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56)
2023(20365)
2022(17269)
2021(16083)
2020(13658)
2019(31365)
2018(30629)
2017(58527)
2016(31665)
2015(35400)
2014(34700)
2013(34489)
2012(31620)
2011(28331)
2010(27932)
2009(26024)
2008(25780)
2007(22582)
2006(19856)
2005(17725)
作者
(92179)
(76772)
(76063)
(72375)
(48796)
(36656)
(34547)
(30096)
(29282)
(27322)
(26212)
(25945)
(24426)
(24242)
(23653)
(23600)
(22878)
(22751)
(22110)
(22012)
(18969)
(18769)
(18720)
(17510)
(17187)
(17050)
(16920)
(16885)
(15340)
(15111)
学科
(131672)
经济(131528)
(106735)
管理(98857)
(93676)
企业(93676)
方法(62567)
数学(52359)
数学方法(51765)
(38186)
(38022)
业经(36233)
中国(34382)
(29349)
农业(26499)
(26241)
财务(26170)
财务管理(26133)
(26063)
银行(25915)
(25294)
贸易(25278)
企业财务(24802)
(24607)
(24483)
(24385)
技术(22648)
地方(22593)
(21699)
理论(21687)
机构
学院(449543)
大学(449399)
(186185)
经济(182650)
管理(180152)
理学(155817)
理学院(154193)
管理学(151584)
管理学院(150781)
研究(149507)
中国(120034)
(95700)
科学(92130)
(84656)
(80873)
(74743)
业大(69661)
中心(69124)
财经(68738)
研究所(68361)
(65413)
农业(63835)
(62872)
北京(60095)
经济学(56818)
(54616)
师范(53986)
(53821)
(52859)
经济学院(51510)
基金
项目(307939)
科学(242376)
基金(225951)
研究(220180)
(198783)
国家(197134)
科学基金(169536)
社会(140819)
社会科(133678)
社会科学(133642)
基金项目(119090)
(118499)
自然(111708)
自然科(109191)
自然科学(109159)
自然科学基金(107249)
教育(100277)
(100213)
资助(93745)
编号(87741)
成果(69501)
重点(68826)
(67905)
(65256)
(64919)
创新(60546)
课题(59564)
科研(59539)
国家社会(59002)
教育部(58117)
期刊
(198202)
经济(198202)
研究(130504)
中国(81801)
学报(73859)
(73138)
管理(68006)
科学(67338)
(66378)
大学(56003)
学学(53208)
农业(49373)
(48996)
金融(48996)
教育(40802)
技术(38731)
财经(34177)
业经(33019)
经济研究(32296)
(29336)
(28348)
问题(26006)
技术经济(23078)
统计(21671)
(21459)
(21434)
科技(21393)
理论(20891)
世界(20705)
现代(20384)
共检索到661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琪红  
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和缩小收入差距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产能过剩对企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其异质性影响和发生机理。研究发现:企业产能过剩状况的加剧显著缩小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该影响随着企业所有制、生产率、规模和所在地区、行业特征的不同表现出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的产能过剩对企业内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是以降低企业整体的工资水平为代价。据此文章提出去产能必然面临工资差距的拉大,但这种拉大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其次,去产能需要加大人才的培育和投入力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莉娜  
数字经济是现有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但鲜有文献测度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水平并分析其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采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多分格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指数,并使用基于控制函数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数字化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较好,但是企业间数字化的发展不平衡;数字化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不同类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大数字技术投入,缩小企业间的数字化差距;培养与企业数字化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建构集成化、跨部门协作型的企业组织模式,减少数字化影响的差异性,从而使企业转型升级能够从数字化中获取最大的效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刘元生  王冰洁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企业税收负担的提高会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这一关系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地方财政压力的增大会引起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从而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税收负担提高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降低作用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工业企业、非出口企业、没有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企业;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税负提高通过"运营阻滞效应",而不是"投资选择效应"引起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本研究为减税降费等供给侧改革以及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陈锐  
中国企业长期存在着技术创新绩效低下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成本和风险的不断提升,企业间合作研发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考察企业间合作研发决策以及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可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只有在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增加企业间合作研发才可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合作研发强度过高时并不能有效地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美娟  郭平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政策不确定性出发,利用2005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研究结果发现: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减少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此外,较长的企业存续时间、较大的市场竞争与较多的缺电损失也降低了产能利用率,而较强的企业融资能力、较长的管理者任职时间、较好的企业间关系以及较大的企业人员规模能够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从分样本研究结果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大于非产能过剩行业;对国有经济的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大于非国有经济;对非出口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大于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本文运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家工业企业2002-2004年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考察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因素,重点讨论要素与产品市场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论文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信贷配给,会导致企业选择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工作激励方式、劳动者的谈判力量也会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份额。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子健  张计宝  
