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3)
- 2023(6975)
- 2022(6061)
- 2021(5962)
- 2020(4879)
- 2019(11367)
- 2018(11553)
- 2017(22177)
- 2016(12248)
- 2015(13893)
- 2014(13727)
- 2013(13448)
- 2012(13135)
- 2011(11981)
- 2010(12168)
- 2009(11291)
- 2008(11478)
- 2007(10593)
- 2006(9755)
- 2005(8607)
- 学科
- 济(51016)
- 经济(50946)
- 农(45914)
- 业(40636)
- 农业(30593)
- 管理(30112)
- 企(20260)
- 企业(20260)
- 方法(16736)
- 业经(16046)
- 数学(14005)
- 数学方法(13755)
- 地方(12276)
- 学(11993)
- 制(11983)
- 中国(11683)
- 农业经济(10401)
- 发(9725)
- 财(9721)
- 土地(9412)
- 村(9139)
- 农村(9124)
- 体(8942)
- 贸(8587)
- 贸易(8580)
- 策(8446)
- 易(8299)
- 技术(7798)
- 发展(7768)
- 展(7756)
- 机构
- 学院(180423)
- 大学(177010)
- 济(69666)
- 经济(68061)
- 管理(67728)
- 研究(62980)
- 理学(58487)
- 理学院(57747)
- 管理学(56557)
- 管理学院(56242)
- 农(55021)
- 中国(49676)
- 农业(42165)
- 科学(41756)
- 京(38455)
- 业大(35740)
- 所(33368)
- 中心(30513)
- 研究所(30303)
- 财(29654)
- 江(29528)
- 范(26315)
- 农业大学(26248)
- 师范(26082)
- 财经(23403)
- 北京(23211)
- 州(23137)
- 省(22619)
- 院(21233)
- 经(21157)
- 基金
- 项目(119364)
- 科学(93619)
- 研究(87718)
- 基金(86059)
- 家(75904)
- 国家(75136)
- 科学基金(63370)
- 社会(54435)
- 社会科(50824)
- 社会科学(50807)
- 省(47673)
- 基金项目(47015)
- 自然(41527)
- 自然科(40502)
- 自然科学(40490)
- 自然科学基金(39751)
- 划(39441)
- 教育(38308)
- 编号(38001)
- 资助(33665)
- 农(31002)
- 成果(30805)
- 发(26480)
- 部(26354)
- 重点(26281)
- 课题(24495)
- 创(23927)
- 科研(22363)
- 创新(22329)
- 业(21978)
共检索到27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明忠 刘恺 朱文珏
利用2014年四川、河南和山西3省6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在农地确权实施过程中,面对农地产权不稳定,农户采取将抛荒农地进行复耕的相机抉择行为。使用分数响应模型与倾向性得分匹配的实证结果显示,新一轮农地确权显著减少了农户的农地抛荒行为,其主要策略更多的是对原有抛荒承包农地进行复耕,而非通过农地流转实现耕种要求。并且,农户采取的复耕行为显示出明显的粗放型经营特征,表明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诱导下的农户复耕行为,更多的是基于产权保护的临时性博弈权衡,而非长期性的生产经营决策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王志刚
农地确权颁证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尚无定论。对此,本文先是构建了农地确权颁证影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进而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29省的大样本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主要通过提高地权安全性、地权可交易性以及信贷可得性三种方式,促进了农户农业投资。家庭和村庄特征会显著影响农户获得农地确权颁证的可能性。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时间以及农业经营投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其估计结果较稳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张路瑶 罗必良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鹏鹏 张路瑶 罗必良
农民消费行为的产权含义始终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基于"农地确权-土地功能-收入结构-农户消费"的分析框架,探讨农地确权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契合国家宏观经济扩内需、强消费的内循环政策导向。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农地确权的消费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总体上,农地确权显著促进农户人均消费、人均商品性消费,但对人均服务性消费并无明确影响。进一步证据表明,基于农地保障性功能和财产性功能使用的农户,农地确权政策将显著提高其人均消费和人均商品性消费;农地确权消费效应在兼职农民家庭中最为显著,但农地确权政策并未带来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提出挖掘农户消费背后的产权含义将有助于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连华 尤亮 霍学喜
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短期内对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激励,长期内对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地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长期保护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但对短期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农地确权在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激励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政府应注重完善农地市场制度、农地价格机制以及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同时重视农地确权改革宣传和信息披露,有效发挥农地市场和农地确权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娜娜 孙博睿 赵启然 孙小龙
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是缓解城乡用地供需矛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地区农户调研数据,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考察农户未来预期对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积极的预期使农户具有更高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并对农户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分化在"未来预期—宅基地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影响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对退出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农户将积极的预期转化为退出行为的概率越大。