742)
(8674)
(8645)
(8492)
(5647)
(4075)
(4003)
(3454)
(3360)
(3239)
(3082)
(2920)
(2905)
(2770)
(2758)
(2745)
(2645)
(2564)
(2552)
(2208)
(2207)
(2122)
(2080)
(2031)
(1983)
(1963)
(1921)
(1822)
(1758)
(1717)
学科
(17280)
经济(17255)
管理(16062)
(12201)
(11076)
企业(11076)
方法(7849)
(7652)
数学(6965)
数学方法(6949)
(6583)
国家(6486)
(5396)
中国(4386)
(4228)
(4101)
(3941)
金融(3941)
工作(3925)
财政(3899)
国家机关(3762)
机关(3762)
(3612)
财务(3609)
财务管理(3595)
市场(3593)
体制(3565)
企业财务(3526)
业经(3492)
(3363)
机构
大学(60319)
学院(58869)
(28500)
经济(28019)
管理(25341)
理学(21510)
理学院(21362)
管理学(21257)
管理学院(21122)
研究(19679)
(17227)
中国(16970)
财经(13202)
(12148)
(12112)
财经大学(10120)
经济学(9723)
中心(9286)
(8859)
经济学院(8736)
(8209)
科学(8149)
(7834)
北京(7741)
金融(7693)
研究所(7428)
商学(7183)
(7136)
商学院(7101)
(6473)
基金
项目(36261)
科学(29913)
基金(28873)
研究(27841)
(24456)
国家(24295)
科学基金(21675)
社会(20086)
社会科(19133)
社会科学(19126)
基金项目(14523)
自然(12874)
自然科(12617)
自然科学(12616)
自然科学基金(12426)
教育(12342)
(11954)
资助(11834)
(10344)
编号(10264)
(9244)
国家社会(9007)
成果(8938)
(8572)
教育部(8526)
人文(8010)
重点(7887)
(7772)
(7500)
社科(7448)
期刊
(33078)
经济(33078)
研究(20799)
(14764)
中国(11116)
管理(10330)
(9617)
金融(9617)
财经(7766)
科学(7117)
学报(6689)
(6647)
大学(5901)
(5720)
学学(5669)
经济研究(5629)
业经(4415)
问题(4198)
(3810)
理论(3784)
农业(3538)
技术(3463)
世界(3287)
实践(3193)
(3193)
国际(3178)
教育(3033)
经济管理(3009)
现代(2795)
社会(2785)
共检索到9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兵  
大量研究认为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是产能过剩的成因之一,而市场化程度是否有利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客观现实对此提出了质疑。本文综合考虑了生产侧与消费侧两个层面的现实特征,对2001-2014年中国各省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与分析,并考察了各省的市场化进程对于产能利用率的间接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程度日趋严重,综合产能利用率的波动主要是由生产侧产能利用率变化引起的;各个省市之间的产能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率略高;市场化进程并不能改善产能利用率水平,反而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这是由于政府对市场支配能力的降低反而加重投资的潮涌现象,并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因此,在中国目前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过程中,为了遏制日趋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政府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及时公布产业信息以防止过度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涂丽  乐章  
"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推动由征地拆迁带来的"村改居"居民的市民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由粗放式城镇化向内涵式城镇化转变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武汉市典型"村改居"社区的调查数据,发现"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市民化程度远远滞后于空间的城镇化,居民对城市生活和市民身份的心理认同感较差。为进一步探究"村改居"社区居民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构建了"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社会福利和集体福利效应假说。实证结果显示,社会福利指标中政府补偿对"村改居"居民市民化的福利效应最为明显,集体福利指标中的就业安置和福利分红也具有较强的福利效应。研究认为积极发挥社区集体作用,明确区分政府与集体的责任义务,坚持政府保障和集体补充的基本原则,采取政府补偿和集体安置的策略是推动"村改居"社区居民市民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靠权力还是靠市场茅于轼经济结构可以有各种含义。它可以指各行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构成比例,如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或更详细地将产业划分得更细的产值比例;它也可以指企业规模的构成比例,如大中小企业的数目比例或产值比例;也可以指各地区产业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齐利  聂新伟  范合君  
政府补贴为什么会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本文构建博弈模型,从短期非稳定均衡和长期稳定均衡两层面依次分析生产补贴、投产补贴、购置补贴三种政府补贴模式引发行业产能过剩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发现:(1)在短期,补贴激起在位企业的产能扩张并不造成行业产能过剩;在长期,只要补贴强度高达足以激励起新企业进入,行业就会出现产能过剩,且补贴强度越大,行业产能过剩越严重。(2)补贴所致的行业产能过剩其实是原已在位的老企业产能过剩,后续进入的新企业则产能适宜。(3)在不同补贴强度下,投产补贴比生产补贴和购置补贴在引发行业产能过剩方面更脆弱,但在相同的补贴强度下,后两者比前者引发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更严重。现实案例表明,政府的补贴实践所引发的一对正负效应,促进行业发展壮大和造成行业产能过剩,确与理论分析大致吻合,即本文的理论框架能够揭示产能过剩的政府补贴之谜。基于三种补贴模式的正负效应异同性,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出事前防范产能过剩的具体方案:(1)可以借助博弈树来相机选择不同补贴强度下的最优补贴策略,从而起到在事中使补贴政策极大促进行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尽量规避出现产能过剩。(2)能够借助量化手段来控制补贴强度,从而起到事前预知政府补贴促进行业发展壮大的正效应和造成行业产能过剩的负效应各有多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为勇  
在我们进行国际市场开拓的时候,通常要进行市场调查,寻找合适的经销商。但我们常常发现我们的全球市场战略的实施遭到了经销商的削弱。为了尽快地抢占国际市场,我们采取了直销的方式,但由于成本和其他的原因,最终的结果,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杜勇   孙帆  
通过环境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是新时代有效化解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相较于被动执行中央环境保护政策,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治理目标和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本级相关部门环境治理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结合地区实际制定适宜的环境保护政策。然而,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视角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Python提取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保护相关词频,构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指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该结果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通过发挥“遵循成本效应”抑制企业过度投资,以及发挥“创新补偿效应”倒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而迫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能利用率。