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4)
- 2023(10481)
- 2022(8907)
- 2021(8165)
- 2020(7137)
- 2019(16552)
- 2018(16174)
- 2017(32169)
- 2016(17685)
- 2015(19754)
- 2014(20083)
- 2013(20133)
- 2012(18806)
- 2011(16850)
- 2010(17339)
- 2009(16684)
- 2008(17225)
- 2007(15861)
- 2006(13953)
- 2005(12742)
- 学科
- 济(80149)
- 经济(80054)
- 业(79623)
- 企(78429)
- 企业(78429)
- 管理(70512)
- 方法(39142)
- 数学(30861)
- 数学方法(30568)
- 财(30510)
- 业经(23839)
- 务(22733)
- 财务(22708)
- 财务管理(22680)
- 企业财务(21575)
- 农(18949)
- 中国(17232)
- 制(16698)
- 策(16420)
- 技术(16306)
- 贸(15537)
- 贸易(15530)
- 和(15438)
- 易(15173)
- 理论(14388)
- 划(14089)
- 地方(12525)
- 农业(12420)
- 企业经济(12415)
- 学(12259)
- 机构
- 学院(265571)
- 大学(262129)
- 济(115738)
- 经济(113431)
- 管理(108834)
- 理学(92950)
- 理学院(92072)
- 管理学(90844)
- 管理学院(90336)
- 研究(83614)
- 中国(66308)
- 财(57361)
- 京(53917)
- 科学(48001)
- 财经(44768)
- 所(42463)
- 江(42008)
- 经(40351)
- 农(39860)
- 中心(38970)
- 研究所(37888)
- 业大(35863)
- 经济学(34888)
- 北京(33958)
- 财经大学(32833)
- 州(32683)
- 经济学院(31603)
- 农业(31379)
- 商学(30817)
- 范(30602)
- 基金
- 项目(164872)
- 科学(131365)
- 研究(121999)
- 基金(121266)
- 家(103659)
- 国家(102685)
- 科学基金(89758)
- 社会(78018)
- 社会科(74067)
- 社会科学(74042)
- 省(64503)
- 基金项目(63671)
- 自然(58359)
- 自然科(57062)
- 自然科学(57042)
- 教育(56191)
- 自然科学基金(56102)
- 划(53581)
- 资助(50710)
- 编号(50128)
- 成果(40806)
- 部(37530)
- 重点(36371)
- 创(35562)
- 发(34714)
- 课题(33733)
- 创新(33069)
- 业(32977)
- 教育部(32662)
- 人文(32225)
- 期刊
- 济(131374)
- 经济(131374)
- 研究(77159)
- 财(49834)
- 中国(47219)
- 管理(44512)
- 学报(35259)
- 农(34704)
- 科学(34467)
- 融(27114)
- 金融(27114)
- 大学(26936)
- 学学(25613)
- 技术(24653)
- 财经(23151)
- 农业(22713)
- 教育(22291)
- 业经(21293)
- 经济研究(20735)
- 经(19899)
- 问题(16963)
- 技术经济(16210)
- 贸(15632)
- 财会(14878)
- 业(14035)
- 国际(13554)
- 现代(13169)
- 统计(12992)
- 商业(12945)
- 理论(12541)
共检索到399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国 农媛媛
相关数据显示,以国企投资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国有企业也是产能过剩率先爆发的"重灾区"。探究国企投资冲动背后的深层次诱因,可归结为内部成本的外部化和国企产权不明晰两大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必须建立起长效化解机制,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来还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质性地推进国企改革,来最终达到根治产能过剩的目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聆
连锁经营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通过实现采购、配送、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上的专业化,店名、店貌、商品、服务方面的标准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化,把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上的商业活动变得像工业生产流水线那样尽可能的简单,因而能够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笑萍
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投资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等问题, 而低水平盲目投资建设是经济运行中诸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税收与投资规模及其结构的关系, 研究提出治理低水平盲目投资建设的税收对策, 是我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税收 投资规模 投资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向敏 岳永兵
从农户视角分析利用新、老宅基地建房的成本效用,找出农民偏好利用新宅基地建房的经济学诱因,探寻增加利用新宅基地建房的成本和增加老宅基地建房效用的措施,达到遏制农村居民建房时利用新宅基地的冲动,促使对老宅基地的利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风 于润吉
国家卫生部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缓解群众看病贵,曾多次提出严格要求,禁止城市大医院盲目扩大规模,特别是限制低效率重复的建设项目。然而,有相当多的城市医院仍然置国家卫生部指令于不顾,有禁不止,继续大兴土木,楼
关键词:
城市医院 扩张 宏观调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敏蓉
工业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而技术进步若存在资本偏向,那么也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文章从技术资本偏向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主要诱因。研究发现,过度投资一直是加剧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工业技术资本偏向,使得工业生产倾向于过多资本投入,从而加速了产能过剩。此外,出口、研发投入等则是缓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渠道。
关键词:
技术资本偏向 工业 产能过剩 诱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姝 李锂
