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1)
2023(2560)
2022(2058)
2021(1992)
2020(1675)
2019(3725)
2018(3671)
2017(6308)
2016(3933)
2015(4370)
2014(4359)
2013(4342)
2012(4172)
2011(3924)
2010(4078)
2009(3666)
2008(3892)
2007(3506)
2006(3113)
2005(2771)
作者
(15359)
(12845)
(12834)
(11905)
(8220)
(6222)
(5615)
(5031)
(4810)
(4705)
(4578)
(4408)
(4370)
(4300)
(4151)
(4105)
(3980)
(3816)
(3788)
(3721)
(3448)
(3410)
(3316)
(3029)
(2993)
(2941)
(2925)
(2813)
(2758)
(2753)
学科
(12966)
经济(12947)
管理(8377)
(7598)
(6576)
(5898)
企业(5898)
方法(5569)
数学(4684)
数学方法(4492)
(4053)
中国(3421)
(2870)
业经(2801)
理论(2780)
农业(2650)
地方(2550)
(2422)
(2245)
贸易(2245)
(2181)
金融(2179)
及其(2169)
(2153)
(2124)
环境(2114)
(2063)
银行(2039)
(1976)
(1961)
机构
大学(63825)
学院(62973)
研究(26254)
科学(21259)
(20445)
(18585)
经济(18089)
管理(17785)
中国(17254)
农业(16723)
(15848)
理学(15405)
理学院(15066)
研究所(14955)
业大(14751)
管理学(14437)
管理学院(14354)
(13847)
农业大学(10978)
中心(10455)
(10392)
(10241)
实验(9634)
(9589)
实验室(9357)
(9133)
(9114)
(9091)
(9010)
科学院(8995)
基金
项目(45291)
科学(33750)
基金(32174)
(31094)
国家(30885)
研究(26370)
科学基金(24314)
(18804)
自然(18557)
自然科(18104)
自然科学(18087)
自然科学基金(17743)
基金项目(16687)
(16551)
社会(14703)
资助(13852)
社会科(13836)
社会科学(13826)
教育(12614)
计划(11552)
重点(11179)
科技(11066)
(9847)
编号(9528)
科研(9146)
(9088)
(9065)
(8907)
专项(8640)
创新(8640)
期刊
(21139)
经济(21139)
学报(20470)
(19180)
研究(15560)
科学(15346)
大学(13865)
学学(13453)
农业(13117)
中国(11910)
业大(6849)
(6459)
管理(6443)
(6301)
教育(6141)
农业大学(6021)
(5657)
技术(4527)
自然(4267)
(3880)
金融(3880)
中国农业(3810)
科技(3786)
林业(3670)
自然科(3584)
自然科学(3584)
财经(3460)
经济研究(3156)
资源(3155)
业经(3092)
共检索到90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新义  安双登  盛硕  苏海  
【目的】从11株野生大型真菌中筛选具有产漆酶活性的大型真菌,并对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产酶发酵条件优化,为将其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采集自安徽省琅琊山的11株真菌为材料,通过平板显色反应,筛选具有产漆酶活性的大型真菌菌株,再用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方法优化大型真菌产酶培养基的组成,并对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1在供试的11株野生大型真菌中,有6株具产漆酶活性,占54.5%;其中有柄树舌灵芝(Ganoderma gibbosum)CZSWXY0001具有较高的产漆酶能力,其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膏。2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L,酵母膏2g/L,K2HPO43.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英  李海山  
为了筛选漆酶高产菌株,优化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利用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真菌,命名为J-1;菌株J-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麸皮4%,蛋白胨1.5%,CuSO41.0 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 mmol/L,氯化镁10 mmol/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9 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刘兆普  赵耕毛  隆小华  刘冲  
从山东滨海盐碱地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经过进一步的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1株菌株,经初步鉴定为青霉Penicilliumsp.B01。在对其发酵条件优化后,确立了Penicilliumsp.B01最适宜的产酶条件为(g.L-1):菊芋提取液(EJA)120、酵母膏(YE)25、NH4H2PO42.5、NaCl 5.0、FeSO4.7H2O0.1、ZnSO4.7H2O 0.1,初始pH7,接种2.5×106mL-1的孢子悬浮液3.75%,250 mL的三角瓶中装40 mL的发酵培养基,在30℃、170 r.min-1下发酵3 d后菊粉酶活性最高可达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詹旭  曹志艳  邢继红  董金皋  
