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4)
2023(13138)
2022(11014)
2021(10348)
2020(8508)
2019(19208)
2018(19178)
2017(37143)
2016(20160)
2015(22315)
2014(21801)
2013(21476)
2012(19490)
2011(17847)
2010(18125)
2009(17527)
2008(17210)
2007(15332)
2006(14111)
2005(12791)
作者
(54579)
(45888)
(45624)
(43514)
(28583)
(21771)
(20517)
(17588)
(17326)
(16232)
(15568)
(15201)
(14441)
(14416)
(14093)
(13862)
(13526)
(13239)
(13153)
(13069)
(11502)
(11216)
(10888)
(10501)
(10350)
(10244)
(10195)
(10141)
(9176)
(8917)
学科
(81275)
经济(81155)
(63168)
管理(56709)
(50795)
(41707)
企业(41707)
农业(33570)
方法(26949)
业经(25375)
(25216)
中国(25068)
数学(23163)
数学方法(22940)
(22648)
(17876)
(16100)
银行(16087)
(16004)
贸易(15996)
(15691)
(15516)
地方(14983)
(14088)
(14049)
体制(14015)
(13973)
金融(13970)
(12952)
农业经济(12569)
机构
学院(282562)
大学(277285)
(122209)
经济(119790)
管理(107526)
研究(96171)
理学(91703)
理学院(90785)
管理学(89482)
管理学院(88966)
中国(77696)
(60467)
(59624)
(58135)
科学(53571)
(47608)
财经(46140)
农业(45267)
中心(45174)
(43844)
业大(43205)
研究所(42069)
(41753)
经济学(36744)
(36597)
师范(36322)
北京(36306)
(34250)
(34201)
财经大学(33712)
基金
项目(178847)
科学(141806)
研究(139207)
基金(129304)
(110873)
国家(109814)
科学基金(94228)
社会(90412)
社会科(85334)
社会科学(85317)
(70307)
基金项目(68284)
教育(63192)
编号(58860)
(58083)
自然(56395)
自然科(54994)
自然科学(54983)
自然科学基金(53997)
资助(50599)
成果(48552)
(41149)
(40559)
课题(40235)
(40062)
重点(40021)
(37850)
国家社会(37524)
(36697)
教育部(35418)
期刊
(147719)
经济(147719)
研究(88967)
中国(64445)
(63412)
(45827)
农业(42597)
科学(38526)
管理(38490)
学报(38326)
(33873)
金融(33873)
教育(32044)
大学(31222)
业经(30049)
学学(29490)
技术(23088)
财经(22895)
经济研究(21756)
问题(20817)
(19893)
(19758)
农村(15993)
(15993)
农业经济(15545)
世界(15182)
(15133)
(14740)
经济问题(13907)
现代(13582)
共检索到44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几经变迁,并由此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经历了兴衰更替的发展历程。目前土地制度又处于新的变革期,制度变革的重要影响不容忽视,在产权视角下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程、动因、趋势,了解与农地相关的经济现象及运行的原因,对释放农地价值,推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正式规则和实施特征两方面存在模糊性,正式规则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政府的有意性模糊和两种形式的产权公共域,实施特征的模糊性则表现在渐进式实施和选择性实施两个方面。已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产权由模糊到清晰的逻辑,主要沿着不断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和逐步增强地权稳定性两条主线逐步展开。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仍然需要坚持产权逐步清晰化路径,以土地确权为基础,以"三权分置"为原则,合理细分土地产权;以土地财产权实现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切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正式规则和实施特征两方面存在模糊性,正式规则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政府的有意性模糊和两种形式的产权公共域,实施特征的模糊性则表现在渐进式实施和选择性实施两个方面。已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产权由模糊到清晰的逻辑,主要沿着不断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和逐步增强地权稳定性两条主线逐步展开。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仍然需要坚持产权逐步清晰化路径,以土地确权为基础,以"三权分置"为原则,合理细分土地产权;以土地财产权实现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强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琴  冯登艳  彭扶民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 3次大的土地制度变革 ,都使得农民对土地产权具有不完整性 ,甚至完全被剥夺。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土地的完全产权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振坡  梅林  詹卉  
本文通过分析产权理论的演进,构建了产权、市场及其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之进行了实证辩析,指出产权与市场均为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且二者往往根据具体环境不同表现出时间差异性或相互协调性。经过研究发现,对于目前我国农地而言,应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而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则要加快推进基于公平与效率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设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磊  路广利  
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对产权界定,本文从产权视角透视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和弊端,并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在总结和评价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集体所有制前提下根据农民自主选择,重新界定土地承包权的建议。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土地制度多样化”为目标的产权变革方案,期望借此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蓉  徐坡岭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集体合作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种土地制度下各主体的产权变化,提出产权闭合的概念,从阶层和利益的角度研究土地流转过程中阶层群体及其产权状态,探究土地流转的约束条件。文章认为,在土地流转条件下,土地产权主体发生裂变,各主体的利益和产权状态变化直接决定土地流转的范围、规模和制度走向。要推进土地流转,获取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必须充分重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并进行合理的剥离和替代,实现农民产权闭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振燕  辛天霞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土地产权模糊;二是土地产权的激励功能不明显;三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四是农业难以进行规模经营,影响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应当实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多元化改革,建立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级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推进土地流动的市场化进程,并按照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对土地产权加以保护。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辉煌  郑永年  
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核心",切实维护各方主体的权益。从整体上讲,集体土地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远郊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土地私有化不仅无益于农民的团结反而使农民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从而丧失与地方政府和资本谈判的能力;在遭遇天灾人祸时,农民更容易将土地一卖了之,失去土地使大批农民几乎是永远地背井离乡,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多种多样的"城市病"。另外,在当前法治不健全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土地财政需求和工商资本对于寻求新的投资市场的迫切愿望,贸然推动大规模的农地国有化,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府与资本联合圈地从而造成农民失地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私有化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私有化和国有化的方案都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是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属性,明晰土地产权,强化承包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趋势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环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模糊、产权界定不明晰、关系不清、权责混乱、管理机制乏力、承包经营权权能残缺等问题,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要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遵循产权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将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分开;考虑“路径依赖”的作用,科学选择两种制度变迁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