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3)
2023(11533)
2022(9699)
2021(8808)
2020(7447)
2019(16353)
2018(16141)
2017(31356)
2016(17031)
2015(18741)
2014(18278)
2013(18317)
2012(16866)
2011(15176)
2010(15521)
2009(15249)
2008(14188)
2007(12618)
2006(11285)
2005(10104)
作者
(50023)
(42442)
(41935)
(39540)
(26469)
(20414)
(18812)
(16289)
(15951)
(14819)
(14595)
(13909)
(13501)
(13174)
(13017)
(12996)
(12711)
(12302)
(12043)
(11998)
(10679)
(10403)
(10284)
(9626)
(9511)
(9480)
(9404)
(9218)
(8627)
(8353)
学科
(66333)
经济(66217)
(61662)
管理(51743)
(46049)
(37919)
企业(37919)
农业(30402)
方法(24163)
数学(21425)
数学方法(21276)
业经(20872)
(20605)
(20246)
中国(18014)
(14363)
贸易(14357)
(14204)
(14098)
(12822)
银行(12787)
(12221)
金融(12219)
(12214)
地方(12080)
技术(12006)
(11961)
(11570)
财务(11548)
财务管理(11522)
机构
学院(243416)
大学(240379)
(104134)
经济(102054)
管理(94281)
理学(82030)
研究(81944)
理学院(81222)
管理学(80025)
管理学院(79603)
中国(64814)
(64750)
农业(50048)
科学(50005)
(49038)
(47951)
业大(45559)
(41899)
中心(38954)
研究所(37746)
财经(37229)
(37011)
(33940)
农业大学(31865)
经济学(30923)
北京(29751)
(28967)
(28650)
(28232)
(28175)
基金
项目(166641)
科学(130985)
基金(122353)
研究(119708)
(108304)
国家(107305)
科学基金(91350)
社会(79270)
社会科(74822)
社会科学(74801)
(66009)
基金项目(65736)
自然(58400)
自然科(57061)
自然科学(57043)
自然科学基金(56068)
(54426)
教育(52320)
编号(48210)
资助(47599)
成果(38350)
(37209)
重点(37190)
(36284)
(36243)
(35570)
(35509)
国家社会(33516)
(33376)
创新(33286)
期刊
(119524)
经济(119524)
(67518)
研究(67178)
中国(52006)
农业(45175)
学报(43805)
科学(38072)
(36470)
大学(33844)
学学(32451)
管理(30937)
(27378)
金融(27378)
业经(25631)
(21379)
财经(18358)
教育(17679)
技术(17590)
经济研究(17238)
问题(17049)
(15693)
(14573)
农村(14494)
(14494)
农业经济(13858)
世界(13340)
业大(13176)
科技(12015)
农业大学(11836)
共检索到36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新艳  米薪宇  
利用中国九省2 70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承包权的不稳定显著抑制了农户自购农机,促进农机服务购买行为。承包权的不稳定对购买农机服务的影响程度要超过土地资源禀赋。由于经营权未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也使得农户通过购买农机服务而不是自购农机来满足生产过程中对农机技术的需求。由此得出政策启示:为促进农地投资,需进一步稳定农地承包权,重视保护农地经营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皮婷婷  许佳贤  郑逸芳  
农机外包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事关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本文使用全国性大样本数据CLDS2016,应用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并探讨地权稳定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小农经济仍然较为普遍,但农机外包服务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可以通过服务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农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农机服务外包呈倒U形曲线关系,拐点为2.833 hm~2,不同农地经营规模农户的农机服务外包行为具有差异性;地权稳定性中仅土地调整具有调节作用且为负向,相比有土地调整,没有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时农地规模与农机外包的曲线拐点左移2.011 hm~2;地权稳定性中农地确权颁证使曲线拐点左移0.709 hm~2,但调节效应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确权的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因此,发展农机外包服务市场需综合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农户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农机外包的服务质量,规范市场运行,同时也需完善农地确权政策的配套制度并建立土地数据平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忠爱  
关系性产权是一种特别的产权属性或类别。它基于、但不从属于权利性产权,是权利性产权派生出来的非经济性权利或社会关系权利。这种权利是交易双方为了创造和合理分配更大的经济租金、减少租金消散,而在长期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无形产权,其载体是长期互动关系。对这种关系性产权进行合理界定是公司和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秀清  
定性分析了农民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对土地产权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并利用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与土地产权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揭示,在调查区域,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并未得到尊重,即农民意愿对土地产权稳定性未能发挥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郜亮亮  钱龙  郭沛  
研究目的:从产权稳定性的角度研究其对农户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全国8省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产权稳定性越低,农户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小。Log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与没有使用凭证的地块相比,农户在有使用凭证的地块上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的概率将提高2.54个百分点;村级农地调整每增加1次,农户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的概率将下降1.70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地块缺少使用凭证和农地的频繁调整提高了农地政策变化的不可预期性,导致农地产权在法律和事实上变得不稳定,进而抑制农户对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研究结论:为提高农户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应确保农地确权政策落实,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产权主观认知,全面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毕晓方   刘晟勇   邢晓辉  