【目的】从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具有漆酶活性的病原菌,对相对酶活力较高的菌株进行漆酶致病力测定,为深入研究漆酶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病菌的扩展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为底物,通过平板显色反应筛选得到产漆酶的病原菌,同时利用苯胺蓝(Azure-B)脱色法确定目标菌株降解木质素作用,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在420 nm下测定漆酶活性,最后利用组织病理学分析漆酶对病原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从20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中筛选得到10种产漆酶的病原菌,且均具有降解木质素的作用,对其中6种颜色变化不同的病原菌进行漆酶活力测定,发现玉米大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晨  陈介南  王义强  詹鹏  张林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法、刚果红染色法、滤纸崩解法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从湖北神农架保护区不同区域采集的森林腐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B-5。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镰刀菌属Fusarium,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相似度达99%。滤纸崩解实验显示该菌72 h对滤纸具有明显崩解能力,失重率达37.9%。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28℃,180 r/min,培养5 d,初始酶活为FPA酶活(FPase)2.09 IU/mL,CMC酶活(CMCase)5.20 IU/mL。通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稻草为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乔雪  李海群  吴月  姜治民  
本研究旨在从土壤中筛选能产生几丁质酶的菌株,通过优化产酶条件提高菌株酶活,为获得新的生防菌株及防治植物病害奠定基础。从土壤中共筛选出73株不同菌株,其中产几丁质酶活最高的菌株酶活达0.795U·m L-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鉴定其为酒红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naceus),命名为Streptomyces vinaceus S7。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产酶条件,优化之后,当玉米糊精和大豆蛋白胨添加量分别为10g·L-1,温度35℃,接种量10%,装液量50m L,在此条件下培养4d,酶活达到2.25 U·m L-1,比优化前提高1.83倍。该菌株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赵敏  卢磊  李慧玲  
为了筛选高产β--甘露聚糖酶的细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MM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MM5产甘露聚糖酶的活力达到1594U/mL,以MM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LD24H4,酶活提高到3717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LD24H4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分(g/L):魔芋粉20.0,干酪素2.5,NaCl1.0,MgSO40.5,KH2PO40.5,pH7.5。最适产酶培养条件:47℃,装液量90mL(250mL三角瓶),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能富  吴祖建  黄一帆  刘斌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从福州永泰温泉分离到1株降解纤维素的嗜热菌YT-40-1,经过形态观察和IT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初步鉴定为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菌株YT-40-1在初始pH为4.0、温度为5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为200 r.min-1的条件下在培养基中培养72 h,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冬妮  范晓旭  赵丹  
【目的】采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样品,分离产漆酶真菌并优化产酶条件,旨在开发产漆酶半知真菌种质资源,提高漆酶产量,为微生物漆酶扩大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条件参数。【方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为富集培养基,在愈创木酚-PDA选择性平板上分离产漆酶真菌。利用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和SGZ[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连氮,即丁香醛联氮]显色反应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确定供试菌株后,利用形态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将菌株鉴定至种。以ABTS法测定供试菌发酵液漆酶活性,以Lowry法测定发酵液总蛋白含量。在考察供试菌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冬妮  范晓旭  赵丹  