地方政府对产能过剩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将地方政府行为诱发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模型化。中央政府是抑制产能过剩的主体,本文利用数理模型分析中央政府规制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中央政府抑制产能过剩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诱发产能过剩中责任的不同和在抑制产能过剩中作用的不同,本文给出中央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具体的规制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学贵
期货投资基金是指将投资者的资金积聚起来,由基金管理者将资金投资于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市场,再将由此取得的收益返还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工具。由于期货投资基金是由期货投资专家管理,而且集中了分散投资者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健 汪应宏 彭山桂
利用1994-2012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结果发现:财政分权使地方出现愈加严重的财政赤字,为缓解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倾向于实施城市用地扩张策略;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赤字规模膨胀的激励程度,中、西部地区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为缓解财政赤字问题,中、西部地区更依赖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用地扩张可以实现"以地生财"和"以地引资生税",进而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东部地区倾向于"以地生财",中、西部地区倾向于"以地引资",但中、西部地区"以资生税"的效率不高。针对上述作用机理与区域差异,提出了缓解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金秋 肖艳 吴婷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晓彤 章永安
纵观世界经济史,我们看不到“三角债”这个字眼.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却出现了这个由错综复杂的因素促成的经济怪物.有人认为它是吞噬资金的巨大“黑洞”,是经济发展的“怪胎”.然而,究竟什么是三角债?它是怎么形成的?有无治本之策?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三角债进行深层思考. 一、三角债问题的实质三角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的超过结算期而未能偿付的债权债务关系.它是企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前程 杨光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理论模型,刻画产能利用和信贷扩张对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运用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总体上产能利用水平对投资没有显著的正向引导作用,信贷扩张对投资则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进一步的子样本分析表明,在不同地区和时期,产能利用和信贷扩张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中、西部地区产能利用率和信贷扩张对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东部地区则不存在;1990—2001年与2008—2011年期间产能利用率和信贷扩张对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2002—2007年期间则不存在。
关键词:
产能利用 信贷扩张 投资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国胜 刘政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2005、2012),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渠道考察了相关机理。研究发现:企业的属地经营加剧了产能过剩并使得中国的产能过剩具有省级市场的属地特征,企业在省际之间的市场扩张能够抑制产能过剩。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中国在省级市场内部存在诱导企业过度进入并加剧投资的影响渠道,这使得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省际市场扩张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并影响其产能决策,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因而能够在全国发挥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据此,通过以省级政府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跨区经营、将全国性销售指标作为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杭建平 王建梅
企业在追求高速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忽视发展与巩固的协调,容易面临多种风险,如管理滞后、领导力削弱、规模不经济、并购方式使用不当、人才及资金风险等等,必须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创新带动企业经营理念的提升,培育适应高速发展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并具备超前的人才观念,善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合理使用并购,以实现企业超常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速扩张 风险 规模经济 并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河北大学课题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河北省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省份。化解产能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经济增速放缓、落后产能企业倒闭等问题,更面临着大量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严峻问题。如今,结构性就业矛盾本就比较大,除了去产能失业人员本身存在平均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劣势条件外,政府扶持力度的不够、失业保险制度不够健全、就业培训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使得去产能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变得更加棘手。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构建灵活培训机制,失业人员要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失业人员 再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