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5)
- 2023(6910)
- 2022(5792)
- 2021(5089)
- 2020(4166)
- 2019(9032)
- 2018(8485)
- 2017(15363)
- 2016(8592)
- 2015(9175)
- 2014(8701)
- 2013(8498)
- 2012(7603)
- 2011(6950)
- 2010(6891)
- 2009(5947)
- 2008(5723)
- 2007(4852)
- 2006(4101)
- 2005(3420)
- 学科
- 济(30762)
- 经济(30730)
- 管理(24160)
- 业(23541)
- 企(17938)
- 企业(17938)
- 方法(15078)
- 数学(13731)
- 数学方法(13631)
- 农(9596)
- 财(8624)
- 学(8329)
- 中国(8205)
- 贸(7938)
- 贸易(7937)
- 易(7744)
- 业经(7217)
- 农业(6860)
- 环境(5867)
- 技术(5720)
- 务(5490)
- 财务(5480)
- 财务管理(5474)
- 企业财务(5233)
- 制(5094)
- 划(4959)
- 地方(4869)
- 银(4839)
- 银行(4795)
- 产业(4733)
- 机构
- 大学(123991)
- 学院(123963)
- 济(48150)
- 经济(47377)
- 管理(44604)
- 研究(44559)
- 理学(40130)
- 理学院(39579)
- 管理学(38751)
- 管理学院(38555)
- 农(35178)
- 科学(32185)
- 中国(30647)
- 农业(28599)
- 业大(27631)
- 京(24974)
- 所(24504)
- 研究所(23105)
- 财(19558)
- 中心(19555)
- 农业大学(19510)
- 江(17569)
- 财经(16555)
- 院(15754)
- 省(15320)
- 经(15316)
- 室(15154)
- 经济学(15015)
- 业(14965)
- 科学院(14774)
- 基金
- 项目(94901)
- 科学(73416)
- 基金(69853)
- 家(65535)
- 国家(65010)
- 研究(58983)
- 科学基金(53981)
- 社会(38611)
- 自然(38302)
- 省(38261)
- 基金项目(37688)
- 自然科(37483)
- 自然科学(37459)
- 自然科学基金(36850)
- 社会科(36762)
- 社会科学(36750)
- 划(32965)
- 资助(27588)
- 教育(27367)
- 重点(22090)
- 计划(21324)
- 编号(20856)
- 创(20577)
- 发(20146)
- 部(20130)
- 创新(19328)
- 科研(19324)
- 科技(19285)
- 业(19147)
- 农(16931)
共检索到165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楠 刘丽莎 任发政 李平兰
选择产细菌素双歧杆菌L-SN菌株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配伍共同发酵生产酸奶,通过测定4℃贮藏条件下酸奶的pH、可滴定酸度、活菌数、持水力和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产细菌素双歧杆菌对酸奶后酸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歧杆菌L-SN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酸奶的后酸化,以添加水平为(2~5)×106 cfu/mL为最佳,可在20d贮藏期内维持酸度为100~110°T、pH 4.1~4.2、活菌数≥106 cfu/mL,并能显著提高酸奶的持水力和黏度,赋予酸奶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
关键词:
酸奶 双歧杆菌 后酸化 酸奶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燕妮 李平兰 孙成虎 周伟
研究了本组纯化的戊糖乳杆菌31-1菌株所产细菌素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敏感菌株的抑菌作用,发现该细菌素在80℃热处理15 min后活性基本不变,121℃处理15 min仍保持一定活性;在pH 2~8范围内37℃处理4 h保持稳定,当pH≥9时活性逐渐降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均可使该细菌素完全失活;α-淀粉酶可使其部分失活;酸性蛋白酶、溶菌酶不能使其失活。该细菌素抑菌效果明显,在3~5h内可减少敏感菌细胞数102~103个。测定了其抑菌谱,该细菌素可抑制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片球菌属中的大部分菌株,还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芽孢杆菌中的部分菌株。该细菌素...
关键词:
戊糖乳杆菌 细菌素 理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拥军 王嘉福 尹峻峰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的系统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6株。
关键词:
双歧杆菌,分离,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张旭 马长伟 李平兰
为了解受群体感应信号肽介导的产细菌素乳杆菌作为发酵剂的潜力,以前期研究获得的1株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 L-Zs9菌株为研究对象,L.pLantarum L-Y9为对照,将L.parapLantarum L-Zs9+aip(信号肽)、L.parapLantarum L-Zs9和L.pLantarum L-Y9分别复配商用木糖葡萄球菌制备发酵香肠,测定不同发酵剂条件下各组香肠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结果表明:L-Zs9+aip组效果最佳,与L-Y9组有显著差异(p0.05)。L-Zs9作为发酵剂能够更迅速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兰 张篪 卫军峰 江汉湖
从6种泡菜中分离出217株乳杆菌,通过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试验,筛选出发酵液有抑菌作用的12株植物乳杆菌。排除了酸、过氧化氢的作用后,7株的离心发酵液对来自于甘蓝泡菜的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96D 仍有抑菌活性,用胰蛋白酶对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说明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是细菌素。其中 G_6,G_8,G_9和 H_(16)菌株抑菌效果较显著。
关键词:
泡菜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婷 王世博 刘力 张金兰 李平兰
针对益生菌株长双歧杆菌L-DT(Bifidobacterium longumssp.longumL-DT)产品线单一,菌株应用需多元化的问题,采用高密度培养技术,利用食品级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液态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合L-DT生长的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葡萄糖1.5%、乳糖2.4%、酵母浸粉2.26%、酵母蛋白胨2%、低聚异麦芽糖1.5%、西红柿汁3%;培养条件为,菌液接种量4.46%、初始pH6、温度37℃。培养得到的菌液OD600为1.113,与模型预测值1.104无显著性差异,L-DT活菌值达1.5×109 CFU/mL。在7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培养验证,L-DT活菌数最高可达5×109 CFU/mL,是试管培养的3.33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 赵斌 张香美 李平兰
试验利用溶钙圈法及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从国内外优良发酵肉品中分离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学鉴定,16SrDNA及种间特异性基因PCR扩增将菌株鉴定到种,并对其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细菌素种类。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从分离纯化到的92株乳酸菌中筛选到一株对指示菌仍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L-ZS9,该菌株所产抑菌物质对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敏感,而α-淀粉酶对其活性基本无影响,因而确定L-ZS9为细菌素产生菌。经鉴定L-ZS9为类植物乳杆菌,进一步对菌株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表明,L-ZS9含有Ⅱb类细菌...
