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7)
- 2023(16416)
- 2022(13733)
- 2021(12686)
- 2020(11173)
- 2019(25382)
- 2018(25367)
- 2017(49464)
- 2016(26638)
- 2015(29912)
- 2014(29772)
- 2013(29515)
- 2012(26965)
- 2011(24152)
- 2010(24175)
- 2009(22802)
- 2008(22970)
- 2007(20842)
- 2006(17883)
- 2005(16260)
- 学科
- 济(115266)
- 经济(115108)
- 业(100515)
- 管理(94834)
- 企(89023)
- 企业(89023)
- 方法(56113)
- 数学(46769)
- 数学方法(46266)
- 财(39359)
- 农(34339)
- 业经(32772)
- 制(27082)
- 中国(27004)
- 务(26596)
- 财务(26542)
- 财务管理(26486)
- 企业财务(25151)
- 农业(23741)
- 技术(20706)
- 贸(20210)
- 贸易(20201)
- 易(19643)
- 地方(19236)
- 和(19231)
- 理论(18836)
- 体(18834)
- 银(18764)
- 银行(18735)
- 划(18406)
- 机构
- 学院(382987)
- 大学(380577)
- 济(162510)
- 经济(159377)
- 管理(156561)
- 理学(134818)
- 理学院(133552)
- 管理学(131579)
- 管理学院(130851)
- 研究(117813)
- 中国(94866)
- 财(80717)
- 京(78530)
- 科学(68872)
- 财经(63253)
- 农(61632)
- 江(58670)
- 所(57918)
- 经(57390)
- 中心(56783)
- 业大(54248)
- 研究所(51629)
- 经济学(49964)
- 北京(48696)
- 农业(48229)
- 财经大学(46755)
- 州(45605)
- 经济学院(45345)
- 范(44089)
- 师范(43642)
- 基金
- 项目(251052)
- 科学(200244)
- 基金(185577)
- 研究(184689)
- 家(159214)
- 国家(157858)
- 科学基金(138580)
- 社会(119787)
- 社会科(113771)
- 社会科学(113743)
- 省(98121)
- 基金项目(98115)
- 自然(89300)
- 自然科(87284)
- 自然科学(87260)
- 自然科学基金(85768)
- 教育(84981)
- 划(81215)
- 资助(76004)
- 编号(74595)
- 成果(59967)
- 部(56695)
- 重点(55530)
- 创(54508)
- 发(52604)
- 创新(50345)
- 制(50329)
- 课题(49997)
- 国家社会(49932)
- 教育部(49497)
- 期刊
- 济(179006)
- 经济(179006)
- 研究(109318)
- 中国(71773)
- 财(68181)
- 管理(61247)
- 农(56425)
- 学报(53009)
- 科学(50861)
- 大学(41869)
- 学学(39696)
- 农业(37944)
- 融(37936)
- 金融(37936)
- 技术(35557)
- 财经(32222)
- 教育(32177)
- 业经(30626)
- 经济研究(28107)
- 经(27563)
- 问题(23740)
- 业(22276)
- 技术经济(21203)
- 统计(19793)
- 财会(19648)
- 贸(18718)
- 理论(18501)
- 策(18488)
- 商业(18122)
- 现代(17956)
共检索到567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芳 夏湾
通过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价值链三个方面分析产能过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并把制造业分为轻工业类型和重工业类型。2001—2015年制造业27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销售利润率均能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企业亏损面和库存的增加均不利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种影响不显著。轻工业更依赖于提高产能利用率来增加产值、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重工业则更着重于企业亏损面扩大从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销售利润率来影响产业升级。根据实证结果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提出政府规制,希望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来促进产业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升级 产能过剩 政府规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陆远权 朱小会
在考察中国区域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解为政府规制因素和产能过剩因素,利用1997~2012年省际数据建立环境污染影响因素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检验政府规制和产能过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正式规制强度对各区域降污减排作用不显著;提高非正式规制强度对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有显著作用,非正式规制对高度产能过剩产生的环境污染有显著的平抑作用;产能过剩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化解产能过剩将显著改善中西部地区环境质量。
关键词:
政府规制 产能过剩 环境污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俊杰
产业政策是导致我国转型时期产能过剩产生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中国1999-2011年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效应显著为负,不同政策工具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不相同:(1)税负降低会带来产能利用率的下降,两者显著正相关;(2)贸易保护与产能利用率的关系显著为正,贸易保护程度的增强在短期内会提高产能利用率;(3)创新补贴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政府补贴对创新效率具有负作用。进一步地,小企业、国有企业和行业低技术的比重越高,产业政策就越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化解和防止产能过剩,我国的产业政策亟需转向竞争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而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来提升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有限;国有企业和小企业比重的增加将会减弱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和大中企业比重的提高则会促进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环境规制对偏重度污染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上述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污染强度下的作用程度也各异。研究结论对如何利用环保硬约束监督管理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和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等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本文采用1999~2003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说明制造业行业是否存在外资行业内横向溢出和行业间纵向溢出效应(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利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GMM),克服了要素投入的内生性问题和前期的生产率冲击后,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的内资而言,外资的后向联系效应作用明显,说明后向联系确实是外资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而行业内溢出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表现为不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FDI后向联系 