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9)
- 2023(5894)
- 2022(5286)
- 2021(4762)
- 2020(4413)
- 2019(10413)
- 2018(10420)
- 2017(20984)
- 2016(11559)
- 2015(12712)
- 2014(13025)
- 2013(13055)
- 2012(12298)
- 2011(11302)
- 2010(11417)
- 2009(10620)
- 2008(10830)
- 2007(10068)
- 2006(8500)
- 2005(7506)
- 学科
- 济(49758)
- 经济(49720)
- 业(28994)
- 管理(28915)
- 方法(26088)
- 数学(23587)
- 数学方法(23399)
- 企(22248)
- 企业(22248)
- 农(14377)
- 财(11801)
- 中国(11472)
- 学(10575)
- 贸(9745)
- 贸易(9745)
- 易(9443)
- 地方(9351)
- 农业(9294)
- 业经(9224)
- 制(8503)
- 和(7160)
- 务(7113)
- 财务(7100)
- 财务管理(7077)
- 理论(6914)
- 银(6899)
- 银行(6862)
- 环境(6733)
- 企业财务(6655)
- 融(6589)
- 机构
- 大学(170045)
- 学院(168841)
- 济(70567)
- 经济(69109)
- 管理(63730)
- 研究(57264)
- 理学(55372)
- 理学院(54708)
- 管理学(53745)
- 管理学院(53424)
- 中国(42140)
- 科学(36939)
- 京(35427)
- 农(34916)
- 财(30833)
- 所(30255)
- 业大(29019)
- 农业(27991)
- 研究所(27792)
- 中心(26703)
- 江(25740)
- 财经(24993)
- 经(22561)
- 范(22216)
- 经济学(22157)
- 师范(21968)
- 北京(21865)
- 经济学院(20295)
- 州(19907)
- 院(19753)
- 基金
- 项目(112658)
- 科学(87442)
- 基金(81011)
- 研究(79667)
- 家(71325)
- 国家(70739)
- 科学基金(59433)
- 社会(49866)
- 社会科(47259)
- 社会科学(47238)
- 省(44880)
- 基金项目(43625)
- 自然(38826)
- 自然科(37908)
- 自然科学(37894)
- 划(37806)
- 自然科学基金(37267)
- 教育(37266)
- 资助(33209)
- 编号(32659)
- 成果(26772)
- 重点(25653)
- 部(25281)
- 发(24449)
- 创(23178)
- 课题(22263)
- 科研(22106)
- 创新(21694)
- 计划(21572)
- 教育部(21265)
共检索到23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荣涛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需求不足不同,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部分行业产出供给量超出市场实际需求量的畸形表现,因此从供给侧寻找原因和化解措施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文章认为,中国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长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失误所导致的产业结构扭曲化;其深层原因则是粗放的增长方式、僵化的体制机制和失误的产业政策等。因此,化解产能过剩,首先要通过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途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其次,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僵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再次,要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重点和倾斜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后,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灵 陈菡彬
去产能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产业是我国诸多产能过剩产业中资产规模最大、就业人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因而也是承担去产能任务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文章阐述了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
关键词:
要素市场 供给侧改革 产能过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
关键词:
要素市场 供给侧改革 产能过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黎丽
我国长期以来重需求侧而轻供给侧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刺激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要素市场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认为要素市场扭曲而引致的企业投资决策扭曲和企业退出决策扭曲,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基于要素市场供给侧改革视角,纠正要素市场扭曲,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重点在于:逐步消除导致要素市场扭曲的内在动力源;逐步转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土地治理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价格真实反映土地市场价值;积极推进各种资源型产品的价格、税收、财政的联动改革;进一步规范环保标准,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
关键词:
要素市场 供给侧改革 产能过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罗弘毅
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现有文献注意到了政府干预对于产能过剩形成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的分析对其作用机制关注不足,政策建议有失偏颇。本文对政府干预在产能过剩的"形成"及"维续"两阶段的作用进行了更细致的考察,认为政府在干预目标、干预方式、干预结果调整方面存在问题,诱发产能形成,而受限的地方改革和中央调控手段使得产能过剩得以维续。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罗弘毅
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现有文献注意到了政府干预对于产能过剩形成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的分析对其作用机制关注不足,政策建议有失偏颇。本文对政府干预在产能过剩的"形成"及"维续"两阶段的作用进行了更细致的考察,认为政府在干预目标、干预方式、干预结果调整方面存在问题,诱发产能形成,而受限的地方改革和中央调控手段使得产能过剩得以维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涛
在多年投资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部分行业产能出现非理性扩张,产能过剩问题悄然累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问题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堵塞了我国产能出口渠道,从而引爆了生产过剩危机。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突出问题,并对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卫平 郭江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能过剩靠传统的需求侧治理难以解决问题,以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和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4年数据,通过数据包络法测度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且呈现结构性和体制性过剩特征,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从供给侧视角分析资本、创新、土地、劳动力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证实,资金、土地、劳动力对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影响为负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能过剩 影响因素 供给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卫平 郭江
我国高技术产业产能过剩靠传统的需求侧治理难以解决问题,以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和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2002-2014年数据,通过数据包络法测度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且呈现结构性和体制性过剩特征,其中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高。进一步地,从供给侧视角分析资本、创新、土地、劳动力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证实,资金、土地、劳动力对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影响为负,创新对产能利用率影响为正,高技术产业产能利用率受供给侧因素影响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能过剩 影响因素 供给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产能过剩的实质是投资过度。我国的产能过剩在相当大程度上是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度干预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主要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以"政府价格信号"为核心概念,分析指出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在GDP、税收、就业等导向下,通过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强力干预市场、大幅度拉低各项要素价格,对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强烈的不当刺激所致。因此,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恢复正确的价格信号与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面对真实成本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引出淘汰落后产能、消减过剩产能的结果。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于消除政府干预价格的诸多体制性土壤...
关键词:
政府价格信号 产能过剩 要素市场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发亮 李平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和原因,认为现阶段我国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以采矿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产能过剩要远超过其他制造业,有的行业还表现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现象。最后,本文针对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紧迫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价格扭曲 退出机制 产能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