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
2023(1655)
2022(1317)
2021(1296)
2019(2541)
2018(2238)
2017(5158)
2016(2589)
2015(2952)
2014(2950)
2013(2989)
2012(2711)
2011(2458)
2010(2446)
2009(2377)
2008(2620)
2007(2567)
2006(2222)
2005(2223)
2004(2095)
作者
(7478)
(6341)
(6170)
(5924)
(4164)
(2966)
(2866)
(2441)
(2308)
(2216)
(2172)
(2087)
(2023)
(2023)
(1994)
(1926)
(1884)
(1875)
(1795)
(1574)
(1567)
(1544)
(1491)
(1440)
(1430)
(1411)
(1389)
(1282)
(1269)
(1229)
学科
(14811)
经济(14804)
(9851)
管理(9047)
(8471)
企业(8471)
方法(7572)
数学(7004)
数学方法(6993)
(4319)
(4146)
金融(4146)
中国(3741)
市场(3581)
(3523)
银行(3523)
(3500)
财务(3499)
财务管理(3498)
(3490)
企业财务(3434)
(3393)
(3083)
(2507)
贸易(2503)
(2400)
业经(2366)
(2097)
理论(1878)
体制(1849)
机构
大学(43107)
学院(41946)
(23018)
经济(22675)
管理(17875)
理学(14951)
理学院(14856)
管理学(14773)
管理学院(14689)
研究(13500)
中国(13059)
(11771)
财经(9500)
(8701)
(8580)
经济学(8200)
经济学院(7367)
财经大学(7328)
(7060)
金融(6966)
中心(6386)
(6386)
(5824)
北京(5645)
商学(5514)
商学院(5463)
研究所(5400)
(5344)
科学(5277)
银行(5107)
基金
项目(23780)
科学(19716)
基金(19441)
研究(17529)
(16243)
国家(16147)
科学基金(14643)
社会(12902)
社会科(12297)
社会科学(12293)
基金项目(9931)
自然(9138)
自然科(8964)
自然科学(8963)
自然科学基金(8847)
资助(8661)
教育(7980)
(7653)
(6592)
编号(6295)
(6117)
教育部(5731)
国家社会(5715)
人文(5493)
大学(5097)
成果(5032)
(4966)
重点(4946)
社科(4906)
(4844)
期刊
(25673)
经济(25673)
研究(15272)
(9859)
(9324)
金融(9324)
管理(7385)
中国(7209)
财经(6141)
(5256)
科学(4879)
经济研究(4552)
学报(4374)
大学(3802)
(3761)
学学(3685)
业经(3448)
问题(3380)
(3175)
理论(3081)
国际(2988)
技术(2819)
实践(2617)
(2617)
技术经济(2527)
世界(2519)
商业(2474)
农业(2225)
经济管理(2158)
统计(2078)
共检索到67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民  
当前,学术界对产能过剩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经济视角和中观行业视角进行。然而,产能过剩首先是一个微观概念,通常是指某一企业能够提供的生产量大于市场对其的需求量。因此,上述研究并没有考虑影响行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因素——企业的管理与治理。文章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性分解,对企业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归纳了企业产能过剩的主要财务表现,深入剖析了产能过剩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微观传导机理及其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针对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民  
当前,学术界对产能过剩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经济视角和中观行业视角进行。然而,产能过剩首先是一个微观概念,通常是指某一企业能够提供的生产量大于市场对其的需求量。因此,上述研究并没有考虑影响行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因素——企业的管理与治理。文章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性分解,对企业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归纳了企业产能过剩的主要财务表现,深入剖析了产能过剩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微观传导机理及其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针对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步丹璐  石翔燕  狄灵瑜  
文章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能过剩是以GDP为核心的晋升锦标赛的一系列扭曲性后果之一,地方官员会迫于晋升压力支持企业扩大产能,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进而产生产能过剩等问题;此外,资本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是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中介变量,即地方官员迫于晋升压力对信贷资源配置的不当干预降低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导致企业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变传统的以经济绩效为主的官员晋升考核方式,增加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目标的比重,能够降低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对产能过剩的影响;而政府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监督和制约地方政府的不当经济干预行为,抑制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对产能过剩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步丹璐  石翔燕  狄灵瑜  
文章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能过剩是以GDP为核心的晋升锦标赛的一系列扭曲性后果之一,地方官员会迫于晋升压力支持企业扩大产能,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进而产生产能过剩等问题;此外,资本市场信贷资源配置是地方官员晋升压力影响企业产能过剩的中介变量,即地方官员迫于晋升压力对信贷资源配置的不当干预降低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导致企业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变传统的以经济绩效为主的官员晋升考核方式,增加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目标的比重,能够降低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阳  
自"十二五"以来,产能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我国现有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传递机制的纠偏,能够抑制产能过剩的效应。本文在宏观与微观的全视角下,基于通过资本市场纠偏以改善产能过剩的现状,并因纠偏效应的社会成本较高,提出适时改进资本市场纠偏效应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时磊  
经济高速增长与产能严重过剩相伴随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债务杠杆主要获取方式的长期债务和商业信用对企业产能过剩程度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扭曲的主要表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可能存在着加剧产能过剩的效应;资本市场扭曲通过商业信用的"所有制传递机制"和"规模传递机制"纠偏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产能过剩效应。由此得出结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可能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程度严重的原因,资本市场扭曲虽然可以由商业信用渠道纠偏措施改善其要素配置效率,但这种诱发的纠偏效应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据此提出在合适时机逐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益峰  朱智  
资本市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正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并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各种复杂因素,决定了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离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离规范化的资本市场相距较远,还有很长的一段“实现之路”要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资本市场线是指表明有效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的一条射线。它是沿着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由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资本市场线可表达为:E(rp)=rF+re*Qp,其中rp为任意有效组合P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re为资本市场线的斜率,QP为有效组合P的标准差(风险)。虽然资本市场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当企业拥有多个业务部门时,拥有相应的投资机会的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会展开竞争,作为企业总部的集团为了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需要将各投资机会产生的现金流集中起来重新分配,以提高内部投资效率。这种资金再分配使得企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当企业外部融资市场出现信用约束,也即具有正NPV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融不到资金或者融得的资金不足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目前可控制的资金在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新年伊始,资本市场迎来了扑面春风。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12年以来国务院首次提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充分肯定了我国资本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阐述了资本市场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蕾  彭迪云  
一、资本与资本经营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资本当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是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手段。为了与资本相区别,把社会主义企业的财产称为资产或资金。这种观念使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企业国有财产只讲使用,不讲效率;只顾投入,不计产出;只点实物,不核价值,这显然与对资本的片面认识有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本佑  
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企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 ,认为融资体制对企业资本结构模式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中国企业资金的市场配置方式逐渐取代了计划配置方式 ,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了提高融资效益必须科学选择融资方式或资本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望军  余兆纬  王婷  
应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中国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处于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前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入新阶段。20年来,资本市场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中进步、在合作中共赢,股票和债券市场市值均居于全球第二位,商品期货市场排名前列。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