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0)
2023(5851)
2022(4548)
2021(4464)
2020(3400)
2019(7960)
2018(7901)
2017(13694)
2016(8047)
2015(9318)
2014(9708)
2013(9350)
2012(8703)
2011(7491)
2010(7753)
2009(6893)
2008(7310)
2007(6821)
2006(6036)
2005(5228)
作者
(21706)
(17700)
(17699)
(17016)
(11151)
(8559)
(8278)
(6970)
(6838)
(6755)
(6073)
(5940)
(5921)
(5883)
(5699)
(5477)
(5325)
(5226)
(5051)
(4994)
(4532)
(4393)
(4343)
(4339)
(4322)
(4049)
(4049)
(4015)
(3681)
(3675)
学科
管理(25650)
(22999)
经济(22967)
(22033)
(19745)
(16081)
企业(16081)
财政(12268)
(11576)
中国(10611)
(9731)
地方(9665)
(9318)
财务(9296)
财务管理(9243)
企业财务(8749)
(8548)
理论(7296)
农业(7122)
业经(7011)
教学(6509)
教育(6453)
方法(6190)
(6142)
制度(6139)
(5690)
(5375)
(5121)
银行(5116)
(5049)
机构
学院(99992)
大学(96163)
研究(32935)
(32290)
管理(32226)
经济(31108)
中国(28405)
(26843)
理学(25444)
理学院(25123)
管理学(24591)
管理学院(24395)
(21716)
科学(20556)
(20245)
(17842)
(17022)
中心(16616)
财经(15922)
(15866)
(15609)
(15219)
师范(15076)
技术(14730)
研究所(14290)
(14149)
职业(14121)
北京(13920)
业大(13667)
农业(13275)
基金
项目(56794)
研究(48438)
科学(41736)
基金(35139)
(29766)
国家(29377)
社会(26106)
(24892)
社会科(24328)
社会科学(24323)
科学基金(24186)
教育(23925)
编号(23620)
成果(21107)
(19381)
基金项目(18119)
课题(17472)
(15344)
资助(13873)
(13669)
项目编号(13634)
自然(13472)
重点(13226)
自然科(13034)
自然科学(13033)
自然科学基金(12763)
(12304)
规划(11762)
(11678)
研究成果(11597)
期刊
(47819)
经济(47819)
研究(35666)
中国(33498)
(27706)
教育(23580)
(17600)
学报(14708)
管理(12388)
技术(11860)
农业(11766)
大学(11588)
科学(11333)
(10954)
金融(10954)
图书(10403)
学学(9959)
职业(8524)
业经(8483)
会计(8333)
书馆(8100)
图书馆(8100)
财经(7966)
财会(7965)
(7402)
财政(7402)
(6796)
经济研究(6458)
(6179)
(6106)
共检索到182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产粮大县财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李元江湖北是全国主要的“粮仓”之一,1992年全省粮食产量2425万吨,其中监利、襄阳、随州、仙桃、钟祥、公安、孝感、天门、潜江、江陵10个产粮大县(市)粮食总产量达615.54万吨,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5.1万吨,占湖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秦安  李国强  易新照  杨茂云  
长期以来,粮食作为稳定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实现第一个翻番,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湖北是盛产粮食的主要省份之一,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国家在粮食生产经营方面的政策尚未完全理顺,加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致使湖北省产粮大县的粮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承勇  
探索地方财源建设的新路彭承勇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地方政府既要服从国家大局,确保中央上交,又要增加地方收入,平衡本级财政。面对两难选择,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强化征收管理,巩固现有税源;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地方税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大共享税源,逐步建立起较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志海   汪兴权   何良荣   易新照  
近几年来,产烟大县“烟经济”的县情,“烟财政”的结构,一方面形成了这类区域的经济支柱和骨干财源,左右其经济命脉,支撑着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结构失衡,并导致其经济发展的再生能力匮乏。在分析产烟大县的经济结构与烟对其财政影响状况的基础上,探求和摸索产烟大县的特点和规律,认准烟对财政经济的优势与劣势,立足县情,扬长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多  
粮食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问题,产粮大县(市)为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主要是针对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市)城镇化发展进行研究,从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市)的发展现状入手,进一步说明了产粮大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家明  
探索乡镇企业改革思路大力培植县级支柱财源殷家明我国的乡镇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农村社队工业的出现,蕴育了乡镇企业的雏形,此后的二十年间,经历了艰苦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曲折发展,直至确立经济建设为全党工作中心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翔飞  张怡  王济民  
利用2001—2013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探讨了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其与非产粮大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对县域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产粮大县进行利益补偿的基本思路。结果表明:目前"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是导致产粮大县财政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2003—2013年产粮大县的粮食增产拉低了其财政收入的9.98%。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欧阳璐  
湖南省双峰县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总人口92万,农业人口82万,耕地面积72万亩。主要种植水稻。今年8月初,笔者带着对粮食问题的思考,在双峰县进行了较深入的调研,与基层普通农户、种粮能手面对而交流、座谈。深感目前有许多问题正在困扰着我国粮食生产。这些问题在产量大县存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全若谷  
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生产是国民基础的基础,而产粮大县则是商品粮生产的主战场。在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同财政收入、农民收入以及整个县域经济能否共同增长,关系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战略实行的可能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笔者对江西省的产粮大县进行了一些调查,现将初步的分析所得介绍如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余志罡  
本文认为,结构财源论对地方财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方财源建设应在结构财源的指导下,遵循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重点培植与一般培植相结合、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效益目标和平衡目标相结合、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相结合等五项原则.作者指出,抓住结构财源的核心问题——产业选择,是搞好地方财源建设的关键.产业选择重点要抓好现代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的结合、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的结合、发展目标与需求导向的结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亮  
对新形势下农业县财源建设思路的探微徐亮几年来,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出现了一个严峻而现实的普遍性问题,那就是农业县,尤其是粮棉生产基地县,至今难以摆脱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难格局,有许多产粮大县往往连职工工资都不能及时兑现。那么,如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星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东南端,山西省东南部,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人口29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是一个山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把中央的战略决策与壶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全县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香  
在新形势下,基层中央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兴共荣,和谐发展。最近我支行调研组走访了部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及个人,对余杭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了专题调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毛孟毓  
粮食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几十年来,产粮大县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产粮大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则陷入“粮食大县,工业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谈谈地方财源建设张雪平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几年来,中央地方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中特别是地方财源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跟以往在财政包干体制下不同,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这不仅增加中央财政收人,提高中央"事权"的能力,同时也使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