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8)
2023(13542)
2022(11138)
2021(9930)
2020(8455)
2019(18916)
2018(18233)
2017(34901)
2016(18944)
2015(20509)
2014(19686)
2013(19650)
2012(17959)
2011(15611)
2010(15610)
2009(14656)
2008(14919)
2007(13320)
2006(11480)
2005(10494)
作者
(54279)
(45148)
(45033)
(42597)
(29015)
(21849)
(20331)
(17747)
(17048)
(16002)
(15530)
(15171)
(14385)
(14311)
(14056)
(13795)
(13546)
(13431)
(13063)
(13062)
(11436)
(11036)
(10895)
(10327)
(10137)
(10061)
(9920)
(9883)
(8870)
(8855)
学科
(88249)
(88185)
经济(88093)
(79307)
企业(79307)
管理(72201)
方法(43702)
数学(35496)
数学方法(35319)
(30431)
(30372)
业经(29492)
(22502)
财务(22493)
财务管理(22469)
企业财务(21416)
农业(20447)
(20347)
贸易(20337)
(19912)
中国(19254)
技术(17929)
(15904)
(15295)
(14589)
(13603)
(13332)
理论(13284)
地方(12840)
(12260)
机构
学院(273821)
大学(268315)
(121493)
经济(119679)
管理(113658)
理学(99163)
理学院(98303)
管理学(97103)
管理学院(96630)
研究(83102)
中国(67176)
(56124)
(54279)
(52623)
科学(49330)
财经(45520)
业大(43076)
农业(41983)
(41670)
(41018)
(40641)
中心(39366)
经济学(37532)
研究所(37024)
经济学院(34447)
财经大学(33791)
商学(33415)
商学院(33138)
北京(32949)
经济管理(32218)
基金
项目(185512)
科学(148374)
基金(139220)
研究(131670)
(121869)
国家(120797)
科学基金(105797)
社会(88484)
社会科(84427)
社会科学(84404)
基金项目(73898)
(72420)
自然(69066)
自然科(67636)
自然科学(67616)
自然科学基金(66526)
(59534)
教育(59051)
资助(56377)
编号(50542)
(42553)
(41848)
(41368)
重点(41167)
(39267)
创新(38326)
成果(38106)
国家社会(37976)
科研(36141)
教育部(35785)
期刊
(127871)
经济(127871)
研究(74525)
(47608)
(46848)
中国(46339)
管理(45058)
学报(42444)
科学(39237)
农业(32789)
大学(32559)
学学(31465)
(25315)
金融(25315)
业经(23813)
技术(23580)
财经(23538)
经济研究(21630)
(20796)
(20205)
问题(17573)
教育(17156)
技术经济(16336)
(15888)
商业(14742)
世界(13840)
财会(13657)
统计(13401)
现代(13036)
(12929)
共检索到39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晓娜  兰宜生  
本文采用高度细化的出口贸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的同质化水平越高,则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越大。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率越低,产能过剩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负面效应越大;产能过剩对本土企业和低端产品的质量抑制效应要显著高于外资企业和高端产品。因此,应对不同性质的产品和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去产能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表征,并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愈发深远的影响。研究使用中国2000—2014年行业层面的机器人应用数据、企业层面的机器人进口数据以及中国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两类微观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企业和产品层面的实证结果均表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在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样本选择偏误及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准自然实验同样稳健,且促进效应随引进时间递增。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和劳动要素升级三个渠道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冬冬  杨德彬  苏理梅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同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U"型,目前我国仍处于拐点的左侧,即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在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而在清洁行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呈"U"型;并且,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质量影响也会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龙飞扬  殷凤  
文章将2007~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结合世界投入产出(WIOD)数据库,测算出我国制造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以及行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能够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效果因企业的贸易方式、所有制形式、技术密集度和地域分布等异质性特征而有所不同。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以下假设: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作为部分中介变量,能够传递制造业服务化对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拓展分析得出结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但也会因行业技术密集度不同产生而较大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号  殷凤  
文章基于异质性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模型,将数字化转型决策引入其中,研究企业的贸易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贸易数字化通过增强企业的柔性生产力提高质量改进的固定成本效率,从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借助大数据爬虫技术,识别企业自建主页以及使用国内电商平台或跨境电商平台的具体情况,据此构建测度企业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能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讨论后,该结论依旧稳健可信。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柔性生产力是贸易数字化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且考虑不同样本期和替换新指标后该机制依旧稳健,特别是小微型、劳动密集型、初创型或一般贸易企业进行贸易数字化转型,更能通过该机制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数字技术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采用跨境电商平台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最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方静  
采用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贸易数据,基于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视角,研究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对低收入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占比呈稳健负相关关系,生产率高的企业通过追加研发投入更易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以满足高收入国家对高质量产品的偏好需求,因而更倾向于向高收入国家出口;出口目的地人均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率、研发密度、产品质量的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由于人均收入较高的目的地对高质量产品的较强偏好,向人均收入较高的目的地出口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提升产品质量。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应集中向高收入水平的目的地市场出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昊  刘柃采  
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与出口产品质量四种假说,即人力资本要素功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人力资本规模效应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人力资本市场效应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采用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库进行实证检验,并引入地区虚拟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结论如下:人力资本、固定资产以及企业的从业员工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稳健性;人力资本的规模效应、溢出效应以及市场功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稳健性;东部地区省份形成了人力资本的市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省份可能没有形成人力资本的市场效应,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考虑人力资本市场效应是否形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刘玉伟  张佳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和中介效应角度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效果会因投资主体、投资来源、投资区位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企业创新受要素密集度、企业类型与贸易方式异质性的影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3)企业创新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偏中介效应,能够解释20%左右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健  张洪胜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9年的合并数据,研究了城市集群商业信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促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具体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控制集群企业数目和集聚程度后,结论保持稳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依据企业是否更换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检验都证实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应重视集群商业信用等非正规融资在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如何科学合理地测算贸易产品质量是研究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目前仍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法,也没有相关研究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文章基于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和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三个视角,将已有研究方法进行归类,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测算和检验,力求找到不同视角下最符合中国现实的测算方法。研究表明:(1)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使用KHW方法,而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测算则使用SHIBZ方法更加符合中国现实;(2)对于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通过引入运输成本和汇率作为产品价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