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5)
- 2023(13643)
- 2022(11827)
- 2021(11053)
- 2020(9097)
- 2019(21002)
- 2018(21012)
- 2017(39768)
- 2016(22135)
- 2015(24774)
- 2014(24892)
- 2013(24646)
- 2012(23138)
- 2011(21225)
- 2010(21405)
- 2009(19351)
- 2008(18858)
- 2007(16564)
- 2006(14811)
- 2005(13201)
- 学科
- 济(90899)
- 经济(90804)
- 管理(58373)
- 业(56806)
- 企(45388)
- 企业(45388)
- 方法(36509)
- 数学(30918)
- 数学方法(30540)
- 中国(26395)
- 农(25429)
- 地方(24386)
- 学(22489)
- 业经(20978)
- 财(18962)
- 农业(17335)
- 贸(15684)
- 贸易(15671)
- 制(15131)
- 环境(15126)
- 易(15091)
- 和(15002)
- 理论(14791)
- 技术(14408)
- 银(14311)
- 银行(14258)
- 融(14111)
- 金融(14108)
- 行(13754)
- 发(13720)
- 机构
- 大学(317991)
- 学院(316604)
- 管理(120803)
- 济(119383)
- 经济(116575)
- 研究(114705)
- 理学(103957)
- 理学院(102603)
- 管理学(100648)
- 管理学院(100101)
- 中国(83283)
- 科学(75830)
- 京(70292)
- 农(61187)
- 所(60508)
- 研究所(55538)
- 财(53497)
- 业大(52250)
- 中心(50302)
- 农业(48371)
- 江(47467)
- 范(44952)
- 北京(44862)
- 师范(44450)
- 财经(42504)
- 院(41240)
- 州(38980)
- 经(38575)
- 师范大学(35989)
- 省(35555)
- 基金
- 项目(217477)
- 科学(168811)
- 研究(155606)
- 基金(154777)
- 家(137272)
- 国家(136083)
- 科学基金(114427)
- 社会(94423)
- 社会科(89249)
- 社会科学(89224)
- 省(86692)
- 基金项目(82686)
- 自然(76340)
- 自然科(74513)
- 自然科学(74490)
- 划(73940)
- 自然科学基金(73111)
- 教育(70811)
- 编号(63789)
- 资助(63510)
- 成果(52385)
- 发(50560)
- 重点(49554)
- 部(46593)
- 课题(45174)
- 创(45136)
- 创新(42150)
- 科研(41689)
- 计划(41571)
- 发展(39294)
- 期刊
- 济(137697)
- 经济(137697)
- 研究(93627)
- 中国(64950)
- 学报(57655)
- 农(56885)
- 科学(51823)
- 管理(44711)
- 大学(41744)
- 农业(40083)
- 学学(39210)
- 教育(38710)
- 财(37668)
- 融(27109)
- 金融(27109)
- 技术(26832)
- 业经(23674)
- 经济研究(20939)
- 业(20445)
- 财经(19745)
- 图书(18878)
- 问题(17912)
- 经(16735)
- 科技(16560)
- 版(15800)
- 业大(15712)
- 资源(15532)
- 理论(15403)
- 技术经济(14895)
- 现代(14418)
共检索到472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杨冉
从云杉树枝中筛选分离得到产油酵母菌,并从中筛选到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高产油酵母菌Y-1和Y-3,其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油脂得率系数分别为8.91和11.63,均显示出对玉米秸秆水解液的高转化率。根据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Y-1为红酵母属(Rhodotorula),Y-3是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关键词:
产油酵母 葡萄糖 玉米秸秆 发酵 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武 胡博涵 刘素纯 任智璐 蒋加拉 李佳莲
为开发微生物油脂资源,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油脂含量为13.52%的曲霉,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1株油脂含量为18.75%的高产油脂曲霉.通过对菌体产油脂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最适产油脂条件为:以30g/L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0.897g/L硫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80∶1,培养温度28℃,pH6.5,摇瓶发酵120h.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所得菌体生物量为12.62g/L,油脂产量为4.748g/L,菌株油脂含量为37.62%,淀粉利用率为78.53%.