溢出效应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基于2001-2014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严厉的正式环境规制与较强的公众环保意识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水平的系数不显著,而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分组层面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作用呈现明显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基于2001-2014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严厉的正式环境规制与较强的公众环保意识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水平的系数不显著,而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分组层面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作用呈现明显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在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的省份,环境规制反而抑制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从建立差异化环境规制长效机制及其如何与创新驱动政策有效协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晶 彭琴燕 国肖娜 李会敏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间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毋庸置疑,合理的收入差距可以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然而收入差距过大,无疑会对行业的均衡发展、社会的公平分配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厘清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而探寻缩小或根治行业收入差距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业和制造业为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水平和行业垄断程度,且这三个因素对行业收入差距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华 刘力
从企业规模、市场外向度两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20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行业市场外向度的提高能对其地区集聚形成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企业相对规模则与产业集聚呈现出"U"型特征;对高、低集聚行业分类考察发现,市场外向度的正向作用仅在低集聚行业中十分显著,而企业规模与产业集聚之间在低集聚行业中所呈现出"U"型特征而在高集聚行业中表现出倒"U"型关系的现象使得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倒"S"型关系。研究发现对制定和实施我国的产业集聚与空间布局政策均有相应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企业规模 市场外向度 制造业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的行业间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出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正向的上拉作用,进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负向的下拉作用。但进出口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同,出口贸易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均有上拉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进口贸易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下拉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上拉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促进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适当控制最终消费品等产品的进口,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制造业 相对工资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克新 杨朝均 黄平
在将绿色工艺创新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运用2003-2009年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 I对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 I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产生了正向的直接影响,而对两种绿色工艺创新产生了负向的间接影响。总体来看,FD I对我国制造业两种绿色工艺创新均产生了负向的综合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傅京燕 冯会芳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李小平 白澎
熊彼特假说与新古典学派在“垄断(竞争)程度影响创新”的研究领域形成经典争论,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仍没有形成统一结论。本文在对已有实证研究的评述基础上,重新探讨了实证方法论,并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以勒纳指数表示的行业市场竞争与创新投入之间确呈倒U型关系,而行业中的外资比重比国有比重更能反映创新投入的差异,文章认为这能从中国的制度变迁中找到解释。对于“技术机会”的衡量,本文设计的固定资产项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相反,行业个体效应更能与其进行对应。
关键词:
市场结构 研发投入 面板数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明荣 王明喜
本文分析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者服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首先,基于2000-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我们计算了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生产者服务增值份额,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品出口中直接和间接的生产者服务投入处于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其次,利用2004-2007年25个行业的数据,我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生产服务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者服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增长起促进作用;与金融、保险等高端生产者服务相比较,制造业出口对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生产者服务依赖度较大。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关键词:
行业效率 行业成本 出口贸易 制造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能利用率测算比较与产能过剩研究——基于1996—2015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998-2007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
环境规制强度变化对制造业“清洁化”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验证
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替代研究——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升级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与财税政策探析*—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技术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