拓展企业融资方式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成长。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企业"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内源融资不利于企业成长,对成长率越高的企业抑制作用越强,相反,外源融资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其中,银行融资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对于成长率越高的企业其促进作用越强;商业信用、非银行机构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在进行分样本回归中,我们发现商业信贷融资方式显著地促进了独资企业的成长,银行融资方式显著促进了非独资企业的成长。因此,保证银行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渠道畅通,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是促进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关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子健  张计宝  
拓展企业融资方式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成长。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企业"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内源融资不利于企业成长,对成长率越高的企业抑制作用越强,相反,外源融资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其中,银行融资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对于成长率越高的企业其促进作用越强;商业信用、非银行机构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在进行分样本回归中,我们发现商业信贷融资方式显著地促进了独资企业的成长,银行融资方式显著促进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长远  陈琳  
本文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首先基于文献提出了一个假说,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通过信贷获得流动资本的能力受到限制,它们倾向于减少劳动雇用或降低工资水平,从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和稳健性分析,我们找到了这一命题的支持性证据:私人企业的负债资产比(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则没有类似的结论。出现这一差异的关键原因是,在中国,只有私人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的困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铁  王海成  
劳动力市场管制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或者说,是否能够创造增量的企业价值,是关乎劳动制度取向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总体上看,劳动力市场管制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概率;(2)劳动力市场管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即相比产品创新,劳动力市场管制促进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3)劳动力市场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影响不显著;(4)劳动合同期限存在调节作用,临时雇佣比例的提高会弱化劳动力市场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增进效应。文章认为,现阶段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管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并行不悖,可以实现劳动者和资本长期利益的双赢,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结构性的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锦  张三保  
在行政许可制度备受诟病、企业腐败行为盛行的大背景下,文章将企业是否提交行政许可申请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行政许可对企业腐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申请的行政许可种类越多,其腐败行为越严重;(2)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其腐败形式呈现差异化:行政许可使得大型企业卷入更多的非正式支付,而迫使中小型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上花费更多的时间;(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地区法治环境显著抑制了行政许可对企业腐败行为的正向影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精简行政审批制度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优化法治环境,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冰  刘钧霆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来自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探究不同营商环境下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正规企业融资约束的差异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行业下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正规企业融资约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行为的确是造成企业融资约束的原因;在不同营商环境下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异质性影响,具有成熟的中介组织体系、良好法律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区,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较小,良好的营商环境会减弱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不同行业下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企业融资约束也存在异质性影响,非正规部门的竞争对低技术行业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高技术行业,对服务业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制造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鹏  施美程  
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市场化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并且探讨了这种影响是否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差异。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化有助于缓解各类企业融资约束;(2)相比而言,民营企业面临着显著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3)金融市场化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譬如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从更广的视角上探讨了金融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本文考察了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将城市层面的增值税负担与企业所得税负担指标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宏微观匹配,使用工具变量修正税负指标的测量误差,实证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以及多种具体形式均具有负面影响;分样本研究揭示,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非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严重;分税种研究揭示,增值税负担的影响比企业所得税负担更严重,且该结论对于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多种具体形式以及所有分样本均稳健成立。这说明,间接税具有更明显的"非中性"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施予  李光勤  
电子商务发展问题近年来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主题,但税收负担如何影响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却少有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Logit、Probit、OLS以及IV-Probit等模型,研究了税收负担对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及企业网上销售比例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税收负担越重,企业选择电子商务的概率越大;(2)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并采用主观税负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3)税收负担越重,使得企业网上销售的比重越高,但只在总税负和增值税税负时才显著。鉴于此,应合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平衡企业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同时适当加强对线上业务的税收监管,以期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