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4)
- 2023(2459)
- 2022(2010)
- 2021(1831)
- 2020(1535)
- 2019(3431)
- 2018(3285)
- 2017(6106)
- 2016(3618)
- 2015(4160)
- 2014(4130)
- 2013(4213)
- 2012(4028)
- 2011(3758)
- 2010(3818)
- 2009(3585)
- 2008(3540)
- 2007(3311)
- 2006(3212)
- 2005(3142)
- 学科
- 济(15486)
- 经济(15463)
- 管理(10458)
- 业(10456)
- 农(8122)
- 企(6230)
- 企业(6230)
- 农业(5332)
- 方法(5275)
- 地方(5135)
- 数学(4668)
- 数学方法(4592)
- 中国(4241)
- 业经(4178)
- 制(4123)
- 财(3573)
- 学(3399)
- 银(2905)
- 银行(2904)
- 行(2799)
- 度(2466)
- 制度(2465)
- 生产(2460)
- 体(2437)
- 教育(2416)
- 环境(2406)
- 贸(2393)
- 贸易(2388)
- 发(2366)
- 融(2352)
- 机构
- 学院(51528)
- 大学(51437)
- 济(22690)
- 经济(22168)
- 研究(19918)
- 管理(19139)
- 中国(17232)
- 理学(15753)
- 理学院(15578)
- 管理学(15318)
- 管理学院(15218)
- 农(14520)
- 科学(11794)
- 京(11640)
- 农业(11259)
- 江(10710)
- 财(10667)
- 中心(10405)
- 所(10347)
- 业大(9427)
- 研究所(9174)
- 省(9153)
- 财经(7734)
- 州(7696)
- 范(7283)
- 师范(7210)
- 北京(7203)
- 经(6960)
- 院(6880)
- 经济学(6711)
共检索到91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欧阳璐
湖南省双峰县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总人口92万,农业人口82万,耕地面积72万亩。主要种植水稻。今年8月初,笔者带着对粮食问题的思考,在双峰县进行了较深入的调研,与基层普通农户、种粮能手面对而交流、座谈。深感目前有许多问题正在困扰着我国粮食生产。这些问题在产量大县存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毛孟毓
粮食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几十年来,产粮大县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产粮大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则陷入“粮食大县,工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和楠 刘雨诗 李智慧
基于河南省70个产粮大县的县域面板数据模型,从多元视角评估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县域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总体效应来看,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可显著促进县域粮食生产,存在“激励效应”,且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在资金类型、县域自有财力、行政区划异质性检验中,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均可显著促进县域粮食生产,且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强于常规产粮大县,低财力县域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强于高财力县域,“县”一级行政区划中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强于“县级市”;从调节效应来看,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影响县域粮食生产中存在反向调节作用。由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科学确定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稳定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系统优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奖励资金分配结构;注重开展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绩效评估。
关键词:
产粮大县 奖励政策 转移支付 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敦科 汪树堂
湖北省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是全国首列50个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几年来,该县粮食生产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开始显露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其个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产粮县的共性,集中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难题。本文的分析,旨在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一些政策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翔飞 张怡 王济民
利用2001—2013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探讨了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其与非产粮大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对县域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产粮大县进行利益补偿的基本思路。结果表明:目前"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是导致产粮大县财政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2003—2013年产粮大县的粮食增产拉低了其财政收入的9.98%。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产粮大县 利益补偿 财政收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和楠 侯石安
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中央政府用以提升县级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河南省8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估计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影响县域粮食生产的平均效应和动态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一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粮食生产,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二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的短期效果并不显著,具备一定的滞后性,长期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三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主要通过激励农户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化肥施用量、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路径促进县域粮食生产。为更好地发挥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提高产粮大县利益补偿规模。同时,探索以"大专向+统筹"的政策设计优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结构,并重视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到农业稳定、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南省固始县为研究对象,构建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指数模型,探讨了固始县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分析了协调性过低的主要原因。应重构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粮食补偿政策要与时俱进,增加对新型种粮主体补贴,注重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合作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绿色粮食生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全若谷
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生产是国民基础的基础,而产粮大县则是商品粮生产的主战场。在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同财政收入、农民收入以及整个县域经济能否共同增长,关系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战略实行的可能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笔者对江西省的产粮大县进行了一些调查,现将初步的分析所得介绍如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帅 王征兵
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β收敛分析,实证测算了2003—2010年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主要结论是:陕西省产粮大县粮食增产源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年度波动较大。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技术效应改善所贡献的"水平效应"大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发达县与落后县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德容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农产品,粮食问题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四川作为粮食主产和消费大省,粮食生产是否稳定对自身发展,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影响。近四年来,四川省粮食播种面积一再缩减。从2001年开始,当年的生产量就小于该年的需求量,只得靠“挖”库存和外购进行平衡,粮食供给形势不容乐观。在表面上是受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深层原因是种粮不赚钱,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这是粮食安全的最大隐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海波
该文概况了湖南省产粮大县和大户的总体情况,分析了产粮大县和大户面临的诸多困惑,如粮食大县难改财政穷县的窘迫境地,成本剧增使大户对扩大经营规划望而却步等,提出稳定粮食生产要在抓大县促大户上做文章,即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健全产粮大县大户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
湖南省农业 产粮大县大户 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状况,分析了未来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提出了加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1)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2)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节水农业建设;(3)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机械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节水农业 农业机械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光
从2014年年初开始,持续严重的干旱正在全国多地蔓延。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多省区多地区遭受严重干旱,农作物受灾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已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给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隐忧。北方多省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初,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由于持续干旱和高温天气,土地干裂,草场大面积干枯;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草场大面积干旱,旱情持续加剧,水井水位下降。当地政府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金泉 李文娟
应重视农民粮食丰收后的隐忧毕金泉李文娟(河北省丰润县人民银行)农民粮食增产却造成粮食的更大浪费,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据笔者调查了解,随着1997年的夏粮丰收,农民反而又添新愁,余粮添新粮户均2000—3000公斤的粮食很难保管,虫蚀、鼠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骏骞 张星民
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利用2005-2019年1 482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将2005年实施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空间断点回归设计,识别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讲,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粮大县的经济发展并未从该政策中获益,但是该政策可以显著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动态分析显示,奖励政策对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在各年间波动较大。机制分析表明,奖励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性公共品供给和教育公共品供给来实现农民增收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检验表明,该政策在整体上未能改善产粮大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文章结论表明,奖励政策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但有关部门仍须对该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切实缓解产粮大县的财政收支压力,提高地方政府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