关键词:
微生物油脂 霉菌 发酵条件 油脂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育阳 白稳红 刘延琳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宁夏御马葡萄酒厂的神索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得到的105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和聚类,进而对代表性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经分类鉴定应归入4属5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i、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氏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8%、1%、1%和87%;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平 谢碧霞 沈伟 蒋雅茜
从栓皮栎自然发酵基质中分离得到的36株酵母菌,经TTC平板显色图变化挑选出5株菌株,分别测试比较其发酵性能。结果表明:筛选的5株酵母菌菌落形态基本一致,但酵母菌XS03和XS04的死亡率显著低于XS01、XS02和XS05等3株酵母菌(P<0.05)。
关键词:
橡实淀粉 发酵 酵母菌株 筛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开云 耿青伟 李纪元 范正琪 陈东亮
【目的】通过摇瓶发酵,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的产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无机盐的质量浓度;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参数;同时考察发酵时间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生长及油脂产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生物量及油脂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碳源;以(NH4)2SO4为氮源时,则生物量、油脂产量均最高;最佳初始pH值为6.0~6.5;无机盐离子的最适添加质量浓度为:MgSO4.7H2O 1.5 g/L,KH2PO43.0 g/L。碳源质量浓度、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武 李长田 鞠贵春 康伟 张晓勇
【目的】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白腐菌对其发酵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发酵后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以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时的秸秆含水率、温度、接种量、起始pH为主要影响因素,筛选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结果】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优条件为:秸秆含水率为70%,温度为30℃,接种量为0.25g/kg,起始pH为4,在此条件下发酵7d,秸秆粗纤维含量由348.7g/kg下降为299.4g/kg,粗蛋白含量由58.3g/kg升高为116.6g/kg。【结论】筛选出了白腐菌发酵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白腐菌 玉米秸秆 粗蛋白 粗纤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树文 常亚维 胡廷 焦红茹 刘丽丽
【目的】研究葡萄树龄与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相关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WL营养培养基,对分离自华夏长城葡萄酒厂葡萄生产基地、不同树龄(2,3,5年)西拉葡萄自然发酵液的240株酵母菌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240株酵母菌共分为5个WL营养类型。结合酵母菌菌株5.8 S rDNA-ITS区基因序列分析,不同树龄西拉葡萄自然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共有5种,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flavescen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正强 齐金姗 邓红 区显聪 李里特
为从自然界中筛选出耐冷冻酵母菌 ,从土壤、谷物、果蔬、空气等不同来源筛选分离得到 6 0多株酵母菌 ,通过模拟面团预发酵进行耐冷冻酵母菌的初筛选 ,并通过普通面团预发酵进一步筛选 ,得到了 3株耐冷冻酵母菌 ,编号为 FTY2 8,FTY 31和 FTY 5 6。这 3株耐冷冻酵母菌冷冻 7d后存活率和相对发酵力均超过80 ,且海藻糖质量分数大大高于耐冷冻性较差的酵母菌 ,其质量分数最高达 16 .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耿青伟 吴开云 吴小芹 李纪元 刘明靖 平秀敏
为提高微生物油脂产量,以产油微生物深黄被孢霉为试验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产脂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种类及其浓度、接种量、初始pH值、无机盐离子对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确定了深黄被孢霉摇瓶发酵产油脂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 g.L-1,酵母粉3.0 g.L-1,接种量为20%,pH值为5.0~6.0,硫酸镁(MgSO4.7H2O)0.5 g.L-1,磷酸二氢钾(KH2PO4)2.0 g.L-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为20.62 g.L-1,油脂含量为43.02%,油脂产量为8.87 g.L-1。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发酵 油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鹏 张彦博 胡美英 陈少华 瞿菲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柑橘采后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拮抗酵母菌,为柑橘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从园艺果园采集不同的水果样品,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生防酵母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DB液体培养试验和刺伤接种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浮液对离体和活体柑橘绿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获得1株拮抗酵母菌HP-10,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离体和活体抑菌试验表明,菌株HP-10悬浮液能有效抑制绿霉病菌孢子的萌发;用108CFU/mL HP-10悬浮液处理病原菌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亚平 李宗军 王燕 欧亦群
为筛选酿造枸杞酒的优良酵母菌种 ,从枸杞发酵醪中分离得到 47个酵母菌株 ,乙醇发酵试验初筛后得到 5个性能较好的菌株 .通过进一步的生理生化试验及性能测定 ,Y9和 Y33菌株是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 ,尤以 Y9菌株性能最好 ,其发酵酒含乙醇 1 5 % ,可耐 1 5 %~ 1 7%的酒精 ,可在 6 0 %的糖液中发酵 .
关键词:
枸杞 酿造酒 酵母菌属 筛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磊 刘均忠 秦胜利 于佳民 孙谧
以26S rDNA法将实验室保藏的1株产虾青素的海洋酵母菌YS-185鉴定为粘红酵母。以海洋酵母菌YS-185为试验菌株,运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探索培养基组分和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适生长起始pH值为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温度20℃;虾青素合成的最佳培养基组分葡萄糖8 g/L、蛋白胨8 g/L,最佳虾青素合成条件:pH 5.5,转速220 r/min,接种量8%,培养温度25℃。发酵优化后的虾青素产量2.670μg/ml,较优化前的1.572μg/ml提高了69.8%。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举 刘延琳 刘爱国 韩娜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的408株酵母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被归入8个属的9个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季也蒙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muc...
关键词:
葡萄酒 酵母鉴定 自然发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丽红 李积胜 车红荣
为了对富铬酵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用活性干酵母为菌种制备富铬酵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富铬酵母中有机铬总量为指标,确定了富铬酵母的优化发酵条件为:Cr3+质量浓度300μg/mL,接种量120 mL/L,pH 6.5,培养时间28 h,装液量280 mL/L,发酵温度28℃。
关键词:
活性干酵母 无机铬 有机铬 发酵条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万江春 谢开云 王玉祥 赵云 刘莉 玉柱
为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对苏丹草青贮过程中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进而改善苏丹草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及提高其营养品质。本研究采用真空包装袋作为青贮容器,设置不添加任何菌剂对照(CK),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 LB),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LP+LB)4个处理,在苏丹草青贮发酵的1、7、15及60 d进行青贮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发酵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各处理酵母菌种类不同程度的减少,至60 d时,LB和LP+LB处理酵母菌数量在检出限以下;与对照相比,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可显著(P LP+LB> LB> C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