【目的】采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土壤样品,分离产漆酶真菌并优化产酶条件,旨在开发产漆酶半知真菌种质资源,提高漆酶产量,为微生物漆酶扩大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条件参数。【方法】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为富集培养基,在愈创木酚-PDA选择性平板上分离产漆酶真菌。利用ABTS[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和SGZ[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连氮,即丁香醛联氮]显色反应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确定供试菌株后,利用形态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将菌株鉴定至种。以ABTS法测定供试菌发酵液漆酶活性,以Lowry法测定发酵液总蛋白含量。在考察供试菌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宇  周文化  邓学良  伍金娥  
为获得高产脂肪酶菌株,对包括白地霉在内的数十种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在采用油脂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之后,用酸碱滴定法对菌株所分泌的脂肪酶活力进行测定,筛选获得了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其酶活力达10.79 U/mL;然后对该菌株的产脂肪酶培养基配方、pH值、温度、摇床转速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产脂肪酶条件是:培养基配比的橄榄油2%、牛肉膏2%、蔗糖0.5%、(NH4)2SO40.1%,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0、温度28℃、摇床转速225 r/mi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晔  来航线  郑真  
为了得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和确定其最优生产发酵工艺,采用比色法对供试的Z1、Z2、Z3、W2、W5、FG10、FG209、H8和A8等9株真菌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G10和FG20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FG1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豆粕0.3 g/kg,pH 4.8,35℃培养48 h;FG2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油渣0.2 g/kg,pH 4.4,35℃培养48 h;2株菌均属曲霉属,其中菌株FG10为烟曲霉,菌株FG20为米曲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嘉琪   赵玲艳   邓雪盈   邓放明  
为了筛选产黑芥子酶的乳酸菌,从发酵萝卜叶与芥菜中分离得到39个菌株,利用氯化钯检测法测定黑芥子酶活性,从中筛选得到3株能有效降解生长环境中硫代葡萄糖苷的产黑芥子酶菌株(B244、161、602菌株),通过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B244菌株为戊糖片球菌,161、602菌株为发酵粘液乳杆菌;对影响黑芥子酶活性的硫苷提取物浓度、蛋白胨添加量、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3株菌的单因素对比培养研究,戊糖片球菌显示出更高的黑芥子酶活性。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戊糖片球菌的产黑芥子酶最优培养条件为:在LB培养基中添加硫苷提取物至浓度为4.2 mmol/L,蛋白胨含量14.3 g/L、起始pH 6.9,在40 ℃,培养16 h,该菌株的黑芥子酶活性达117.2 U/L,较优化前提高152.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嘉琪   赵玲艳   邓雪盈   邓放明  
为了筛选产黑芥子酶的乳酸菌,从发酵萝卜叶与芥菜中分离得到39个菌株,利用氯化钯检测法测定黑芥子酶活性,从中筛选得到3株能有效降解生长环境中硫代葡萄糖苷的产黑芥子酶菌株(B244、161、602菌株),通过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B244菌株为戊糖片球菌,161、602菌株为发酵粘液乳杆菌;对影响黑芥子酶活性的硫苷提取物浓度、蛋白胨添加量、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3株菌的单因素对比培养研究,戊糖片球菌显示出更高的黑芥子酶活性。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戊糖片球菌的产黑芥子酶最优培养条件为:在LB培养基中添加硫苷提取物至浓度为4.2 mmol/L,蛋白胨含量14.3 g/L、起始pH 6.9,在40 ℃,培养16 h,该菌株的黑芥子酶活性达117.2 U/L,较优化前提高152.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曲均革  姚晓敏  朱鹏  严小军  
从宁波洋沙山海域采集样品,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共筛选到23株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根据复筛结果,选择其中一株高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海洋细菌MB117进行深入研究。经16S rDNA鉴定,MB117为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细菌。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MB117菌株培养的最适pH为7.0,1%接种量和10%装液量最利于产酶,低温有助于菌体生长和产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酶反应的最适pH为9.0,pH 7.0~10.0范围内酶活力均可保持在85%以上;MB117菌株CMCase不耐高温,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