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7)
- 2023(12980)
- 2022(11528)
- 2021(11000)
- 2020(9212)
- 2019(21042)
- 2018(21029)
- 2017(40886)
- 2016(22336)
- 2015(24940)
- 2014(24649)
- 2013(23906)
- 2012(21881)
- 2011(19572)
- 2010(19711)
- 2009(18182)
- 2008(17640)
- 2007(15303)
- 2006(13405)
- 2005(11643)
- 学科
- 济(81681)
- 经济(81591)
- 管理(66826)
- 业(62068)
- 企(52699)
- 企业(52699)
- 方法(36951)
- 数学(31701)
- 数学方法(31240)
- 财(24315)
- 农(23252)
- 中国(21756)
- 业经(18788)
- 学(18017)
- 地方(16513)
- 务(16239)
- 财务(16167)
- 财务管理(16138)
- 制(16038)
- 贸(15784)
- 贸易(15776)
- 易(15328)
- 企业财务(15265)
- 农业(15226)
- 理论(15004)
- 策(13993)
- 和(13740)
- 银(13342)
- 银行(13308)
- 环境(13158)
- 机构
- 学院(304647)
- 大学(303045)
- 管理(122416)
- 济(117399)
- 经济(114604)
- 理学(105903)
- 理学院(104785)
- 管理学(102958)
- 管理学院(102423)
- 研究(99368)
- 中国(74238)
- 京(64234)
- 科学(61663)
- 财(56142)
- 所(49202)
- 农(46276)
- 中心(45382)
- 研究所(44653)
- 业大(44541)
- 财经(44392)
- 江(44389)
- 范(40918)
- 师范(40589)
- 北京(40587)
- 经(40295)
- 院(36443)
- 州(36402)
- 农业(36200)
- 经济学(33719)
- 财经大学(32929)
- 基金
- 项目(208087)
- 科学(163533)
- 研究(155671)
- 基金(149499)
- 家(128887)
- 国家(127752)
- 科学基金(110249)
- 社会(95688)
- 社会科(90491)
- 社会科学(90471)
- 省(81843)
- 基金项目(79366)
- 自然(72173)
- 教育(72137)
- 自然科(70442)
- 自然科学(70428)
- 自然科学基金(69117)
- 划(68720)
- 编号(65809)
- 资助(61938)
- 成果(53847)
- 重点(46211)
- 部(45672)
- 课题(44923)
- 发(44045)
- 创(43194)
- 项目编号(40817)
- 创新(40106)
- 科研(39475)
- 教育部(39358)
- 期刊
- 济(130545)
- 经济(130545)
- 研究(91140)
- 中国(55054)
- 学报(45395)
- 管理(44721)
- 财(42866)
- 农(42224)
- 科学(42142)
- 教育(37536)
- 大学(34492)
- 学学(32359)
- 农业(29707)
- 融(27173)
- 金融(27173)
- 技术(26174)
- 业经(22733)
- 经济研究(21195)
- 财经(20661)
- 经(17509)
- 图书(16765)
- 问题(16345)
- 理论(15377)
- 业(14588)
- 科技(14530)
- 实践(14267)
- 践(14267)
- 现代(14164)
- 技术经济(13924)
- 版(13661)
共检索到443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英 曹海霞
当前形势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以及金融信贷体制改革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遏制过度投资与化解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投资过度 宏观调控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鹏
资本扩张型增长下,货币政策应在坚持适度宽松的原则下,战略性的运用利率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为平衡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积蓄力量。而财政政策则是在坚持"保增长、促调整"的基础上,采取推进、引导、保障、控制和转型五项原则实施财政政策的微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产能过剩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是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一种自然治理。因此,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没有被解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世界各国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治标不治本,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机遇。我国应该采取的政策包括:(1)紧缩货币以消除资产价格泡沫并降低和固化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预期收益率,降低企业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2)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淘汰低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3)为企业创造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宏观调控的取向耿玉德,万志芳林业宏观调控指的是国家对林业总体及其关系重大的林业问题的组织、调整、监督和控制。它既是对现行林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控制;”同时又是未来林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导向。林业宏观调控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表现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恢复期,我国既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国际经济的加速复苏,后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瑞礼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严峻复杂局面,宏观调控将遇到潜在经济增长率趋势性下滑和产出缺口并存等诸多新挑战。准确研判经济走势是搞好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在对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趋势严谨分析的基础上,推演出了未来三种可能性较大的周期波动情景,并探讨了不同情景下宏观调控的取向和应对举措。最后,本文还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宏观调控成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为注重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探索性提出了应对严重外部冲击的"双积极"宏观调控新取向、致力于改善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创新刺激"宏观调控新思路和以提高宏观调控操作适应性应对经济走势不确定性的新主张,这对于搞好新形势下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减速 适应性 双积极 创新刺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宏观调控的内涵 ,学术界有较大分歧 ,尽管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与西方没有两样 ,但在转轨过程中 ,宏观调控的目标次序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做出调整。短期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中长期市场化的制度变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韶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纪韶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宏观调控制度,才能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深层次的难题?关系到中国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为此,笔者想从借鉴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自力
股票、债券作为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已为人们所熟悉,它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也给金融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拟从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转让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出发,探讨中央银行在证券买卖条件下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文秀
买方市场是一种持续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在买方市场上,买者处于主动地位,买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多大,对实际交易规模和产出水平有决定性影响。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任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传兴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宏观调控 政策搭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宇荣
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凯恩斯主义与需求管理政策偏好。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当改变总需求,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支出以及提高利息率等办法对付通货膨胀。综观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基本上是遵循凯恩斯主义路线,主要采取凋节有效需求的方式,通过适度扩张和精确调整的需求管理政策措施,在经济均衡状态范围内延续经济周期的扩张过程,维护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避免发生非理性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惠斌 覃事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