关键词:
乳酸菌 筛选 细菌素 类植物乳杆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黎明 李曦 伍辉军 高学文
抗菌二肽溶杆菌素(Bacilysin)由L-丙氨酸残基和L-不典型的氨基酸抗荚膜菌素(Anticapsin)残基组成,是目前已知的芽胞杆菌合成的结构最简单的肽类抗菌物质之一。Bacilysin的作用靶标6-磷酸葡萄糖胺合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壁合成关键酶,它对真菌和细菌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因此,Bacilysin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成为了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Bacilysin在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抗菌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Bacilysin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Bacilysin的研究趋势,以期为Bacilysin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月 邹芙沁 文斌 孙豪 周毅 倪学勤 曾东 汪平
为探讨硫酸粘杆菌素对獭兔盲肠菌群和免疫器官组织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全价饲料;Ⅱ组饲喂含20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基础全价饲料。试验期为28d。试验应用PCR-dggE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分析獭兔盲肠菌群结构的差异,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Ⅱ组盲肠菌群多样性与Ⅰ组相似(P>0.05);Ⅱ组盲肠中梭菌类群XiVA、肠球菌属、链球菌属数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梭菌类群Ⅳ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绍校 林鸳缘 郑宝东
在双歧杆菌基础培养液中添加莲子及莲子淀粉代替原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测定培养后双歧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莲子淀粉对双歧杆菌具有增殖效应,且增殖效果接近异麦芽低聚糖;而以不同处理方法制备的3种莲子样品对双歧杆菌不具有增殖效应.
关键词:
莲子 莲子淀粉 双歧杆菌 增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健 任欣正
对青枯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产生颉颃作用的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 nOE-104产生的细菌素效价为128AU/ml;丝裂霉素 C 可将其效价提高至512AU/ml;UV 照射无诱导效应.CPG 培养液中产生的 nOE-104细菌素粗提液,经硫酸铵沉淀,沉淀物于磷酸钠缓冲液中透析后,通过 DE-52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纯化的 nOE-104细菌素具有生物活性,分子量为19100;电镜下观察不到其粒体;对热不稳定,50℃处理10min 即失活;有机溶剂如甲醇、氯仿等对其生物活性无影响;最适pH 为6~8.蛋白酶 K 可以完全破坏 nOE-104细菌素活性,而核酶、胰蛋白...
关键词:
青枯菌 细菌素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钟相 常维山 唐珂心 姜世金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主要正常菌群,它具有保障人和动物健康、增强胃肠道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抗肿瘤等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是研究细菌遗传变异,建立DNA文库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G+C mol%是细菌分类学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笔者用巨量法和微量法相结合,提取了高纯度的双歧杆菌基因组DNA,并测定其解链温度(T_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怀平 杨增岐 王万云 常秀云 路保忠 任建设 范光丽
从健康朱鹮粪便中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经实验室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双歧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及诺氟沙星有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致病性。利用此菌进行微胶囊研制,同时进行了包埋效率、包埋产率、贮存稳定性、耐胃酸性、肠溶性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微胶囊包埋效率达到83.4%,活菌数达到5.8×1011g-1,能抵抗胃酸,有较好的肠溶性和一定的贮存稳定性。
关键词:
朱鹮 双歧杆菌 微胶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世敏 吴迪宗 旭日花 李平兰
在嗜热链球菌单菌发酵剂或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2种常规发酵剂的基础上添加产胞外多糖(EPS)副干酪乳杆菌HCT共同发酵,研究HCT对酸乳理化、质构以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HCT的对照相比,在混合发酵剂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HCT菌株,凝乳时间可缩短0.5h,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提高了0.23N和3.81N;而在单菌发酵剂中添加则产酸较慢,延长发酵时间,酸乳成品的硬度和黏着性分别降低0.12N和1.0N,但内聚性增加了0.15。此外,在2种发酵剂中添加HCT均能显著提高酸乳成品的黏度,具有一定的抗剪切破坏作用,同时赋予酸乳良好的色泽、口感和组织状态,对持水力的影...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胞外多糖 酸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志杰 李平兰 孙成虎
筛选耐消化道逆环境的优良双歧杆菌菌株,以来源于母乳婴儿粪便、未断奶仔猪粪便、市售双歧杆菌制剂和本实验室保存的双歧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改良MRS液体培养基,模拟人体胃肠道逆环境,对其耐消化道逆环境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耐酸(pH3的PBS)、耐胆汁酸盐(质量浓度1~2 0mg/mL)试验对初筛得到的14株菌株进行复筛,得6株菌株,它们在pH3条件下作用12 0min后存活率均>93% ,活菌数均>10 8cfu/mL ;在含5mg/mL牛胆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作用2 4h后活菌数仍>10 6cfu/mL ,除J12和B0 3外,其他4株在含2 0mg/mL牛胆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作...
关键词:
双歧杆菌 消化道 耐性 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