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0)
2023(4287)
2022(3619)
2021(3407)
2020(2973)
2019(6988)
2018(6746)
2017(13282)
2016(6978)
2015(7607)
2014(7526)
2013(7402)
2012(6713)
2011(5986)
2010(6048)
2009(5700)
2008(5925)
2007(5264)
2006(4825)
2005(4763)
作者
(20049)
(16598)
(16505)
(15944)
(10595)
(7985)
(7668)
(6557)
(6326)
(5915)
(5841)
(5700)
(5607)
(5384)
(5302)
(5141)
(4983)
(4971)
(4884)
(4584)
(4306)
(4233)
(3978)
(3889)
(3809)
(3793)
(3754)
(3462)
(3299)
(3279)
学科
(28129)
经济(28106)
(23057)
管理(21864)
(21486)
企业(21486)
(16798)
(15829)
银行(15684)
(14471)
方法(12504)
数学(10889)
数学方法(10829)
(9384)
业务(9131)
(8740)
(8696)
制度(8688)
(8312)
金融(8312)
体制(7985)
银行制(7942)
中国(7103)
业经(6904)
(6624)
财务(6621)
财务管理(6614)
(6374)
企业财务(6370)
(6246)
机构
大学(96386)
学院(94659)
(41693)
经济(40831)
管理(38646)
中国(33248)
理学(32784)
理学院(32434)
管理学(32030)
研究(32017)
管理学院(31848)
(22022)
(20095)
科学(18541)
(18356)
银行(17599)
财经(17159)
(17077)
(16323)
中心(16105)
(15907)
(15673)
(15588)
研究所(14469)
农业(13286)
经济学(13151)
业大(13100)
财经大学(12961)
北京(12490)
(12484)
基金
项目(61767)
科学(50199)
基金(47798)
研究(42963)
(41801)
国家(41499)
科学基金(36486)
社会(28856)
社会科(27580)
社会科学(27574)
基金项目(25737)
自然(24441)
自然科(23890)
自然科学(23886)
自然科学基金(23514)
(23143)
(19594)
教育(19308)
资助(19282)
编号(15947)
重点(14433)
(14328)
(13355)
(12621)
创新(12576)
成果(12492)
教育部(12460)
国家社会(12352)
科研(12259)
人文(11940)
期刊
(46128)
经济(46128)
研究(33499)
(24438)
金融(24438)
中国(18955)
(18228)
管理(15202)
科学(14804)
学报(14679)
(14468)
大学(11267)
学学(10858)
财经(9243)
(7796)
农业(7540)
业经(7539)
经济研究(7342)
技术(6382)
问题(5896)
教育(5280)
农村(5167)
(5167)
商业(5079)
理论(5007)
财会(4769)
技术经济(4765)
国际(4616)
现代(4602)
会计(4473)
共检索到155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晓东  
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特征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2007~2014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产权结构及董事会特征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结构、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及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同时着力健全内部治理,使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发挥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宁  吴晓  李欣蓉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负面新闻在公众间以"蛛网式"传播,由此引发的公众关注是否会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对其研究可为银行提质增效提供一条另辟蹊径的思路。文章运用2017—2020年23家上市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得出如下结论:(1)因"晕轮效应"的存在,公众关注对银行经营绩效施加了负向影响,在详细讨论内生性问题和经过多种稳健性测试的基础上,此结论仍然成立。(2)声誉是公众关注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机制。(3)从董事会特征层面出发,在公众关注与银行经营绩效的负向关系中,董事会规模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独立董事却未发挥出积极效应,一定程度上说明在银行管理中,我国现有的独立董事制度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李义鹏  
本文以1996—2005年间美国4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的特征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规模略大于非金融性企业的这一指标,且外部董事的比例较高;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外部董事的比例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数量、外部董事拥有的董事席位数均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当年度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但与前一会计年度的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而总经理任职年限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谭燕芝  许明  
笔者通过对16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银行经营效率与高管薪酬、董事会特征和股权结构的概率单位模型。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提高有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改善,股权结构的相对集中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青  殷开睿  
文章以2003年-2015年17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和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性别多样化程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风险呈负相关关系;(2)相比非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占比的提高更能抑制银行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青  殷开睿  
文章以2003年-2015年17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和分析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性别多样化程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风险呈负相关关系;(2)相比非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占比的提高更能抑制银行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成波  马文武  阮成  何毅  
本文以2003~2010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商业银行董事会的治理作用不明显,而机构投资者却有很好的治理效应。在以独立董事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对于低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具有互补效应;对于高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呈相互替代的关系。在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无论是在低机构样本组中还是高机构样本组中,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之间都呈互补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东  
风险规避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之一,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特征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规避行为的重要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率之间负相关,无论第一大股东股权份额还是前五大股东股权份额的升高都会导致不良贷款率下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制度对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监控水平的有效性仍不够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潘敏  李义鹏  
反映董事会特征的各要素对首席执行官报酬水平及结构的影响因行业而异。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较大,但其对首席执行官的报酬水平和结构影响不显著;外部董事比例较高,外部董事占比与首席执行官报酬显著负相关,与基于股权的报酬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的领导结构、外部董事拥有的董事席位数对首席执行官报酬和基于股权的报酬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董事会持股比例与首席执行官报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对基于股权的报酬影响不显著;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首席执行官报酬和基于股权的报酬显著负相关;首席执行官年龄与其报酬水平显著正相关,但与基于股权的报酬负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吴英英  
文章采用2004-2009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银行绩效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资产规模同绩效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同绩效负相关但是不显著,此外银行的国有性质也会对银行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一  何维达  
内生创新和外生合规是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构成的两类动力机制。经验分析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能够依据个体异质性因素合理选择董事会结构,内生创新机制初步显现。但是,外部监管对董事会职能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董事会结构的自主选择,董事会治理的内生创新空间受到外生合规因素的抑制,导致了我国银行董事会规模大、独立性低的独特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主动设立是对大董事会的有益补充,同时部分替代了独立董事的职能,成为董事会实现内生创新的现实路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忠明  杨善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现。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强化公司董事会治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从终极所有权角度看,我国绝大多数银行都是国有控股银行)中4家"国"字号的商业银行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静  
随着战略投资者相继参股中国商业银行,银行董事会的建设成为保障各方投资者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而董事会的独立性是董事会有效治理的核心。本文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专业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董事长与行长两职合一性三个方面对董事会的独立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对包括战略投资者及中小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本文在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进行前沿效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董事会规模、外部董事监事占比、CEO薪酬和管理层人均薪酬为基础的二元选择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同董事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不明显,CEO薪酬和董事会规模对商业银行业绩并无显著影响,董事会规模过大无益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人均薪酬的增加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在差异化平均基础上设计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CEO薪酬和其他高管人员激励体系设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潘武  洪军  
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使得其董事会治理与一般公司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董事会在履行我国上市银行发展战略和监督职能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独立董事任职年限与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的实践效果不同,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则与银行经营业绩的关系不甚明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