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1)
- 2023(13710)
- 2022(11331)
- 2021(10053)
- 2020(8634)
- 2019(19377)
- 2018(19157)
- 2017(37573)
- 2016(19998)
- 2015(22380)
- 2014(22178)
- 2013(22243)
- 2012(20689)
- 2011(18632)
- 2010(19083)
- 2009(18326)
- 2008(18195)
- 2007(16732)
- 2006(15067)
- 2005(13976)
- 学科
- 济(115854)
- 经济(115711)
- 业(86936)
- 企(78277)
- 企业(78277)
- 管理(77958)
- 方法(46575)
- 数学(38101)
- 数学方法(37928)
- 财(32342)
- 业经(31411)
- 农(29634)
- 中国(23288)
- 制(22909)
- 务(22518)
- 财务(22498)
- 财务管理(22466)
- 地方(22044)
- 企业财务(21385)
- 农业(21192)
- 技术(17888)
- 体(17859)
- 划(16534)
- 策(16218)
- 和(16189)
- 贸(15597)
- 贸易(15588)
- 理论(15417)
- 融(15105)
- 金融(15103)
- 机构
- 学院(304671)
- 大学(301055)
- 济(146641)
- 经济(144266)
- 管理(122685)
- 理学(105525)
- 理学院(104561)
- 管理学(103407)
- 管理学院(102829)
- 研究(97503)
- 中国(78300)
- 财(69624)
- 京(60663)
- 财经(54894)
- 科学(51978)
- 经(49784)
- 所(47548)
- 江(47037)
- 经济学(46932)
- 农(46837)
- 中心(44277)
- 经济学院(42162)
- 研究所(41955)
- 财经大学(40421)
- 业大(39816)
- 北京(37875)
- 农业(36361)
- 州(35762)
- 商学(35747)
- 商学院(35424)
- 基金
- 项目(190591)
- 科学(153969)
- 基金(143291)
- 研究(142540)
- 家(121335)
- 国家(120259)
- 科学基金(106600)
- 社会(97574)
- 社会科(92798)
- 社会科学(92773)
- 基金项目(75422)
- 省(73452)
- 自然(65589)
- 教育(64679)
- 自然科(64120)
- 自然科学(64106)
- 自然科学基金(63104)
- 划(59553)
- 资助(58642)
- 编号(55008)
- 成果(44500)
- 部(44191)
- 创(42449)
- 重点(41819)
- 制(41575)
- 国家社会(41462)
- 发(41116)
- 业(39420)
- 教育部(39337)
- 创新(38937)
- 期刊
- 济(171874)
- 经济(171874)
- 研究(95408)
- 中国(58185)
- 财(57865)
- 管理(51769)
- 农(44306)
- 科学(38235)
- 学报(37726)
- 融(32323)
- 金融(32323)
- 大学(31173)
- 学学(30005)
- 财经(29894)
- 农业(29854)
- 经济研究(28044)
- 技术(27510)
- 业经(26784)
- 经(25811)
- 问题(22089)
- 教育(21507)
- 技术经济(19413)
- 业(17507)
- 贸(17116)
- 世界(17075)
- 统计(15359)
- 商业(15270)
- 现代(15269)
- 国际(14564)
- 经济管理(14516)
共检索到46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俊杰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得出:第一,产能过剩引起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能过剩通过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波动,其中,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而劳动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且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表现出不完全中介效应特征。第三,产能过剩引起的产能利用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直接效应要远大于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产生的中介效应。因此,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政府应放弃对要素价格以及配置的不当干预,加快构建统一市场,重点是完善要素市场,以使经济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小会 陆远权
在考察中国区域经济波动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解为产能过剩因素和价格扭曲因素,利用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价格扭曲在产能过剩与经济波动的影响路径上具有中介效应;产能过剩、价格扭曲均与经济波动显著正相关;价格扭曲程度与异常经济波动正相关;通货膨胀和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显著正相关,全要素生产率和FDI与经济波动显著负相关。因此应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反应真实、灵敏的价格信号机制,化解产能过剩,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抑制通货膨胀水平与金融发展程度,适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FDI所占的比重,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价格扭曲 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俊杰
本文从产业政策视角研究转型时期我国产能过剩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当前产业政策刺激了大量的企业对少数具有政府偏好产业的集中进入,而企业自身的投资冲动行为又进一步加强了产能过剩程度。过剩产能形成后,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宏观目标的考量往往会在产业政策指导下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去库存、鼓励创新、限制退出,这种选择性的疏导策略又在客观上造成产能过剩化解机制受阻,从而使得产能过剩"日益严重",且"久治不愈"。进一步地,本文利用1999—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其政策意义在于有效防范和治理产能过剩,为加快产业政策转型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产能过剩 发生机制 制造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彬
本文以制造业462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董事会结构要素的四个变量入手,对董事会治理要素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实证分析董事会治理要素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董事会规模大小并非影响公司绩效的有效因素,独立董事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要素 公司绩效 相关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宣烨
本文从要素市场扭曲、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视角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要素价格制度性和政策性扭曲,使工业部门优先获得要素安排,直接挤占和侵蚀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投入;由要素市场扭曲所造成的体制性产能过剩,导致高端服务业有效需求受限,无法与制造业有效耦合,出现"需求抑制效应"和"融合断裂效应";产能过剩逆向加剧要素市场扭曲,进一步侵蚀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供给,导致越过剩越扭曲的"棘轮效应"。本文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产能过剩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张潇潭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9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公开财务数据,利用成本函数法测算微观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进一步探讨企业产能利用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关联。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中两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产能利用率的改善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企业产能利用率而言存在门限值,使得这一正向关系仅在高于门限值时成立。本文从新的角度说明化解产能过剩相关举措的重要意义。政府应继续监测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水平,逐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以从源头上减少大规模产能过剩形成的可能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涛 李沙沙