故此,可从稳定农户预期和创造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能力及条件入手,稳定农户预期,关注农户就业,鼓励和引导有积极预期、有条件的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农村正规金融政策精准落地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好、向优发展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和多项选择模型(M-Logit)分析正规借贷嵌入和农户生计策略,探讨正规借贷嵌入对农户生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抉择有务农主导型、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不论农户是否正规借贷,创业主导型占比均最低,务工主导型占比均最高。正规借贷农户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占比均高于未正规借贷农户,但务农主导型占比低于未正规借贷农户。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以小额贷款为主,而创业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额度整体较高。正规借贷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且对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436>1.371),正规借贷额度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正规借贷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较大,务工主导型次之;东北地区正规借贷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务工主导型次之。此外,农户生计策略还受到户主因素、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相关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与产品;加大正规借贷农业投资;细化“创业贷”分类与优惠政策;依据地区差异采取有效借贷措施,促进农户生计策略优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萍 刘延风 王振东 任国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与流通抉择山西农业大学李玉萍,刘延风,王振东,任国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加之农产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季焜 冀县卿
农地使用权确权是为维护农民土地权利采取的重要措施,其实际执行情况和对农户生产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正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目的是基于全国代表性的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揭示农地使用权确权政策与实际贯彻执行情况的差异,并以农地有机肥投入为例,实证检验农地使用权确权对农户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到2008年还只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同时领到了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农地确权还任重道远;研究还发现,由于农地使用权确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从而激发了农户长期投资意愿,提高了有机肥的施用量。为此,本文认为农地确权不但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地确权政策的落...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确权 农户 长期投资 有机肥
[期刊] 改革
[作者]
雷启振 汪小勤
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不断扩大,但其总规模仍偏小,稳定性较差,其结构不合理未得到较大改进。应继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充分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快财政支农政策转型,从相机抉择到以"自动稳定器"为主的二者兼备。
关键词:
财政支农 规模 结构 绩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丽 郑文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制度变迁 演化博弈 农户认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丽 郑文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制度变迁 演化博弈 农户认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王晓海
本文以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国家政策倡导的模式——农户间农地流转模式,在实践中对农户经营方式变革及其现代农业发展的效应。由此进一步思考:农户作为家庭承包的主体,是否一定是农地转入与农业经营的唯一主体?进而推演我国农地流转市场构建中主体选择及其多样化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既没有带来经营规模的显著改善,亦没有有效缓解农地细碎化的问题;既没有显著改善农户的组织化,也没有大力促进农户的市场化经营水平和专业化经营程度。更为严重的是,却引发了农户种植行为的普遍"去粮化"。这表明:如果仅仅以国家政策倡导的农户间流转方式为重点,那么,未来中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将是...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流转 经营方式 流转绩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穆炳男 付锦秀 陈珂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抉择对推动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改善农户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辽宁省6个自然保护区周边980个农户生计抉择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Mixed Logit模型,实证探究自然保护区政策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风险感知在自然保护区对农户生计抉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政策使得周边农户由务农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和创业主导型转变,影响系数分别为1.22、1.42,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2)自然保护区通过影响周边农户风险感知间接影响农户生计抉择;(3)相对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4)相较于男性户主,自然保护区对女性户主的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了“自然保护区-风险感知-农户生计抉择”的分析框架,丰富了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作用机理,为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应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服务产业发展。二是鼓励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等非农产业,转变农户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冰
"确权"是将原本属于集体的"非排他"的多种土地财产权利,逐项"排他性"地界定("量化")给农户的改革举措。通过进一步地确权改革,农地排他性经营权的转让权和长久拥有权又相继赋予了农户。至此,中国集体农地"不及性"效率问题已基本解决,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土地体制障碍基本解除。农地确权正促使中国小农经济的土地占有体制向规模化、集约化占有并经营的体制转变。
关键词:
集体产权 确权 不及性 农地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