研发人员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实现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本文基于薪酬契约的不完备性与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对盈余平滑影响研发人员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以2016-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信息属性盈余平滑能够提升研发人员稳定性,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则会降低研发人员稳定性;企业货币薪酬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的发展预期是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提升研发人员稳定性的具体路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对研发人员稳定性的积极作用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研究表明企业合理利用信息传递的盈余平滑策略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管理的信息环境,有助于增强研发人员激励契约的完备性,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进而发挥研发人力资本有效配置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瑞石  周石磊  刘明月  
【目的】促进转出户农地流转续约是增强地权期限稳定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根本前提。新就业形态下转出户非农就业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进而影响其农地流转续约达成。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非农就业稳定性与农地流转续约之间的因果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方法】本文基于陕西和甘肃2省516户农地转出户数据,从非农就业时间、非农收入占比、非农就业满意度3个层面刻画并测度非农就业稳定性,并采用Ⅳ-Heckman模型和中介效应法实证分析非农就业稳定性对转出户农地流转续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1)样本区农地转出户非农就业稳定性均值为3.016,58.72%的转出户愿意流转续约,平均流转续约期限为3.752年。(2)在克服非农就业稳定性测量误差和双向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问题以及续约意愿产生的样本选择问题后,非农就业稳定性对转出户流转续约意愿和续约期限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并且这一结果具有良好稳健性。(3)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稳定性通过人口吸附效应和生计风险感知同时影响农地流转续约意愿和续约期限,通过转出收益预期仅影响农地流转续约意愿。【结论】本文提出了增强企业非农就业吸纳能力、提高转出户非农就业技能、加强非农就业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农地流转续约全链条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骞  
构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合作稳定性作用机制理论框架,使用基于Bootstrap的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分析和投影寻踪法就已构建的作用机制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均促进供应链合作稳定性;供应链内外部整合、供应链知识分享、供应链资源依赖分别为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能力信任与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关系间的中介变量;供应链企业间计算信任分别与供应链内外部整合、供应链知识分享、供应链资源依赖呈现倒U型关系;供应链企业间的计算信任与供应链合作稳定性之间也呈现倒U型关系;供应链内外部整合、供应链知识分享、供应链资源依赖分别为供应链企业间计算信任与供应链合作稳定性之间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宇  张林秀  
本文利用全国5个省97个村的资料以及相同样本村中806户农户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土地调整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明显好转;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兴起有利于农村土地产权状况的改善;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村土地产权更加稳固了;近年来非农就业人口的持续增加是土地调整的原因之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柱  衣述冰  
使用中国3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研究中心构建的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会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但存在异质性,其中处于发展前期的中小型及"规模扩张瓶颈期"的商业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影响较大;扩大银行体系规模有利于提升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信息效应在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中存在中介作用。为有效控制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银行应努力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信息的负面效应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蓓  张明  邹晓梅  
本文利用美国商业银行2001年至2012年期间的季度数据,系统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总体来说,资产证券化通过降低杠杆率来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其中,资产证券化在发展初期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产收益率,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但在发展中后期,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影响不显著;从产品类别看,资产支持证券(ABS)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显著;金融危机对资产证券化越活跃的银行影响越显著,危机后商业银行整体稳定性下降,但从事资产证券化银行的经营稳定性比危机前反而有所提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玮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战略联盟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战略联盟组织的中间组织性质所导致的战略联盟组织对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的弱化,进而揭示了战略联盟组织稳定的关键在于组织内成员的博弈支付结构和博弈者对未来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稳定战略联盟组织应建立有效的信用约束机制的结论,阐述了这一机制的目标和内容,并针对我国战略联盟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晶  刘素  
文章认为信任机制是企业网络稳定的核心治理机制。通过对中国企业网络的一般性分析,指出特殊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网络的信任机制更多的是依赖于非正式制度的嵌入关系治理,而非正式制度作用的空间局限性,是导致中国区际间企业网络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网络的稳定性必须引入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骆华  费方域  
在低碳经济时代,特别是《京都协议书》实施后,人们越来越关注国际气候协议的制定、实施及其稳定性。由于国际气候协议的参与者是具有主权的国家,不存在一个作为第三方的跨国机构执行协议,因此每个国家都可能存在"搭便车"的激励动机。在此情况下,如何设计国际气候协议,国际气候协议的稳定性是怎样的,如何确保国际气候协议的实施等问题,一直是近二十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概括了国际气候协议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国际气候治理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国际气候协议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建霞  张燕  胡小松  吴继红  廖小军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但花色苷结构不稳定。由于花色苷稳定性影响因子多、降解机制复杂,深入开展花色苷的降解机制和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影响花色苷稳定的主要因子、花色苷的不同降解机制以及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花色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