要素价格市场化是有效发挥市场竞争选择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要素价格扭曲和企业剧烈更替并存的特征事实,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有效市场退出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显著阻碍了企业有效市场退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有效市场退出的阻碍效应在所有制、规模、行业、地区和生产率等异质性企业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资本偏向效应、收益扭曲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寻租激励效应等途径显著阻碍了企业有效市场退出。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要素价格扭曲和企业市场退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为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富森
从中观视角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R&D投入的影响及行业差异,厘清行业异质性背景下要素价格扭曲影响R&D投入的理论机制,运用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结合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R&D资本投入和R&D人力投入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行业异质性因素在二者间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行业异质性因素的作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因素如市场竞争、资本密集度、企业平均规模以及对外开放度在不同门槛值区间,要素价格扭曲对R&D投入的影响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政 杨先明 匡慧姝
公平竞争对化解企业过剩产能极为重要,但对此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从欠公平竞争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与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欠公平竞争显著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说明在微观层面应该进一步提升我国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减少各类灰色竞争与反竞争等对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就作用机理而言,发现欠公平竞争往往与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调节信号失效、内生产能集中机制失灵以及研发创新化解产能乏力等渠道结合,最终加剧企业产能过剩。本文政策含义表明,应该从供需两侧铲除阻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土壤,
关键词:
公平竞争 产能过剩 产能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政 杨先明 匡慧姝
公平竞争对化解企业过剩产能极为重要,但对此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从欠公平竞争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与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欠公平竞争显著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说明在微观层面应该进一步提升我国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减少各类灰色竞争与反竞争等对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就作用机理而言,发现欠公平竞争往往与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调节信号失效、内生产能集中机制失灵以及研发创新化解产能乏力等渠道结合,最终加剧企业产能过剩。本文政策含义表明,应该从供需两侧铲除阻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土壤,通过强化公平竞争环境来遏制企业产能过剩。
关键词:
公平竞争 产能过剩 产能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美连 石泓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数据为样本,对其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规模、社会监督压力、行业压力、所在地区经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与股权集中度不相关。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 碳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王沈
本文采集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发生并购、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增长公司以及经营亏损企业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本文使用2004~2013年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公司治理、融资情况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因素中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与企业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不能确定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低;融资因素中杠杆比率与制造业企业技术效率负相关,同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技术效率也越高;外部融资与企业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内部融资则与企业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融资 企业技术效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建 王靖茹 吴鼎纹
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重要方式之一,在助力公司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资源配置视角实证检验行业并购活跃度对企业生产率以及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行业并购活跃度通过“技术渠道”和“效率渠道”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具体体现为对于目标企业和未参与并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二,行业并购活跃度能够显著抑制资源错配,表现为显著降低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上述发现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拓展性检验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较低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时,行业并购活跃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同时行业并购活跃度能够促进该行业内僵尸企业的出清比例,并加剧低效率企业的融资难度。本文深刻揭示并购政策放松这一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作用,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