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5)
- 2023(7147)
- 2022(6031)
- 2021(5588)
- 2020(4579)
- 2019(10519)
- 2018(10237)
- 2017(19579)
- 2016(10369)
- 2015(11426)
- 2014(11465)
- 2013(11003)
- 2012(9768)
- 2011(9063)
- 2010(9515)
- 2009(8974)
- 2008(8609)
- 2007(7718)
- 2006(7009)
- 2005(5614)
- 学科
- 济(47153)
- 经济(47117)
- 业(27846)
- 管理(24678)
- 农(24312)
- 方法(22779)
- 数学(19950)
- 数学方法(19454)
- 企(18422)
- 企业(18422)
- 农业(16294)
- 业经(12667)
- 中国(10956)
- 地方(10218)
- 理论(8486)
- 制(8070)
- 学(8030)
- 发(7530)
- 农业经济(7229)
- 财(7010)
- 技术(6302)
- 发展(6099)
- 展(6094)
- 贸(6082)
- 贸易(6076)
- 环境(6049)
- 策(6039)
- 易(5853)
- 银(5567)
- 银行(5565)
- 机构
- 学院(152892)
- 大学(147368)
- 管理(59914)
- 济(57011)
- 经济(55558)
- 理学(52199)
- 理学院(51577)
- 管理学(50173)
- 管理学院(49901)
- 研究(47366)
- 中国(35198)
- 科学(30608)
- 京(30333)
- 农(28213)
- 财(24240)
- 业大(23816)
- 范(22977)
- 中心(22859)
- 师范(22784)
- 江(22736)
- 所(22520)
- 农业(20769)
- 研究所(20651)
- 财经(19933)
- 北京(18678)
- 州(18629)
- 师范大学(18079)
- 经(18047)
- 院(16971)
- 经济学(16829)
- 基金
- 项目(106784)
- 科学(85531)
- 基金(77929)
- 研究(77014)
- 家(67792)
- 国家(67252)
- 科学基金(58992)
- 社会(50240)
- 社会科(47585)
- 社会科学(47575)
- 省(44144)
- 基金项目(41766)
- 自然(38435)
- 自然科(37596)
- 自然科学(37592)
- 自然科学基金(36855)
- 教育(35843)
- 划(35755)
- 资助(32208)
- 编号(31330)
- 成果(23909)
- 重点(23684)
- 发(23648)
- 部(22280)
- 创(21892)
- 课题(21847)
- 国家社会(20768)
- 创新(20382)
- 科研(19942)
- 人文(19545)
共检索到212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维艳 王月 方珊珊
乡村旅游开发中产权置换不公引发的空间正义性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关注。文章基于原住民“我者”的主体感知视角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概念,运用Fraser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结合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案例,对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测度指标体系进行建构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空间语境下,空间正义亦即社会正义,产权置换型古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的感知测度,大体可由承认、分配、参与正义3个维度及其13个指标进行表征;(2)篁岭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为不正义,其中,参与正义维度均值最低,而私人老宅、村集体资产的旅游吸引增值收益几乎未被承认和兑现,文章据此提出了启用旅游吸引物权以及“追索权”等制度化组合矫正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伟 王新新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古村落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真实性评价指标和游客行为意向指标。利用SPSS1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将真实性指标归纳为客观、建构、后现代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四个维度。进而构建用于解释游客真实性感知与其满意感和忠诚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并利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四类真实性感知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感,游客的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其忠诚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感与忠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真实性感知 满意 行为意向 古村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丽娜 邵秀英
古村落作为乡村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民俗文化的空间载体,其发展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特殊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旅游通常被认为是实现古村落保护、发展和振兴的最佳选择,但实践中却存在过度景区化、社区消失、利益冲突等负面问题。本文通过碛口旅游振兴古村落的案例研究,得出以政府主导、景区社区叠置、开放式管理、社区多元参与为特点的"碛口模式"在处理古村落发展与保护、村富与民富、乡村建设与景区建设等关系上能够实现协调统一,对于古村落通过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古村落旅游 乡村振兴 碛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乾 付俊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游客感知 古村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
古村落 社区参与 西递 宏村 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文兵 张宏梅
古村落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识别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探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可以为古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并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初步探明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并且发现,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呈三层次贡献分异,认知维显性化,情感维隐性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松 张捷 唐文跃 杨效忠 蒋志杰
古村落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识别社区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和最大化全体村民的支持程度。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与国内已有的居民类型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中理性支持者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30%,并出现了6.2%的反对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从开始的狂热冲动逐渐向理性、成熟转化,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凸显,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中"社区导向"的趋势日益显现。
关键词:
居民感知 聚类分析 皖南古村落 社区导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磊 唐德彪
借鉴甘恩(Gunn)旅游系统功能模型,本文从资源特色、旅游环境、服务设施、市场基础等方面建立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运用AHP法赋予各指标因子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构建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湖南西部地区35个古村落资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比较依据。
关键词:
古村落 模糊综合评价 湘西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淑华
本文重点研究了古村落旅游吸引力、旅游客源的特点 ,以及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关联度 ,为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与开发提供了依据。并通过对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 ,揭示了相同条件下 ,不同旅游者的行为特点 ,为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古村落 旅游客源 行为模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科 屈小爽
古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及文化地域特色,有着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而目前河北省古村落旅游资源无论是现实保护程度还是研究关注度都略显滞后。河北省古村落有特色民居型、独特格局型、特色文化型、红色革命型四种村落类型,文化体验"原生态"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型"村落产业"发展模式和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开发模式可针对村落类型及开发现状进一步实现河北太行古村落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河北太行 古村落类型 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研究探索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路径,为促进以人为本的乡村旅游发展和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思路。文章综合质性与定量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量化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索多变量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包含3大维度,最终可提炼包含10个题项的测量量表。(2)在地方归属、地方依恋、感知权力、旅游知识、居民参与和经济依赖6个影响因素中,单项要素中的居民参与和地方依恋的一致性相对较高,但都不能构成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组合路径发挥作用。(3)在形成的64种路径组合中,有10个充分性条件路径组合能有效影响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4)10条路径组合共产生了3大类解释力由高到低的逻辑,依次为情感参与逻辑、认知实用逻辑和经济理性逻辑。(5)旅游地居民参与和地方依恋在关键路径中扮演核心作用,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来说,其积极情感的生成超越经济要素的满足,更需优化参与机制和提升情感联系。(6)乡村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生成不依赖单一要素,管理方要因地制宜选择组合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卫华 赵振斌 李艳花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关键词:
古村落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差异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性发展,古村落旅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热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古村落为了获取更加高效的经济效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保护,仅仅只是千篇一律地包装古村落,日益凸显出同质化以及商业化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特色。文章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山西长治某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古村落旅游在未来实现更加积极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古村落旅游 文化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伟光 林平凡
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并提出要加强规划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打造旅游精品等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古村落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古村落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乾 郭静静
古村落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对其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社区参与型古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熵法等确定主要的旅游评价指标并获得其贡献指数,从游客感知、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经济环境基础和旅游地环境四个不同角度综合地对古村落旅游竞争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乌镇和平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分等方法获得主要旅游评价指标数据,从游客角度和专家角度对旅游竞争力作出综合评价,并通过两地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的对比,为其旅游产业进一步保护与开发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