第三,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攀比”激烈行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显著,且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去产能效应带动了企业价值提升。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产能过剩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了新证据,也延伸了政府环境治理化解产能过剩的理论框架,还为当前去产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蕾  王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投入高、风险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才能迅速成长起来,但伴随着带有地方政府竞争性质长期持续的财税政策支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不当竞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不当竞争造成了要素市场扭曲,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财政支持和污染纵容体现,两者均加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且财政支持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俊龙  牛月  
构建双寡头垄断模型,运用动态序贯博弈考察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内外部负面冲击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并考察旨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产能规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市场负面冲击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的产能规制未必会完全消除产能过剩,甚至产能过剩程度高于企业自主决策时的情况;去产能需要将市场、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此,需要完善市场经济,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苦练内功,大力推进产品转型升级;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合理产能规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新想  彭曦  
周期性产能过剩与体制性产能过剩叠加形成的中国式产能过剩困扰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基于199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数据,本文检验市场需求与政府干预对企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周期性产能过剩具有非对称性,体制性产能过剩加速了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形成,市场需求和政府干预是形成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外部需求增加在刺激企业扩张产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而政府补贴引致的产能增加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与国有企业不同,非国有企业的周期性产能过剩特征表现不明显,市场需求只有与政府补贴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对非国有钢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  张占斌  张孝德  
(一)产能过剩原因与机理分析。1.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原因:(1)产能过剩标志着中国第三个增长周期的结束。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看,2008年后出现的低增长,是中国经济自身周期调节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叠加效应。目前的产能过剩既有市场周期的因素,也有2008年以来刺激经济留下的后遗症。(2)产能过剩与我国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关。(3)产能过剩与我国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有关。2.中国产能过剩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过度使用政策杠杆,形成了政府大于市场的"政府价格信号"。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使用各种经济政策杠杆,大幅降低了投资要素价格,政府创造的价格信号成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志强  周彬  
使用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面板数据,分析是优惠税率还是公平竞争能够促进内资企业获得外资技术。研究发现:随着外资企业税率优惠逐步消失,市场竞争环境趋于公平,内资企业创新水平得到提高,获得外资技术的关键在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不是赋予外资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国有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大;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迫使外资企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同时增强内资企业对外资技术的模仿吸收能力,为内资企业获取外资技术创造了条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含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叶永实  
建立一个压力无处不在的工作环境能否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快乐劳动、尊严生活是否与企业追求效率的目标相冲突?面向未来的管理者应当具有怎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文章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在经济渐进式转轨背景下,政治关联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助推企业产能扩张,进而形成产能过剩。以2005—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政治关联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产能过剩概率。政府治理好的地区,政治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小,引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更低。政治关联通过长期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相比代表型关联,政府型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大,通过银行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也更显著。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导致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产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文章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政治关联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在经济渐进式转轨背景下,政治关联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助推企业产能扩张,进而形成产能过剩。以2005—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的实证检验表明,政治关联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产能过剩概率。政府治理好的地区,政治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小,引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更低。政治关联通过长期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相比代表型关联,政府型关联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更大,通过银行借款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也更显著。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导致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产能过剩概率更高。政治关联和金融关联在影响产能利用率方面,存在替代效应。在过剩行业中,政治关联对产能利用状况的负面影响更强。研究结论对于治理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