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1)
2023(6957)
2022(5899)
2021(5236)
2020(4414)
2019(9694)
2018(9433)
2017(18062)
2016(9184)
2015(9628)
2014(8726)
2013(8541)
2012(7852)
2011(7153)
2010(7071)
2009(6489)
2008(6387)
2007(5840)
2006(4978)
2005(4406)
作者
(23954)
(20232)
(20038)
(19006)
(12776)
(9589)
(8779)
(7592)
(7445)
(7035)
(6852)
(6665)
(6463)
(6448)
(6205)
(6118)
(6048)
(5826)
(5729)
(5622)
(5094)
(4831)
(4718)
(4595)
(4532)
(4372)
(4340)
(4313)
(3905)
(3888)
学科
(39399)
经济(39379)
(34544)
管理(34055)
(30961)
企业(30961)
技术(15805)
方法(15599)
数学(13384)
数学方法(13286)
技术管理(12710)
中国(11284)
(10531)
业经(9909)
(9097)
地方(9055)
(9029)
产业(7958)
(7050)
贸易(7044)
(6922)
银行(6910)
(6901)
(6826)
(6768)
金融(6768)
(6670)
(6406)
财务(6402)
财务管理(6395)
机构
学院(126140)
大学(125535)
(58521)
经济(57626)
管理(53129)
理学(46710)
理学院(46260)
管理学(45694)
管理学院(45426)
研究(39892)
中国(29962)
(26114)
(24319)
科学(22054)
财经(21176)
(19362)
经济学(18927)
(18740)
(18265)
中心(17996)
经济学院(17148)
研究所(16515)
业大(15926)
财经大学(15900)
商学(15647)
(15594)
商学院(15484)
(14822)
(14776)
北京(14774)
基金
项目(88935)
科学(73480)
基金(66840)
研究(66404)
(57569)
国家(57126)
科学基金(51274)
社会(46271)
社会科(44242)
社会科学(44234)
(36098)
基金项目(35632)
自然(31471)
自然科(30895)
自然科学(30888)
自然科学基金(30419)
教育(30293)
(29360)
(25703)
资助(25290)
编号(24265)
创新(22965)
重点(20102)
国家社会(20082)
(19936)
(19780)
成果(18695)
(18198)
教育部(17743)
(17741)
期刊
(61369)
经济(61369)
研究(38771)
中国(26176)
管理(23087)
(19815)
科学(17007)
学报(15971)
(13606)
教育(13194)
大学(12952)
学学(12270)
技术(11754)
(11682)
金融(11682)
经济研究(11151)
财经(10906)
业经(10361)
(9617)
农业(9104)
科技(9025)
技术经济(8040)
问题(7931)
(6968)
商业(6879)
(6594)
国际(5963)
现代(5956)
(5751)
论坛(5751)
共检索到184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盈之  朱忠泰  
本文首先从外资介入的角度论证和分析了合资和独资两种不同的外资介入方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然后基于产权结构探讨了产权结构的变化对不同外资介入方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和独资两种外资介入方式都能促进本土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提升。在国有资产占比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合资和独资介入的协同创新效应也会得到加强,但是这种作用效果在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盈之  朱忠泰  
本文首先从外资介入的角度论证和分析了合资和独资两种不同的外资介入方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然后基于产权结构探讨了产权结构的变化对不同外资介入方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合资和独资两种外资介入方式都能促进本土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的提升。在国有资产占比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合资和独资介入的协同创新效应也会得到加强,但是这种作用效果在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王艺  黄冕  胡芳  
为研究政府介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成功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量政府介入行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项目成功度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政府介入度对项目成功度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同时存在;政府介入度显著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不同的政府介入形式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和项目成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政府对项目模式选择科学指导程度的影响最大,政府对项目审查力度的影响最小,并且过大的审查力度会降低项目成功度,最终得到最优政府介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关系匹配表,为合作主体提高项目成功度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娇  时良瑞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是解决科技与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政策不协调,阻碍了协同创新效应的发挥。"十三五"时期,应着眼于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面向市场需求、聚焦产业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价值共享机制,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园  张宁  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改革面临创新要素汇聚不足、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和成果转移机制建设尚未完善、配套政策仍未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瓶颈等基础上,提出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构建新格局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魏奇锋  王彬彬  
基于相关研究,构建了关系产权激励机制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在知识溢出效应下最优的关系产权激励系数。最后,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得出:最优的关系产权激励系数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一个合理的利益分享模式和行为框架,实现激励相容。据此,提出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应面向产业链,以产权为纽带、以知识产权资本化为实现方式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丹  朱德全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利益的分配。产出分享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协同各方的密切合作,但由于各方经济决策目标的不一致,这一分配方式仍有优化的可能。文章提出了纵向合作、纵向一体化及政府补贴三种优化路径,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经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丹  朱德全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利益的分配。产出分享的分配方式有利于协同各方的密切合作,但由于各方经济决策目标的不一致,这一分配方式仍有优化的可能。文章提出了纵向合作、纵向一体化及政府补贴三种优化路径,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经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优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悦  顾新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省  袭讯  
在对知识溢出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海尔集团知识联盟、ofo共享单车研发联盟和华为产业园3个案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虹吸效应、漏斗效应和极化效应。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3个效应往往并存,对产学研而言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核心企业对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激发极其重要。从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培育社会资本发展和改革政府科技管理职能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洪银兴  
在科学发现成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市场导向,还需要科学新发现导向,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不完全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三方机构问题,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的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现代的技术创新与过去的技术创新的重大区别是,过去的技术创新处于工程师时代,而现在的技术创新则进入科学家时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节主要在科学发现或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在研发新技术过程中,企业家和科学家交互作用,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是大学作为创新中心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的合作,是利益共同体。政府在其中起着引导和集成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硬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变封闭式创新为开放式创新;必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贵舟  余霞  
高校转型发展是国之所需,社会之所盼。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科技训练,拓展了办学空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既适应了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形势,又促进了高校的转型发展。高校转型发展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实用性、适用性,有利于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丰富实践教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应从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应用技能办学定位;转变学校管理,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转变培养目标,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变科研方向,凸显应用技能服务地方;转变办学条件,拓宽产、学、研、用基地建设等几方面促进高校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帮俊  杨东涛  
本文首先分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主管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的界面冲突及其表现,提出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界面障碍的优势互补、动态性、兼容性、主体竞争性等原则,进而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界面管理平台,构建基于协同创新主体间(内)的关系联结、互动行为以及制度保障等内容的联结机制,建立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共识性,促进协同创新组织平台的开放性,达成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约束性,构建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约定性,从而有效地解决界面管理问题,进而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糜志雄  张斌  
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虽然已经取得了推动技术输出增长、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良好以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等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同创新主体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缺乏高层次人才和中小企业难以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未来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加快推动教育改革、有效协调不同主体间的目标和动机、建立和完善系统性的人才引进制度、营造能够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结合所在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